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影片對我的吸引,其一是果爾達.梅厄夫人,以色列前總理,一位在20世紀世界近代史上留下深遠影響的“以色列鐵娘子”,其二是飾演梅厄夫人的演員,号稱“女王專業戶”的 海倫. 米倫(Helen Mirren)。
整部電影以第四次中東戰争,被稱為“贖罪日戰争”為主線,圍繞戰争打響的三周時間,通過果爾達以及身邊人的視角,以戰争初期以色列的被動局面開場,到聯合國調停戰争結束,最後的鏡頭是梅厄夫人在請辭多年後病逝,彼時電視裡正播報新聞,是她和埃及領導人相談甚歡的畫面。
一方面是領導者決策中的理性與堅決,關鍵時刻大局為主的魄力,一方面是女性身份賦予她不同于男性領導者的敏感和坦誠,以及果爾達與病魔鬥争,不為人知的不堪承受之重。
如果對這一段曆史不是很熟悉,剛開始看會迷糊,導演沒有做太多的陳述和鋪墊,直接就進入了戰争狀态,我是看了一小半又停下來特意翻出來加州101的《中東往事》,把五次中東戰争的背景以及果爾達的生平故事又回顧了一遍,這才繼續看完的。
海倫對角色的演繹對這部戲起了決定性作用,特型化妝很傳神,從灰白淩亂的頭發,到略顯腫脹的身軀,以及走路蹒跚沉重的體态,據說每天要花三個半小時才能完成妝容。已年屆78歲的她演藝道路似乎還在持續上升期。
幾個女性角色的互動很有深意,果爾達與女助理情同母女,助理應該是在她身邊最能體恤的那一個;作為整體局勢的決策者,果爾達也不得不面對個體犧牲給家庭帶來的毀滅性打擊,她對戰争中痛失愛子的女打字員,更多的是愧疚和不忍,這是作為一個母親的本能。對犯錯下屬她沒有太多的苛責,更多的是像個家長一樣的寬容和鼓勵,要求其用行動去挽回損失。而當面對戰争殘酷下那些無辜犧牲的生命,在戰争監控室裡留下的眼淚,都是果爾達戰争鐵腕下的另一面。
電影裡果爾達一直煙不離手,對抽煙有着近乎病态的依賴,在鏡頭裡體現得過于頻繁甚至讓人感覺不适。
整部影片其實更想要體現的是梅厄夫人在人前從容剛毅背後,她作為普通女人的艱難與不易,講述女強人背後的孤獨,妥協甚至是脆弱。
不知道是否出于經費的考慮,導演沒有提供太多戰争場面的鏡頭,場景不斷的在煙霧缭繞的會議室、封閉壓抑的軍事指揮中心、以及果爾達的卧室裡來回切換,戰争殘酷主要靠無線電設備傳送前線的尖叫聲來體現,戰争過程更像一個人物輔助功能,為服務于果爾達的人物形象所提供的背景工具。
當然運鏡配樂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這部片裡配樂更多的是帶點恐怖音效的逼仄壓抑,聽着很詭異,不覺得是加分項。
最後在電視裡和埃及首領的畫面出現的是果爾達本人真實的鏡頭,她侃侃而談,豪邁又幽默自信,讓人覺得電影裡诠釋的人物似乎過于拘謹和沉悶。
稍微輕松的看點都在果爾達和基辛格對話的場景裡,當基辛格試圖降低果爾達對美國支持以色列的期望時,他說:“别忘了,我首先是美國人,其次是外交部長,最後是猶太人。” 果爾達則機智的地回答:“在以色列,我們是從右往左來讀的。”
在果爾達廚房裡基辛格被迫喝湯的畫面也很有些搞笑。看得出來對談中一直是由果爾達在控場。
也是在與基辛格的交談中,果爾達的精氣神也終于能夠比較坦然的呈現,同為猶太人,也是同齡人的基辛格應該是那個能夠真正理解她,能明白她正在經曆什麼的人。
這部戲其實隻是截取了果爾達梅厄夫人在特定曆史時期的一個橫截面,通過事件來展現人物和人物關系,它不能算一部嚴格意義上的傳記電影,甚至片名應該叫《贖罪日戰争》倒會更合适。
導演蓋·納蒂弗Guy Nattiv曾以短片《膚色》問鼎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作為在特拉維夫出生的以色列人,在這樣沉重的曆史題材裡,家國情懷難免占領高地,讓我們從紛纭複雜的形勢當中的某一個側面來了解果爾達。
隻能說,能被書寫出來的曆史從來都不會是完全客觀的。曆史要不斷的從不同層面各個角度閱讀和發掘,不斷的交叉驗證,如果能獲得一些模糊的接近真實的形狀,就已經是足夠幸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