如果說江湖是刀光劍影,熱血奮戰,那《鵲刀門傳奇 第二季》則是把這種刻闆印象徹底颠覆,融入了更多笑鬧和人性深刻的描繪。這部劇在武俠的外殼下,包裹着一層情景喜劇的輕松與幽默,而其中最有凝聚力的靈魂無疑是趙本山一人分飾兩角的演繹。
他不僅用他一貫的幽默風格延續了上一部的江湖笑鬧,也通過豐富的角色塑造展現了他在武俠世界中的“雙重生活”——既是一個江湖中沉得住氣、智勇雙全的掌門人,又是一個在家長裡短中看起來有點慫、實則遊刃有餘的普通人。
這種雙重身份的碰撞,是對本山大叔生平的互文,不僅讓《鵲刀門傳奇 第二季》充滿了笑點,也讓其更具情感深度。
打打殺殺的,多鬧心呢
片頭曲與第一季相同,依然唱着關關難過關關過,整倆硬菜把酒喝。這種前一句正經得不行,後一句立刻打臉、解構嚴肅的幽默态度,就是鵲刀門裡的江湖。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是鬧心巴拉呀。”這句話不僅僅是對江湖生活的幽默調侃,更是對傳統武俠劇的一種“反叛”。
在第二季中,西門長海繼續肩負着抗擊倭寇的重任,而慫包兄弟西門長在也基本适應了扮演假掌門的身份,還有不明真相的公孫麗蓉對他展開猛烈的追求攻勢。
我們的長在哥,身為鵲刀門的掌門,卻不得不在各種瑣碎的“家長裡短”中周旋——情感糾葛,門派内部的權力鬥争,甚至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能攪亂這片本應風雲變幻的江湖。
而正是在這種日常生活中的“鬧心巴拉”中,武俠與喜劇元素相交織。劇中的每一場“武俠”沖突,無論是激烈的比武,還是智謀的對決,還是日常的追跑打鬧,背後都少不了一些輕松幽默的元素。武俠情節的推進與情景喜劇的穿插讓觀衆在“江湖打鬥”與“家長裡短”的嬉笑怒罵中感受到了别樣的樂趣。
諧音梗,用對了就好笑
《鵲刀門傳奇 第二季》在繼承上一部劇集的笑鬧基調的同時,也進行了全新的故事創新。原班人馬回歸,繼續演繹各自熟悉的角色,熟悉的笑點依舊延續,而新的角色則像一顆顆“定時炸彈”,攪亂了遼東江湖的局勢。這些新角色不僅帶來了新的武俠沖突,還增添了更多的笑點和情節上的複雜性。
作為兩部都看了的觀衆,體感鵲子2的劇情比第一部更加松散,着重笑點打磨和各個人物的塑造,主打一個從哪開始看都不無聊的陪伴感,可以說是一部做喜劇講笑話的教科書。比如說喜劇行業老開玩笑說諧音梗不好笑,但是諧音梗也很容易讓人開懷。
比如說,你這是推着車拉筍——忒筍了;
——師叔,你這練的什麼功?
——冬陰功!
除了俏皮話,本季人名裡面也有不少多重諧音梗,比如說多尼諾桑殺人的方式就是讓武器成排倒下,恰如多米諾骨牌;
劇中有個倭寇名叫伯根淨村。彈幕一陣大笑,我查了才知道這是個東北話内部梗,脖頸淨皴,意思就是脖子很髒很埋汰的意思。
老比如師門内練功比劃,問就差被對手一擊緻命應該怎麼辦,年齡點的弟子說,要死得有尊嚴!德柱卻立刻下跪示範,說這時候就應該跪下喊“大俠饒命!”
另外,本劇除了本山叔之外的另一位顔值擔當,姜玉郎飾演的文松,在這一季中的男扮女裝也為劇集增添了不少亮點。從玉浪到玉娘,他的女裝造型不僅是為了制造笑料,更是為了更好地展示角色的多重身份和情感變化。
是大俠,也是小人物
《鵲刀門傳奇 第二季》在延續武俠與情景喜劇的結合外,還巧妙地融入了對社會現象的諷刺與思考。劇中的許多情節并非單純的娛樂,而是在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和行為進行深刻的社會批判。比如剛剛曆經了麻國事件的絕絕子,也映襯了境外潛在人口販賣的生意,讓觀衆都能提個醒。
趙本山在劇中的表演延續了他一貫的幽默風格,火候還是比弟子們更加老練,而其他的角色,哪怕是簡單出現幾個鏡頭的配角,也通過各自的表現呈現了更多的個性特色。每個角色不僅是笑料的來源,也是推動劇情發展的關鍵,他們在“江湖”與“家長裡短”的互動中展現了不同的個性與成長軌迹。
《鵲刀門傳奇 第二季》無疑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春節合家歡劇集。它成功地将武俠與情景喜劇的元素融合在一起,不僅讓觀衆在享受打鬥場面的同時,也能在輕松幽默的情景中感受到更多人性的溫暖與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