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終于把這部給看完了,竟然發現這是我四年前想看的,資源一直在我的迅雷裡吃灰。
看了之後就發現,這是我苦苦尋找的那種叙事風格的電影。其意識流結構超越我過去非常鐘愛的一部電影:

紐約提喻法 (2008)8.32008 / 美國 / 劇情 / 查理·考夫曼 /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凱瑟琳·基納

這是由數段影像符号共同組成的一部影片,但内部所在探讨與發人深省的價值卻是同一的,并非如各個碎片化的片段。但哪怕通過人物的台詞,以及渲染出的情緒,我們也能陷入在導演羅伊·安德森精心設計的對死亡,破碎的詩意般陰郁的氛圍之中。


不管是從影片十分具有創意性和新穎的碎片化叙事結構來看,亦或是從影片整體對死亡議題的發人深省的角度,這都是将來的我要學習的,不得不說導演羅伊·安德森在這方面玩得特别出神入化。

給我特别震撼的便是構圖有種荒誕的美感,讓我想起前段時間玩得一款遊戲隐迹漸現 Pentiment9.4中世紀解謎探案遊戲《Pentiment》故事設定在17世紀初的德國,主角是一位聰慧過人的插畫師。他某天卷入了修道院詭異恐怖的兇案,而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帶來深遠的影響,并...開篇時候的荒誕奇異般的夢境(蘇格拉底、祭祀王約翰和聖格羅比安還有引領但丁穿過地獄的先知比亞琪出現在同一個場景中)。

寒枝雀靜 (2014)7.92014 / 瑞典 德國 挪威 法國 / 劇情 喜劇 / 羅伊·安德森 / Holger Andersson Nils Westblom在該影片中讓我記憶猶深的便是,影片過半時出現的酒館奇遇:遠景畫面中,畫面遠處的電線塔與酒館内部的查理十二世,還有坐着的酒吧鋼管椅子同現在一個畫面時(在這之前還有那騎着高頭大馬的侍衛伸出佩刀吓唬現代人)。

這種畫面給人的感覺雖然呈現一種時空錯亂的荒謬,但是從符号學角度上分析又是特别有意思:其内在是擁有一種相同的意義的,并且這相同的意義和妄圖表達的情緒一直貫穿影片始終,這何嘗不是一種特别有趣的電影拓撲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