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态度 一種人生 一杯清茶 一壺老酒 一部電影 一個知己,文章原創,歡迎品影。
當沈小紅說出【我的身體是父母給的,而其他的一切,都是你給的,你不要我,我就隻能去死了。】她的話語多麼苦澀,她的内心多麼絕望。
19世紀末的中國,漂亮女人的“好命”,還是逃離不了一個男人的成全。
《海上花》講述的正是倌人的命運,紅倌人指賣藝又賣身,清倌人指賣藝不賣身,但單純賣藝這屬于美好的幻想,隻要價格足夠高,賣身也是分分鐘的事。高級倌人更像現代的社交名媛,憑什麼面容姣好、身段婀娜就可以過着錦衣玉食的好日子?
實際上,她們打理的不隻是自己的美貌,炒作的不隻是曝光度,她們更多是打理上層社交空間。有時候官場缺乏一個傳話的,這個倌人就可以負責傳話,給他們之間的溝通打點關系,起到互通有無的作用。所以高級妓院其實也肩負着高級社交的功能,畢竟,也不是誰得去得起,花得起這個價錢。
清末明初的上海灘,像是在迷霧物中漫遊的人,似醉非醉,似醒非醒,從來都滿含旖旎的十裡洋場,隐了幾處隐藏在鬧市中的煙花柳巷。一群嬌豔欲滴、惹人垂涎的女官人更顯柔美風情,讓人留連,她們花枝招展,勾得人目眩神迷。
其中的頭牌被稱作先生,引無數恩客老爺競折腰。前仆後繼奔向美人們的溫柔鄉,因清朝禁止官員狎妓。溫柔鄉便建在不受朝廷管束的英租界,統稱長山書寓,由很多家不同的妓院組成。

王老爺相好的官人叫沈小紅,她是荟芳裡的紅牌花魁,一個傲雪淩霜般驕傲的女子,她人夠美,也夠作,哪有恩客隻吊死在一棵樹上的。王老爺和另一個花魁張蕙珍好上了,沈小紅可受不了這個氣,她帶着一幫人氣勢洶洶地找到張蕙珍打了她一頓。
她和王老爺是約好了的,王老爺曾說過會為她還清債務,也連續四五年和她結對,她也為了王老爺守身如玉,不再接别的客人。這個半路跑出來的狐狸精,竟敢虎口奪食,斷她的财路。
沈小紅不是個好相與的,容忍不了别人染指她看上的東西,這件事算是個笑話,流傳很廣,妓院裡,大家都在調侃這件事。沈小紅幽怨的控訴王老爺欺騙他。她倒不是在意他有了别的倌人,嫖客和妓女,本來就是逢場作戲,誰對誰就有幾分真心呢?他出去沾花惹草也可以理解,她就是怨怪他背着她找倌人,給别的倌人的排場還比給她的好。
王老爺找到沈小紅,他心裡最喜歡的還是沈小紅,經不住沈小紅一番哭哭啼啼地抱怨,他主動低下頭,和她道歉。這人始終是自己的金主,給了台階,就要會察言觀色,沈小紅順着台階下了。倆人和好如初,又繼續好得蜜裡調油。但王老爺并不是專寵她一人,沈小紅太過嬌蠻跋扈,張蕙珍溫柔可人,很稱他的心意。
在小紅那裡受了氣,他還是會跑到張蕙珍那裡,尋求佳人安慰,其實他心裡對小紅一直有着不解和怨氣的。他和小紅初識的那段時間,她也像如今的張蕙珍一樣溫柔可人。她那時候深情地對她說,【做倌人最難的就是遇到一個好客人,如今遇見了他,再有新客人也不做了,】他感動得無以複加,被這個小女子拿捏住了整個心魂。
他說 【既然你不做了,那就嫁給我吧!】他對沈小紅愛的情真意切。本以為小紅對他也如出一轍,誰知她 欠債為借口,說【要還清債務,才能嫁給他。】王老爺替沈小紅還清債務後,她又說,【爹娘不許她随意嫁人。】王老爺忽的就明白了,她不過是在敷衍自己。他一個當朝官員有錢有勢,她不過是一個淪落風塵的妓女,就算琴棋書畫樣樣俱全,是個沉魚落雁的人間尤物,但還能挑剔得了他。

她不過是心在風塵,本就不安分,又被花花世界迷了眼,不願輕易停留在一根枝頭上,做她專屬的枝上蝶罷了。東河興裡,他和張蕙珍對面而卧,一起吞雲吐霧,悠閑勝似神仙。小紅是不會陪他吸大煙的,也從來不替他挑煙杆,哪怕是吃飯,也是他給小紅盛飯夾菜。小紅可不像是他做的倌人,他才是她的小厮,他事事都順着她,寵着她。
回憶後,他和蕙珍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着,他心疼小紅和他結對後,就沒生意了。蕙珍有些吃醋,她說【你怎知她沒有别的生意。】王老爺為小紅辯駁,說【她出局子的賬簿上,除了他以外,隻有幾個老恩客,她根本沒有新客人。】蕙珍不服,說【她開銷那麼大,家裡也不需要她供養多少錢,那些錢都去了哪裡了?】
王老爺提壺灌頂,這才驚覺事情有些不對勁,和一群官家老爺的酒局上,他悶悶不樂,融入不了喧嚣的氛圍。聽聞有人跳樓樓,其他人都跑去看熱鬧,隻有他一個人坐在原地,繼續呱喝着悶酒,郁郁寡歡。他懷疑,小紅瞞着他又有了别的客人。
夜深,到荟芳裡,小紅卻不在,老鸨搪塞他,說【小紅有事正在忙,讓他等一等。】他裝作喝得爛醉如泥,癱倒在卧榻上,趁着老鸨和小斯出去準備洗漱物品。而他趴在小紅的房門前,透過門下的縫隙,看見小紅的屋裡,衣衫扔得滿地都是,他頓時火冒三丈,也明白過來,她果然是,背着他有了别的客人。
他暴跳如雷,砸碎了小紅房裡的所有陳設,揚長而去,他終于明白過來,這幾年來,自己一片癡心錯付,他以為沈小紅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他憐他她,愛她,怕她沒有生意,生活過不下去,一有時間就過來幫她撐排場。這些年來在她這裡投了無數錢财。殊不知他多的是下家,她可從來沒打算吊死在他一棵樹上。
妓女慣會逢場作戲,沈小紅當真演技高明,對着他演出一副唯他不可的深情樣子,背着他又和别人翻雲覆雨,爽快得很,她的日子,當真是精彩紛呈。天涯何處無芳草,他又找到張蕙珍,并打算替她贖身娶了她。
好友洪老爺勸他再回去看看沈小紅,說【沈小紅隻做她一個客人,是整個上海灘人盡皆知的,他突然不要她了,她生活開銷那麼大,怕要活不下去。】王老爺一時心軟,又找了沈小紅。沈小紅卻不知悔改,她哭哭啼啼仍在演戲,她說【她沒有嫖戲子,都是王老爺誤會了她,她想死的心都有了。】如果她真誠地道歉,王老爺或許還會原諒她,但看着她這副扭捏作态的樣子,他真覺得自己實在是可笑至極。
她冷冷的,沒有說話,明白自己和沈小紅的這段感情,已經走到了盡頭,聽她自顧自的說完,他絲毫不留情的走了。此後,再未和沈小紅見過面,而他滿心以為溫順柔情的張蕙珍,竟然在和他有了婚約之後,背着他和自己的侄子搞在一起,被他抓奸在床,他記得打了張蕙珍一頓,把了也給抛棄了。

一下子失去了兩朵結語花,王姥爺這倌人找得,真是叫人贻笑大方,王老爺和沈小紅的故事讓黃老爺被唏噓。好在他自己的倌人,足夠令他放心,他的倌人叫周雙珠,是公陽裡老鸨的親女兒,公陽裡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要操心。日子雖然很好,但她都能應付得很好。
公陽裡最近出了一個紅倌人叫雙玉,雙玉年輕氣盛,和先來的雙寶很不對盤。見不慣她生意好,雙寶總是和她發生口角。雙珠看在眼裡,她特意把雙玉叫過來一起吃飯,【讓她多擔待着點雙寶,她生意沒有她好,心中多幽怨,也是正常,讓雙玉别和她計較。】
雙珠是公陽裡的大先生,小先生們都得賣她面子,雙玉聽進去了,平時都避着雙寶,盡量減少和她的紛争,雙珠也會規勸雙寶,說【雙魚是新來的。怎麼老和後輩計較?】被雙珠教訓了幾次,雙寶也逐漸厭棄息鼓,不再主動挑食了。
看着雙珠處理事情如此得宜,羅老爺對她的欣賞日益增深,他每次出局都要在這雙珠一起,這個女子不嬌柔造作,不惺惺作态,總是溫和得體,很是讓他面上有光。他也成為了雙珠的的常客,雙玉漸漸成了公陽裡的頭牌。這一日,雙珠陪洪老爺出席酒局,帶着雙玉一起去前去,一位是俊俏的五少爺,吸引了雙玉的注意。他家裡長輩出來尋風月,把這沒見過世面的傻小子也帶了出來見見世面。
雙玉不小心打翻了酒杯,酒水灑了五少爺一身,他也不生氣 ,對着雙玉這樣的美人,他很懂得憐香惜玉。很快,兩人就墜入愛河,五少爺成了雙玉最大的恩客,為了他,雙玉開始使小性子,她不肯接别的客人,每日巴巴地隻等着五少爺一個人。雙珠看在眼裡,隻是輕笑,這小姑娘還是太年輕,這麼容易就動了心,還要為了情郎守身如玉。
她和洪老爺雖然來往甚密,但也從來沒有為了他要死要活過,洪老爺來,她欣然陪他,洪老爺不來,她生活如常,有他無他,于她而言,差别不大,一個妓子而已。哪怕是高級藝妓,哪怕号稱賣藝不賣身,也始終是與人賠笑的行當。沒必要注入什麼真感情,你不知恩客什麼時候會厭倦你、抛棄你。對他們,也不必 予以太多真心。
雙珠一直活得很清醒,雙玉卻越發不清醒,她雖然和五少爺愛的幹柴烈火,但聽聞五少爺早已定親,是不可能娶她為妻的。就算娶她,也不過給她個小妾的名分,嫁過去,始終是受氣的一方,雙玉覺得不服氣。她問【五少爺是否真的愛她?】五少爺說【願意和他同生共死。】既然都願意陪他去死,為什麼不能娶她當大老婆。

雙玉似乎有些看清了這個男人的嘴臉,他可從來沒有過要拒絕親事的表現。為了測試他,她給了他一杯毒酒,為自己也準備了一杯,既然不能在一起。他們就殉情好了。生同衾,死亦是同穴,豈不美哉?
誰知,酒剛入口,五少爺便發覺不對勁,裡面一股濃濃的生鴉片味兒,他忙不叠将酒吐出來,明白雙玉這是想和他一起去死。他才不相信,拼命喊人過來,雙玉氣極,對着五少爺破口大罵,他果然是假仁假義。嘴上說得動聽,真要他陪她去死,他立馬走人,這滿嘴假惺惺的富家子弟。
這一夜,鬧得不歡而散。五少爺畢竟還是心疼雙玉,雖然不敢再和雙玉接觸,但他仍舊願意為了雙魚贖身,他覺得自己未能實現對雙玉的承諾, 他很對不起她。洪老爺和雙珠商量後,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要拿5000大洋替雙玉贖身,再拿5000大洋給她做嫁妝他們會替她找好人家,把她打發出去。】少爺欣然同意了,錢不是問題,他唯一害怕的是,雙玉再來糾纏他,他唯恐雙玉不肯同意這個解決方案。
誰料雙玉卻答應了?這倒是出乎五少爺的意外,他連着追問了好幾次,【雙玉要嫁到哪裡去?】洪老爺卻隻說【能嫁出去就已經是頂難的事了。】他沒有告訴他,雙玉到底要嫁去哪裡?對于雙珠來說,這也是件喜事。她賺得盆滿缽滿,還送走了雙玉這個不定時爆炸的瘟神,她把一切都處理得很好。
這偌大的長山書寓,不過是供她運籌帷幄的棋局,而公陽裡的每一個倌人都是她手中的棋子,雙玉以高價賣出,算是幸運,有的人卻沒這麼好運了。尚仁裡的老鸨一直很頭疼,她手裡的王牌翠鳳,着實不太聽話。

黃翠鳳是尚仁裡的頭牌,和别的總是低眉順眼的妓子不同,她潑辣直爽,敢于直斥老鸨。尚仁裡的老鸨雖已50多歲,人老珠黃,但心卻着實躁動,她在外面養了很多姘頭,錢不夠花,總是找翠鳳借錢。翠鳳看不過去,罵他不要臉,讓她注意點風評,這麼大人了,還春心蕩漾,鬧了這麼多笑話,真丢他們尚仁裡的臉。
嘴上雖罵得厲害,翠鳳每次都還是會借錢給她,畢竟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翠鳳也是個活得很清醒的人,她明白倌人對老鸨來說,唯一的價值就是給他們賺錢,如果不能創造利益, 那就是不值得同情的廢物。
玩得不錯的諸三姐跑來找她訴苦。說【自己被自家老鸨給打了。】翠鳳本來還以為是老鸨過分壓榨,沒想到竟然是諸三姐一個多月都沒怎麼賺到錢,不僅不開張,還倒給熟客倒貼錢,老鸨這才收拾了她一頓。翠鳳原本好心在安慰她,聽完後直接給了她一頓罵,這種不清醒隻會哭哭啼啼的人,她才沒心思哄着她。不僅對外人狠,翠鳳對自己更狠,她明白自己年歲不小,再過幾年就要在這個行業幹不下去了。
她一直在想辦法,希望替自己贖身,和她相好的羅老爺想為她贖身,他原本提出的是1000大洋的贖身錢,老鸨卻和羅老爺說要3000。羅老爺和老鸨一番讨價還價,把贖身價格談成了2000大洋。老鸨高興壞了,能送走一朵即将凋零的嬌花,還能賺這麼大一筆錢,真是何樂而不為?沒想到翠鳳卻不配合,她陰陽怪氣嘲諷地羅老爺一頓,把羅老爺氣走了,還撂下話【她贖身的事情他不管了。】
老鸨的好心情。一下子宕到了谷底,連聲咒罵翠鳳不知好歹,其實翠鳳是生氣老鸨坐地起價,她這明擺着是想訛羅老爺的錢。她在尚仁裡做倌人,做了這麼些年,賺的錢少說也過萬了。她走的時候,房間裡這些家具,衣物,首飾都是帶不走的,最後還不都得落入老鸨的荷包。她能賺得可多了去了,是她不知好歹,她憑什麼要讓他心滿意足。
老鸨害怕再過段時間翠鳳又會掉價,畢竟她實在不年輕了,所以當羅老爺又一次來給翠鳳贖身的時候,她終于答應以1000大洋将将翠鳳賤賣給他。羅老爺畢竟是翠鳳的熟客,和她結對過了很多年,感情是有的,不舍得就這麼抛下她,這一次,翠鳳也沒再挑事兒了,安靜的收拾行李,和羅老爺走了。雖然隻能做他的小妾,但也總比繼續待在妓院,當一個浮萍般無根的妓子好。
人老珠黃又被恩客抛棄的倌人,下場是很凄慘的,沈小紅就是。被王老爺抛棄後,她離開了荟芳裡,據說她搬去了一間狹窄的小屋子,照顧她的婢女和姨娘們也都離開了她。她行情不再,以後的日子怕是難過,而王老爺已經管不了這些了,他升了官,要被調到廣東去上任。不日就要啟程,至于沈小紅,她既然能背着他養情人,應該會找到下一個恩客供養吧!
《海上花》改編自清末作者,韓邦慶的《海上花列傳》是我國第一部以方言寫作的小說,由著名作家張愛玲翻譯成國語,并命名《海上花》流傳于世。電影延續了小說的風格,以軟糯的吳侬軟語為主要對白語言,給人一種溫柔又慵懶的感覺。電影的基調,華美中透出濃濃的蒼涼,三位美麗的倌人各有自己的故事。

但結局都宛如在海上漂泊的花朵,根莖深入不了泥土,隻能在水上飄搖,永遠落不了地,生不了根也發不了芽。他們慣于逢場作戲,左右逢源,唯獨無法敞開心懷,将自己的真心落于任何一位恩客手上 。因為他們都明白,如同她們這樣,注定得不到好的歸宿的人,是不配擁有最好的良人的。
所以,她們哪怕是自始至終清醒,哪怕是諸如沈小紅,擁有王老爺這樣對她至情至性的人,她也還是與他嬉笑暗,無法相信他的真心,繼續過着糜爛的生活,背着他尋歡作樂。最終被他厭棄。她們每一個人都清醒得可怕,明白對她們而言,愛情不過是虛妄,金錢才是才是永遠的追求。
沈小紅吊着王老爺,不直白地拒絕他,是因為想要她出錢供養,當遭到王老爺抛棄,所有人都以為她下場凄慘,其實她不以為然。還光明正大的和情人同居,從來沒對王老爺展示過溫柔的她,會親自為情人挑煙杆,隻是因為她現在的名聲已經臭了,但凡有個人還願意供養她。
她就可以放下曾經的尊嚴和矜持,為了她低眉順眼,學會溫柔待人,她仿佛沒有心,她所有外在的悲傷都是演出來給人看的。周雙珠看似熱情地替雙玉周旋,其實也是因為能得到很大一筆贖身錢。
而雙玉,她真的很愛五少爺嗎?并不見得,她看穿五少爺的嘴臉後,第一時間做的是對他破口大罵,她絲毫不哀怨,不哭哭啼啼,隻是 恨這個男人虛情假意,随後果敢抽身,要了他5000大洋的嫁妝,高高興興脫離了苦海。她清醒的很快,也和他斷得很幹脆,這樣的魄力,難保不會讓人以為她跟五少爺的一切,會不會一開始就是她設定好了的一場局。五少爺,或許隻是個踏闆,救自己走出深淵,才是她最終目的。
黃翠鳳也精于算計,她一番操作開開心心給自己贖了身,把羅老爺和老鸨的心思拿捏得很死,最後給自己、羅老爺、老鸨、創造了一個三赢的局面。她也為人果敢,不拖泥帶水,做倌人多年的積蓄,她一樣不要,全數送給了老鸨不說,還給她分析哪些倌人行情好,要着力培養,哪些倌人本事不行,要是有人要,哪怕價錢不高也趕緊送走。
在她的眼裡,倌人們就是商品,有價值的,才值得高看一眼,沒收益的,就算是她自己,也不會多看一眼。
她們都是外表華美豔麗的花朵,可在風月場所的多年,早已潛移默化腐蝕了她們的心。她們清醒地知道自己值些什麼,也很明白如何做,能讓自己獲得想要的東西。她們對恩客無情,對自己也無情,她們也不怨怪人生無常,自己生來薄幸,置入何種境地,就在其間翻雲覆雨。
把自己折騰到最後一刻,燃燒盡生命所有的價值,她們的生命,像極了張愛玲說過的那一句【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金玉其外,敗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