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師》雖然經典,但也相對小衆。
如果僅靠經典一詞帶來的情懷加持,《入殓師》吸引的或許隻是前來二刷的忠實影迷,很難走向更多普通觀衆,并獲得超6000萬的票房。因為長久以來,不少人認為《入殓師》涉及到對“死亡”的讨論,故事内容沉痛,這讓他們對這部影片望而生畏。
事實上,與這些固有認知相反,《入殓師》的底色是治愈的,它所講述的故事,氣質也是溫柔的。也是因此,消除刻闆印象,為觀衆重建認知,并催化他們的觀影動力,成了《入殓師》宣發的核心一環。
回顧《入殓師》上映前後的宣發動作,從“生如夏花”版海報發布到宣傳曲MV《道别是一件難事》推出,從《入殓師》抖音官方賬号發起“天堂留言”互動到以第三方視角記錄那些真實的觀影瞬間,《入殓師》短視頻營銷方淘秀營銷讓更多人重新認識了這部影片的底色,也掀起了一場關乎生命本身、關乎“生與死”的社會議題探讨。
觀衆在這場探讨中分享着自己的故事,分享着對“生與死”的感悟。起初,這場探讨或許隻是一次大規模的情緒共鳴,但最後,它升格為了基于影片内容的價值共鳴,觀影動力的催生,就此水到渠成。
經典重映的“雙面性”
口罩防控常态化後,電影行業迎來了經典影片的規模化重映。2019年至2021,《海上鋼琴師》《情書》《入殓師》以及《哈利波特》系列、《指環王》系列等多部經典老片于國内重映,這對影迷來說,自是佳音。
經典,似乎很容易與票房号召力聯系在一起,畢竟如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入殓師》,過去多年在資深影迷群體中沉澱了足夠的影響力與知名度,且當年未能在内地上映,重映之際必然會有諸多影迷共赴影院。這是經典重映的優勢所在,也是近一兩年不少重映老片選擇“裸發上映”的底氣。
但從過往案例來看,“裸發上映”最終的票房收入并不理想,這涉及很多原因,比如老片二次上映時缺乏新的宣傳物料,很難為觀衆帶來新鮮感和二刷的動力。此外,很多老片固然經典,但氣質相對小衆,就如《入殓師》,它很難如喜劇片、科幻片、動作片等高熱類型一般,直接對觀衆産生強吸引力。
此時,從宣發入手催化觀衆的觀影動力,便顯得尤為重要。
回歸《入殓師》一系列營銷動作來看,影片剛進入宣發期時,淘秀營銷采用的是“本體内容打法”的思路,即釋放影片經典片段剪輯等常規物料。從燈塔專業版數據來看,這确實為《入殓師》的想看新增帶來了一個峰值,但很快,影片的想看走勢便出現了疲軟态勢。
洞察到這一點後,淘秀營銷很快轉變思路,調整宣發策略,聯動阿裡影業旗下橘子工作室、蝦米影視音樂,開啟了新一輪的宣發攻勢。
之後, 業内知名大師合作版“生如夏花”海報、“櫻落”海報、宣傳曲MV《道别是一件難事》等新物料陸續釋出。與此同時,《入殓師》官抖開始發力,觀衆觀影時的真情流露、映後采訪時分享的故事與感悟、現實中入殓師們的生存處境等等短視頻,通過官抖在抖音快速傳播開來。
從燈塔專業版數據來看,觀影現場觀衆忍不住落淚的視頻出圈後,《入殓師》的映前想看新增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峰值。
在電影宣發領域,不存在萬無一失的宣發預案,片方根據宣發效果調整策略是常有的事,但此次,淘秀營銷的反應速度無疑極快。這家公司雖然年輕,但近一兩年,在阿裡影業持續助力《海上鋼琴師》《情書》等經典作品宣發的過程中,淘秀營銷在精品影片的宣發上已沉澱出足夠的經驗與方法論,來應對市場的變化。
幾張新海報、一部宣傳片MV、官抖上百條視頻,真的能扭轉局勢嗎?《入殓師》的票房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
或許,在外界看來這些仍是常規宣發操作,但是,常規并不意味着中規中矩,隻要能抓住經典影片重映的瓶頸所在,從影片的故事内外找到走進觀衆内心的道路,一切問題都将迎刃而解。
被打破的禁忌感
2021年10月底,《入殓師》相繼釋出了多張新海報,其中“生如夏花”版海報和“櫻落”版海報,在網上流傳度最廣。
“生如夏花”版海報呈現的,是一位溫柔高雅的女性梳妝打扮的場景,構圖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呈現的為生死兩态。“櫻落”版海報以俯視角度描繪了入殓師的工作場景,畫中男主小林大悟正在為逝者化妝,院中櫻花環繞,療愈又唯美。
很多不熟悉這部電影的觀衆,或許也能透過海報,感受到影片本身的溫暖、治愈底色。
蝦米影視音樂聯合出品、彩虹室内合唱團獻唱的《入殓師》宣傳曲MV《道别是一件難事》,同樣是治愈的色彩。MV的旋律雖簡單,但卻隐藏着安撫人心的力量和無盡的溫暖,配合影片中年輕的入殓師從迷茫到釋然的人生經曆,自然而然将觀衆代入到了故事中。
觀衆在《道别是一件難事》的評論區如此道:“聽名字以為這是一部很喪很悲觀的影片,看到MV才發現我想錯了。熟悉的溫情,熟悉的細膩感動,要去電影院打卡了。”
2008年,《入殓師》未能在内地上映,不少人表示可能是因為“影片太過恐怖”,亦或是“内容過于沉重”,可見由于片名的緣故,不少人對《入殓師》存在先入為主的固有印象,如今依然如此。對此,淘秀營銷選擇以貼近影片風格的溫情物料,重建觀衆對《入殓師》的認知。
此外,《入殓師》要走向普通觀衆,其實還面臨了另一道難關:即便不少人對影片内容稍有了解,“講述入殓師的故事”這一點,還是令他們望而生畏。
對此,淘秀營銷的選擇是在宣發過程中以官抖為陣地,向大衆科普入殓師這一職業,客觀記錄普羅大衆對入殓師的真實态度,并讓這行的從業者現身說法,分享自己的故事。
在官抖發布的映後采訪視頻中,有觀衆講述了他與他的入殓師朋友之間發生的故事:“得知她每天都在接觸遺體,一直拒絕跟她見面,第一次跟她出去,面對面跟她吃飯,她遞給我的餐巾紙,我都不敢去用,就很抵觸她那雙手。”
就如電影中呈現的一般,當男主小林大悟決定成為一名入殓師後,親朋好友們紛紛質問他“你為什麼要做那種工作”、“你找個更體面的工作吧”。在《入殓師》上映的年代,整個社會對入殓師存在着較深的偏見,這種偏見至今或許依然存在,但已經淡化了不少。
分享故事的觀衆,最終在與朋友相處的過程中,逐漸理解了這份工作的意義與價值,而在這一視頻下,也有不少人表達了自己對入殓師這份職業的認知:“能讓逝者走得體面安詳,每人最後一程的護送者,沒有理由不去尊重。”
讓觀衆認識入殓師這一職業,其實已經超出了電影的本體内容,但是,淘秀營銷将聚焦點從電影世界延伸向現實世界,從藝術議題延伸向社會議題後,成功打破了“入殓師”一詞的禁忌性。觀衆開始談論,開始與入殓師共情,也就自然會萌生深入了解這部電影的欲望。
令人意外的是,在官方的帶動下,甚至有觀衆自發加入到了關注入殓師的隊伍中。官抖視頻中,一位男子在影院門口發起了“我是一名入殓師,你願意和我握手嗎”活動,從影院走出的觀衆紛紛伸出了雙手,其中有一位女孩直接上前擁抱了他,這個視頻發布後便在抖音出圈了。
推動《入殓師》從核心影迷圈走向普通觀衆的過程中,淘秀營銷沒有一味強調影片的經典與情懷,它選擇了更含蓄的宣發方式,來破除《入殓師》重映的“觀衆門檻”,以此讓觀衆與影片實現初步情感共鳴。
故事内外的力量與溫度
如果将電影宣發分為“打認知”和“提興趣”兩個環節,那上述動作,無疑都是在為《入殓師》“打認知”。在此基礎上,淘秀營銷深入與觀衆建立情感共鳴的宣發動作,才是推動觀衆踏入影院,為電影持續實現上座率連續第一打下基礎的關鍵。
在《入殓師》官抖,淘秀營銷并沒有大量發布影片的經典橋段,相反,它選擇了一段乍看并不典型的片段:小林大悟剛入行時,坐在角落觀看導師耐心、溫柔地為每一位逝者畫好妝容,讓他們以最完美的模樣與親人們告别。這個片段并不是《入殓師》的名場面,但它傳遞的卻是影片最核心的價值表達:人要學會接受死亡、正視死亡,并尊重死亡。
基于電影本體内容傳遞價值的同時,淘秀營銷再度走出了電影,将情緒共振延伸向了故事外的現實世界。
《入殓師》官抖中不乏點贊量超百萬的視頻,其中有的記錄着片中小林大悟送母親最後一程,跪倒在火化爐前聲淚俱下喊出那句“媽媽”時,台下年輕觀衆、中年觀衆們皆淚流不止的觀影場景;有的記錄着被監控拍下的心酸一幕:一位提前離場的大哥,蹲在角落裡止不住地抽泣;有的記錄着白發蒼蒼的老爺爺,觀影時看着身旁的老伴紅了眼眶。
這些視頻都是客觀的第三方記錄視角,它們沒有添加過多注解,隻有畫面在傳聲。
近一兩年,與觀衆建立情緒共鳴逐漸成為電影宣發的關鍵詞,很多片方為此不斷創造各類話題,合作各大KOL制作各類二創來與觀衆溝通、對話,強化與觀衆的共鳴。但其實,有時候好的宣發是“無聲勝有聲”的,片方無需贅言,觀衆便能被打動,便能自然而然地代入情境中、代入故事中,找到共鳴點。
除了第三方視角的記錄外,在《入殓師》官抖,淘秀還發起了“天堂留言”互動,在那些留言視頻中,有人訴說着對已逝親人的心聲,有人後悔最後沒有陪在親人身邊,有人傾訴着對逝者的思念,也有人分享着走出失去親人這一陰影的心路曆程。
《入殓師》的海報中寫着這樣一句話:人生最後一次告白,所謂“天堂留言”,其實便是影片官抖給觀衆們帶來的“告白機會”。
在“天堂留言”中,一位男孩向自己的爺爺訴說道:“爺爺您在天國過得還好嗎?如您所願,我已經參加中國消防救援三年多了。工作一直很順利,您不必擔心我,我會永遠記住您的囑托,願您在那邊一切順利。”視頻評論區,成千上萬的人和這位男孩一樣,向逝去的親人訴說着自己的近況,祈禱他們在另一個世界安好。
“生與死”,是文學作品和日常生活中都被反複探讨的議題,但當個體直面親人、朋友的逝去時,“生與死”才将具象化,變成一個沉痛無比且最難令人直面的議題,多數人的内心深處難以接受死亡,或許也很難理解或認識死亡。
但在電影内外,在公共社區的故事分享和情感共振中,淘秀營銷讓人們看到了《入殓師》本身對“生與死”的哲學思辨,看到了普羅大衆對“生與死”的自我認知,這或許會讓人們重新審視這一議題。這種來自靈魂深處的情緒共鳴,足以為觀衆帶來堅定的觀影理由。
近幾年,電影宣發形式愈發多樣,花樣也層出不窮,但《入殓師》的宣發告訴市場,或許我們的電影宣發還是需要回歸初心,在尊重内容的基礎上,去尋找影片走近觀衆的路徑,尋找故事内外最震撼人心的力量,如此才能為觀衆構建一個無法抗拒的觀影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