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和楊爍主演的主旋律獻禮劇《大江大河》成為2018年豆瓣評分中唯一過8.5分的大劇。

縱觀同年已播完的14部獻禮劇,僅有3部豆瓣評分超過7.0,大多數都處于口碑撲街的狀态。這樣的現狀一方面反映了獻禮劇難獲觀衆認可的事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現階段的獻禮劇存在着諸多問題。

而《大江大河》或許可以給獻禮劇的創作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鑒的思路,不浮誇的内核、有的放矢的感情線、緊湊的節奏和笑點、實力派的演員陣容和真實的年代感的組合打法的獻禮劇才能獲得觀衆認可。

突破時代特性産生共情,《大江大河》以小見大

2018年12月10日,《大江大河》登陸北京衛視與東方衛視,兩衛三網同播,北京衛視開播首日收視榜單冠軍,#王凱 少年感#登上微博熱搜,豆瓣評分8.9,上線8日累計網播量5.2億。收視率、網播量和熱度方面與今年已播的獻禮劇相比,均勝一籌。

有豆瓣網友表示,等了一年終于等到一部好劇,即反映了不少觀衆對于2018年大劇萎靡現狀的無奈,也表露了對《大江大河》的贊賞之意。

《大江大河》改編自阿耐的小說《大江東去》,以1978年恢複高考為起點,以大學生宋運輝、村幹部雷東寶、個體戶楊巡為代表,用多元化的視角解構特殊曆史時期國營經濟、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的探索與突圍。

《大江大河》是一部标準意義上的主旋律獻禮劇,正如出品人侯鴻亮所言:“向我們所經曆的偉大時代緻敬,是《大江大河》的核心表達。”

早在開播前,就有不少網友擔心該劇會因為龐大的背景和獻禮劇的性質陷入空喊口号和說教的俗套中,但是《大江大河》卻用立體的人設、真實的年代感和情感共鳴以小見大,不僅還原了父輩們的“年代記憶”抓住了電視觀衆,還将劇中的細節同當代價值觀相結合,利用共情心理,俘獲了不少年輕觀衆的“芳心”。

王凱飾演的宋運輝是一個試圖通過教育,改變自己命運,木讷執拗卻又聰慧勇敢的鄉野男孩;楊爍飾演的雷東寶是一個誓要帶領全村人緻富的風風火火、殺伐決斷的村書記;雷東寶的光棍農民兄弟,即有好逸惡勞、短視膽小的先天缺陷,也有古道熱情、心地善良的質樸心腸,劇中無論是主人公還是小角色都有着豐富立體的一面,用接地氣的人設撐起了宏大的時代背景。

《大江大河》通過細節的特寫突破了時代特性,讓不同年齡的觀衆産生情感共鳴。該劇前兩集講述了姐姐在隻有一個名額的情況下,将上大學的機會讓給了弟弟,重現了時代浪潮下的姐弟情深和“知識改變命運”“愛拼才會赢”的真理,有彈幕評論,“那個年代的人為了上學這麼拼命,而我卻總在逃避學習”,呼應了當下的奮鬥觀,引發年輕觀衆共鳴。

獻禮劇紮堆成熱潮,卻難覓爆款

2018年,主攻年輕收視群體的《創業時代》和《你和我的傾城時光》在流量明星Angela baby、趙麗穎的加持下,網播量和熱度一時風頭無二,但是過多的感情戲和浮誇的劇情難以引起觀衆共鳴,豆瓣評分分别為3.7和5.7,未過及格線。

反映轉業軍人下海經商的《你遲到的那些年》後期卻将重點放在了三人的感情糾葛中,被不少觀衆吐槽,“披着正劇外衣的戀愛劇,真不想看中老年偶像劇啊”。陸毅和袁泉主演的《風再起時》放棄了網播,最終收視最高也僅有0.532,目前處于暫無評分的狀态。

《幸福一家人》雖然演員演技在線,但是該劇以複雜的人物關系融入了各個年齡層的問題,僅是淺嘗辄止地涉及了社會現象,無法引起觀衆的共鳴。此外,略顯浮誇的劇情,不接地氣的戲劇沖突也是該劇的槽點。

《奔騰歲月》全劇從導演到演員都給人一種敷衍了事的感覺,角色跨越40多年,但演員妝容方面僅是貼了幾根白發,并無多大變化。

相反,《最美的青春》以塞罕壩幾代造林人的先進事迹為原型,還原了上世紀60年代人們響應國家号召開荒造林的塞罕壩精神,新鮮的植樹元素加上奮鬥的青春故事,受到好評。《我們四十年》以電視作為切入點,通過電視内容對于日常生活的影響影射時代發展變遷,激起了很多電視觀衆的情感共鳴。此外,劇中接地氣的台詞、活靈活現的歇後語、嬉笑怒罵的老父親等都營造出歡快的觀劇氛圍。

《正陽門下小女人》,首先用全員老戲骨的演技征服了觀衆,其次是用“小女人”的展現了“大女主”的正确打開方式,劇中堅強剛硬的女主形象展現出“獨立”、“自尊”的現代女性價值觀,獲得了不少女性觀衆的認同。

五大法寶,助力獻禮劇實現高口碑

2018年12月初,湖南衛視在《風再起時》收官後,接檔《那座城這家人》。接着,北京衛視和東方衛視拼播《大江大河》,浙江衛視與安徽衛視聯播《外灘鐘聲》。随後,江蘇衛視此前被傳接檔的《國寶奇旅》因種種原因無法上線,隻有兩個多月後期制作時間的《江河水》,提前加入獻禮陣營。而早在年末緊張的獻禮劇編排前,明年已有多部主旋律獻禮劇在備選梯隊。

獻禮劇反映了意義重大的曆史變革,但很容易被貼上政策催生的标簽,與普通觀衆存在着天然的隔閡,加上題材的制約,比一般的影視作品更難獲得高口碑。而口碑是影視作品突破圈層,形成“自來水”效應的有效途徑,《大江大河》導演孔笙就曾表示,“我們先把電視觀衆拽住,再通過觀衆的口碑把年輕觀衆拉進來。”

縱觀今年的獻禮劇,一方面是已播完的14部獻禮劇中,大多口碑崩塌,僅有3部豆瓣評分超過了7分,另一方面是年末的獻禮劇在人物塑造、細節處理和生活氣息上更加嚴謹,目前《大江大河》豆瓣8.9、《那座城這家人》7.9,口碑表現不俗。口碑上乘的劇集為獻禮劇的制作提供了一些借鑒的思路,而這些口碑撲街的電視劇也為之提供了一些經驗和教訓。

(1)拒絕假大空,以真實的故事傳達人文精神。獻禮劇一般以反腐、革命、創業等為主題,傳遞正向價值觀,這樣題材導向的作品很容易陷入到盲目的讴歌頌德之中,而人們對于讴歌頌德持有一種本能的懷疑态度。一部精彩的獻禮劇,應該包涵對時代與個人關系的自省,在沖突中推進劇情發展,而不僅是為時代空唱贊歌。

(2)強調成長線,淡化感情戲。獻禮劇通過小人物的成長發展折射了時代大背景,過多的感情戲淡化了主題的莊重感,沉迷于兒女情長的瑣事也弱化了主人公的正面形象,甚至被打上“三觀不正”的标簽。正如《你遲到的那些年》《創業時代》《你和我的傾城時光》因為喧賓奪主的感情戲被諸多網友吐槽。

(3)合理的戲劇沖突和快節奏的推進。回顧此前的獻禮劇,大多數都表現地中規中矩,或平淡或嚴謹,長此以往難免給觀衆留下枯燥的印象,而《大江大河》一二集講完了姐弟的高考風波,三四集中小舅子和姐夫全程“你離我姐遠點”的對手戲令人捧腹不禁,五六集的209宿舍日常等,節奏明快又兼具笑點,符合年輕觀衆的觀劇習慣。

(4)精益求精的制作,增強代入感。無論是年代背景還是當代背景的獻禮劇都要求充分展現時代特性和細節,形成帶入感引發觀衆的情感共鳴。《風再起時》撇開劇情不談,單是劇中鮮亮的綠軍裝就十分出戲。而《大江大河》由有着“處女座”之稱的正午陽光打造,從場景、道具到人物服裝、對話,均體現出改革開放初期的社會風貌,極具時代氣息。

(5)實力派的演員陣容。獻禮劇的厚重感對演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隻有與角色高度吻合的演技才能夠更好地傳遞劇集的主旨。而《創業時代》中,Angela baby瞪眼式的演技成了該劇的主要槽點。不少網友表示《你遲到的許多年》中殷桃和秦海璐兩個影後也帶不動油膩的黃教主。

總的來說,雖然獻禮劇由于題材性質和時代背景等諸多原因難獲觀衆認可,但是在各方面都用心打磨的獻禮劇同樣能打動人心,好的作品才是獻禮劇獲得高口碑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