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要一個莫格利。”
莫格利是一類特殊人群的統稱,他們因為各種原因在森林中長大,保持着動物習性,長期與世隔絕。
《我的莫格利男孩》就聚焦這類小衆人群,其中的大多人物都比較讨喜,多糖少虐,走沙雕喜劇和爽劇路線,再加上楊紫強化代入感,《莫格利》很快打開市場。而在甜寵的外殼之下,《莫格利》切入現實的特殊視角也使劇情有了幾分奇幻色彩,并映射出現實社會的環保議題,使觀衆重新審視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喜劇打底,兼具“爽”感
《莫格利》上線後,熱度不斷走高,主要在于該劇踩中了當下偶像劇的多重易爆點,包括讨喜的人設、沙雕喜劇的質感、爽劇路線以及處理到位的細節。
1、人設讨喜,但顯冗雜
《莫格利》中的大多人物設定都比較讨喜。
淩熙(楊紫飾),是一個帶貨網紅,走霸道總裁的路線,仗義、耿直,但與家人不和。她的閨蜜唐澄(黃燦燦飾)更是給力,是一個人美能力強的超強助攻,雖有“渣女”的意味,但一點不招人讨厭。
莫格利(馬天宇飾),話少、怕人、有“千裡眼、順風耳”的超能力;男二陸子曰木讷、對女性有天然的恐懼,但兩人都專一又深情。
這種設定模式在甜寵偶像劇中相當吃得開,容易将以女性為核心觀衆群代入“理想男友”營造的粉紅泡泡裡,雖然有幾分套路感,但不影響追劇女孩“上頭”。
不過,《莫格利》設定了三組CP,在偶像劇的人物關系構件中略顯複雜,尤其是鄭理(任言恺飾)與白藝淩(王真兒飾)兩人的情感線沒有鋪墊,顯得莫名其妙,是該劇中容易讓觀衆快進的部分。
2、沙雕喜劇的質感
《莫格利》本身的設定就很容易營造出喜劇的氛圍。
從小在森林中長大的莫格利初入人類社會,因對一切感到好奇而“拆家”、追劇學說話、剛學會用手機面對面打電話等,給人感覺“傻乎乎的亞子”。
除了自然産生的碰撞本身就極具喜感外,甜愛劇中深情台詞後的突然轉折也顯得相當沙雕。例如,莫格利走丢後最終被淩熙找到,兩人對白剛到“撒糖”處,淩熙緊接着蹦出一句“唐澄這死女人,怎麼把你弄這麼帥了!”當真實力單身。
3、爽劇路線
《莫格利》走的是爽劇路線。即使主演被欺負,也會很快反擊,觀衆沒有被“虐”的觀劇壓力。
例如,淩熙母親早亡,與家人關系不好,在父親的六十大壽上被同父異母的哥哥、嫂子欺負,之後,很快淩熙便在商場回擊;白藝淩被丈夫抛棄,小三插足還拿不到财産,身為律師的唐澄、陸子曰聯手為其讨回公道等。
4、注重細節
《莫格利》的細節處理得到位。
莫格利不小心走丢後,得知消息的淩熙在慌亂中出門尋找,穿錯了拖鞋;莫格利“拆家”把家中搞得一團亂,還打開了所有的飲料,而這竟是一個“虐狗”的小伏筆,在後來劇情鋪墊出原因,是因為莫格利聽到淩熙自己打不開飲料。
細節的精細化處理,使劇情顯得更加走心,整部劇也更加細膩。
國民基礎+演技,代入感被楊紫強化
《莫格利》的播出,延續了楊紫最近的霸屏現象。
大銀幕上的《烈火英雄》,小熒屏的《親愛的,熱愛的》《莫格利》《中餐廳3》,楊紫在2019年的這個夏天确實很火。
實際上,在《歡樂頌》之後,楊紫的不少作品都成功打開了市場,越來越多的觀衆從楊紫塑造的角色身上找到共鳴。
楊紫演戲之所以代入感強,關鍵在于兩個方面,一個是國民基礎,另一個是演技。
楊紫曾在《家有兒女》中飾演小雪,這一角色幾乎家喻戶曉,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長。盡管楊紫在後來的角色塑造中已經擺脫了小雪的标簽,但這一角色積累起的國民度一直存在。
尤其是在那個娛樂形式相對單一的年代,不少觀衆對角色和演員還不能很好地分割,人設營銷的套路也沒有現在普遍、透明。
因此,對于大多數觀衆而言,小雪的形象、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與楊紫劃等号。楊紫就是那個像鄰家女孩般普通的人,這種認知使觀衆與楊紫之間建立起強烈的信任感。
一直到《莫格利》播出,楊紫的演技都在不斷強化着這種信任感。
宋丹丹曾直言,楊紫不夠漂亮,不适合當演員。
這番評價雖然沒能阻止楊紫演戲,但從楊紫目前的發展來看,宋丹丹的話還是或多或少激勵到楊紫,使之更專注地打磨自己的業務能力。
從《歡樂頌》系列的小蚯蚓,《香蜜沉沉燼如霜》的錦覓,到《親愛的,熱愛的》的佟年,楊紫的演技一直受到市場認可。尤其是在流量當道的現在,有演技的小花更被視為“寶藏”。
演什麼像什麼是對一個演員最高的評價。
在《莫格利》中,楊紫飾演的淩熙诠釋了多面化的情緒:對鄭理的愛而不得,對莫格利的糾結與觸動,對閨蜜的依賴與“詛咒”,對家人的遊離與怨恨。
觀衆很容易就被楊紫帶進去了,彈幕上經常飄着:“被吓到就是這樣” 、“怎麼看着看着就哭了”,強烈的代入感拉近了觀衆與《莫格利》的距離。
動物與小孩的雙重視角,奇幻色彩下的現實題材
《莫格利》的視角很獨特,帶有幾分奇幻色彩。
在劇中,從小在森林長大的莫格利,語言系統出現退化、但聽力遠超常人、在黑暗環境下的視力也更強、他與野獸鬥争,與自然共處。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莫格利是一種特殊的野生動物。盡管“狼孩”、“有特異功能的男友”都不是新梗,但《莫格利》将這種特殊的野生動物帶入人類生活,通過他的視角以及他對人類的反應,來追問人類,重新審視人與動物的關系。
莫格利懼怕人類,所以第一次見到人類的時候,他本能地躲到了櫃子上的角落裡。
敏銳的聽覺,讓他對人類生活中超分貝的噪音污染異常敏感,尤其是槍聲。作為特殊的野生動物,莫格利與一些動物建立起情感,但違法捕獵殺害了他的夥伴,也在威脅着他自己的生命安全。
《莫格利》的巧妙之處在于,該劇通過理想型男友的設定讓觀衆喜歡上這個人物,然後借他對人類的恐懼引起觀衆共情,喚醒觀衆的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的意識。
動物視角隻是莫格利的其中一面,他的另一面是其在人類生态體系中所處的位置。由于長期與人隔絕,莫格利的待人處事方式更像是一個小孩,簡單、直接、真摯。
淩熙意外收留莫格利之後,曾三番五次地想要抛棄他,但莫格利還是100%的信任淩熙;對支持送他回森林的陸子曰,莫格利也對其一見如故,兩人很快成了好友;即使害怕人類,也從來沒有主動傷害過。
反觀人類社會,在成人世界裡,人們之間的相處則充斥着欺騙、利用、利益博弈,包括在劇中,公司、同事、夫妻甚至家人之間都在權衡利弊,純粹的關系相當罕見。
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世界遠比動物世界可怕得多。《莫格利》将這種對立呈現出來,用一個帶有奇幻色彩的人物,在現實中撕開一個窗口,去觀察社會、觀察人類。
或許人類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已經站在食物鍊頂端,卻越來越不會與同類相處,與動物相處,與自然相處。這是《莫格利》所折射出的社會現狀,也是該劇在喜感、甜愛之外,對社會更深層次的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