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4月22日 星期一 沈陽 天氣晴

久違了,電影院

再次鑽進漆黑的影院裡,疲憊的身體不由自主的把眼皮拉下來了

95分鐘的電影,前30分鐘,我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

實在是困的不行

這段時間想看的電影不少,但忙得實在沒有時間

偶然有機會,隻能挑一部電影

8.6分的港片怎麼能錯過

很多評論說,看完之後感動的痛哭流涕

高喊“港片未死”

港片死沒死?這個不是在讨論範疇中

所謂的港片死亡論,那隻是說香港電影在産出數量上不可同日而語了

但在質量上,香港電影可從來沒有輸過

《踏血尋梅》《還是覺得你最好》《智齒》《正義回廊》

都有非常不錯的表現

香港電影也從高度娛樂化的小醜形象變成了一個冷峻深沉的思考者

這種轉變更像是熱情退散後的一種失落

也是青春期過後步入成熟的狀态

無所謂好壞,更談不上死亡

《年少日記》這次把目光聚焦到了抑郁症

尤其是童年經曆帶來的創傷

片子把目光鎖定在了一個優渥的家庭

直接跨過了老百姓的生計之困,把物質上的需求填補上

切斷那些試圖将抑郁症的産生推诿給物質缺乏觀衆們的念想

在設定上,作者就有了明顯的表達,是否抑郁和物質無關

或者說,快樂與物質無關

那些讓人抑郁的,并不是客觀的條件

而是主觀的人

更簡單的說就是人。

...

如果世界上就剩你自己,那是完全不可能抑郁的。

比如《在西伯利亞森林中》

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亂七八糟,疲于奔命的夥伴可以找來看看

可謂是一劑良藥

不是環境緻郁,而是人

隻要有其他的人存在

無論是愛人,親人,朋友或是路人

人與人之間的東西,叫做關系

三個人以上的關系叫做網

多個網構成的組織,叫社會

都說人是社會型動物

脫離了社會就會無法生存

對于這個結論,我倒是沒有那麼的認同

沒有統計,隻談感覺

世界上大多數困擾都是跟人有關的

别人的看法,别人的行為……都會影響到我們,

甚至會讓我們夜深人靜的時候輾轉反側

片中的男主,作為老師,他想要做的是不想讓哥哥的悲劇再次上演

即使他非常小心,但還是不小心的自以為是的喊同學“蛋糕”

是啊,你以為的隻是你以為

人的内心宇宙是很難探索的

回到現實我們看“22年江西胡鑫宇事件”

我當時密切的關注了這件事情

最後的結果,讓我非常心痛

我為小胡感到惋惜,我覺得小胡很可憐

他的同學、他的老師、他的家人、以及所有關注這件事的人

我們真的有關心過他嗎?

沒有

小胡的死,就像小胡的生一樣

沒有任何離奇,很普通,近在咫尺,卻人為的把他定義為遠在天邊

...

小胡沒有看錯這個世界

在風言風語中,他的确沒有那麼重要。

一群烏合之衆隻願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

而忘記了事情的本身是什麼?

群體無意識猶如洪水猛獸,當它真正來臨的時候

很少有人能夠識破它,挑戰它,消滅它

智者選擇沉默,仁者表示理解

但洪水依舊滔天

你看

24年河北邯鄲初中生殺人事件

讓小胡事件再次上演

人們對人間惡魔窮追猛打,這沒錯

但有多少人關注那個被霸淩的孩子

關注他生前在學校遇到的點點滴滴

是否有人真的關心過他,在他受到侵害的時候,可以站出來喊一嗓子

同學、老師、家長是否真的覺得沒關系,很正常

每個人的承受程度是不同的

承受力弱的人,不代表他們就該死,該遭受這樣的對待

不,

雖然自強是一定的,但外力的作用也不可忽視

哪怕是一個眼神,也有神奇的力量

把這個力量傳遞下去,讓更多的人相信,自己是可以的

我們周圍每個人都在被關注着,被理解,被重視

聽到螞蟻的叫喊了嗎?

它振聾發聩。

這是我曾寫的日記,你是曾經的那個“知情人”嗎?

請轉告給胡鑫宇事件的“知情人”

最後,誠邀每一個普通觀衆,加入我們WA電影,一起聊電影,品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