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之前寫了一篇《蛟龍行動》的影評“一筆爛賬”,表達了我對電影的不滿,電影在春節檔大撲街也是對本身質量——哪怕是隻放在主旋律戰争片的框架下——的回應。半年過去,于總似乎還不死心,以為大家都忘了年初的抽象盛宴,就重新修修補補,又把這盤剩菜端了上來。我也是在第二時間沖進電影院去品鑒,成片結果和我的預期絲毫不差:有點改變,但僅限于有點。
原版我已經忘得差不多了,憑印象來說删改還是很大的,有一些鏡頭之前印象中沒有。被廣大網友群嘲、也是傳播度最廣的那段“撫慰機魂”被删了,一些文戲得到了精簡甚至是删除(比如說開頭孟創和徐宏在陸地上的對話)。但電影的“特别版”終究還是頂着“蛟龍行動”的名号,并沒有對原版進行傷筋動骨的改動,因此那些令我印象深刻、走出電影院就在地鐵裡吐槽的槽點,更多得到了保留。
比如,導演還是舍不得删那個屁用沒有的登艇長鏡頭;還是舍不得删結尾黑色幽默的那一刀;還是舍不得删那些“青年大學習”時刻;還是舍不得把七年前吞進肚子裡的那顆糖留在肚子裡,這一版還是沒忍住拿出來反刍幾遍。在這個所謂的“特别版”裡,文戲不僅還是一股網大感,而且也沒改掉随便越軸的毛病。雖然删減了一些文戲,但還是保留了電影先演一半再“上菜”的處理。人物塑造仍然是面目模糊,還是臉都沒認全就出任務了,觀衆無從得知徐宏和釘子之間的矛盾有什麼前因後果,也無從得知韓骁口中的“公平”在電影的後續情節中體現為何物(難道就是你給了隊長一刀嗎?)。曹弘浪還是那樣“天才兵王”的塑造,刻闆行為是真難改。
說到動作戲,半年了也是沒有太多長進。緊迫感來自于蒙太奇,把潛艇險情和小隊戰況交叉剪輯,但無論哪一個單獨拉出來都非常雞肋。潛艇方面,緊張感僅來自于角色口述距離,PPT感沒有完全掃除。蛟龍小隊潛艇跳幫和基地決戰的架構非常美國大片,就差把“你的任務,如果你選擇接受…”打出來了。但畫皮難畫骨,主創們學到了一些東西,但還沒有學到精髓。動作片這樣強情節的電影的确有一套自己的類型範式,其中最核心的莫過于“邏輯”“節奏”“場面”等要素平衡得恰到好處,沒有任何一個有“自我标出”的可能。再有一些追求的,會在美術和(文戲)的視聽語言上下功夫,讓電影的表達寫進每一場重頭戲的DNA。
但是,本片的空間關系仍然一閃而過,地圖倒是有,但根本看不清,觀衆也沒時間反應。兩方交火僅能看清“誰打誰”,至于“怎麼打”這類比1.0稍微進階點的問題,電影相當于隻寫了個“解”。如果觀衆沒看懂,他們這次就可以推卸責任,反咬一口觀衆理解能力跟不上了。對槍戰的節奏設計還是都堆到一塊去,和原版一樣,回答不了也體現不出“小任務失敗如何意味着更大的風險”。好的高潮戲設計就像有良好品質的香水,得有“前中後調”的,中間層次分明而銜接緊密。本片的設計就像是把這三段混為一談,香味過濃反而令人反感。機器狗是挺炸場的,隻不過好像把導演的掌控能力也一塊炸飛了。
更多的問題其實在年初的評論裡就有寫,在這裡我也不太想過多地重複。這個“特别版”無法對原片刮骨療毒,稱其量隻是換個馬甲。究其根本,化用一下亞裡士多德的“四因說”,也許是主創想要通過複刻主《紅海行動》的形式,在七年後實現“主旋律賣座大片”的潛能,卻忽略了“紅海”和“蛟龍”完全不是一種質料。前者能夠成功恰恰在于它足夠純粹,而掉進錢眼裡的續作更加貪心,隻能發動“故事都到這了,主角的危險們就自己解決一下自己吧”的順拐邏輯,最後隻能迎接四不像的命運。這樣看來,一開始注定就是“奶龍行動”的片子,再怎麼修改也改不出蛟龍的樣子。
年初的時候,主創看來是被網上的軍迷們打怕了,所以在“特殊版”開頭特意加上了“本片純屬虛構,電影中技術細節存在一定藝術加工”的字幕,試圖通過“疊甲”逃避問題。不過很多人都在争論“是否是藝術加工”這一問題,還是模糊了重點。要我說,沒有任何藝術可言的東西,就别提什麼藝術加工。
再怎麼做都還是一筆爛賬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本不被看好的《捕風追影》點映期間口碑大爆,自稱“暑期檔唯一動作爽片”(捎帶手把《碟中諜8》開除“暑期檔籍”)。電影宣發後期緊貼口碑爆點單獨宣傳“爽”,把它寫在購票平台的大字報上。雖然說沒有涉及詐騙營銷算是一件好事,但這也确實與電影的 ...
銀幕上絕對沒有藏拙之地……攝影鏡頭是可怕的X光機器,任何虛假的東西都逃不過它的透視。它将生活放大數倍,将每一個脆弱無力或虛張聲勢的故事轉折拖得一絲不挂,直到我們郁悶而惶惑地試圖逃離。去年的某件舊事今年五月剛在輿論場掀起新的風浪,這部 ...
弗蘭肯斯坦手術台上的“小帥”與“小美”
電影《時間之子》在端午檔登陸全國院線,上映已經一周,網絡上對本片的評價褒貶不一。如果你在社交網站上翻找關于這部電影的好評,不難發現大部分人(以及人機)誇贊的點都是十七和千曉之間愛而不得的凄美虐戀,大量前後呼應的伏筆讓時輪仿佛成為某種 ...
建議導演把電影的拷貝扔進火鍋裡解決一下
本觀後感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另,本觀後感不讨論演員的業務水平。我看完電影覺得我花的電影票不值,導演可不可以請我吃一頓火鍋來解決這件事?沒有“9号秘事”的命,得了“9号秘事”的病,而且還瘋狂注水到兩個小時。這樣的嘗試的意義隻是有一 ...
槽多無口
有些時候,我真的很佩服宣發團隊的勇氣。這樣水準的電影也敢拿出來大規模點映,真的不怕見光si?按照現在的市場規律,作為一部翻拍電影(怎麼最近這麼多翻拍電影啊?!還都藏着掖着,生怕觀衆看穿廬山真面目…),原作本身就不出名,再加上五位編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