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
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叫Pig at the Crossing,其中把Crossing翻譯成了十字路口,看起來大體是沒有問題的,既合乎英語詞義,亦照應電影主旨。但是,當我看完具體的影像,便意識到宗薩導演對Crossing一詞的使用不是單義的,而是在電影的具體境況中具有了多重意蘊,不僅僅是指“十字路口”。所以,本文将對“十字路口”和“Crossing”進行多重意蘊的分析和探讨。
(說明:在正文中,我無意讨論電影具體的鏡頭語言和手法,因為這将是另外一篇論文中的内容。此外,除非必要的論證,我盡量不引用佛典。)
正文:
“十字路口”意:這是最容易想到的意思,也是電影采用的中譯名,即道路中十字形的交彙口。聯系電影情節,一位已婚的女教師德琪(Deki)和一位即将上崗的新教師多倫(Dolom)發生了婚外情,并且德琪發現自己很可能懷孕,多倫則去菜市場買了試孕紙。所以宗薩導演把菜市場作為電影第一個分鏡的發生地點,用了一個長達5分鐘的固定機長鏡頭。菜市場的交易後,在給德琪送藥的返程中,多倫在超車時迎面撞上一輛SUV,随即喪命,進入到中陰生的特殊狀态。
所以,十字路口的第一層含義指的是他站在了輪回的十字路口,或者說輪回的交彙口。按照佛教的觀念,中陰生(或稱中有)是一期生命結束後到下一期生命開始前的過渡階段的存在形式,是一種極微妙的狀态,所謂“死此生彼,中間所受之陰形也”。這是十字路口的第一層意蘊。
十字路口的第二層意蘊,也是電影大篇幅展示的内容,其實是指多倫的選擇——即由于對親人和情人的留戀繼續留下來,像信使一樣流連無終,還是最終接受擺渡者的擺渡,跨越自身頑固的“我執”(佛教認為“我執”是人生痛苦的一大根源)。
所以,從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十字路口”本身具有兩層明确的含義。也基于如此,電影中文譯名為《十字路口的豬》,我覺得是恰當的。但和電影本身的内涵并非完全契合,而這也是我想要繼續深入探讨的内容。
“渡口”意:Crossing在英文中其實還有渡口的意思。這裡我認為渡口是指“此岸”到“彼岸”的渡口。此岸指現在世生命,彼岸指未來世生命,也有可能指“徹底的解脫”。這其實也是世界上很多宗教的理想狀态,隻是說不同的宗教對“徹底的解脫”的路徑和描述不同而已。在這個渡口上,自然會有擺渡者,即幫助多倫、幫助千千萬萬的人得渡的人。
最開始出現的擺渡者是一位白衣印度裔男子,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設定。我們知道電影發生在不丹,不丹是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度,而佛教的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是兩千五百年前的一名古印度人。
第二位擺渡者是多倫火葬時出現的藍衣女子。也正是這位藍衣擺渡者,在電影結尾引導多倫走向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有點像宗薩早期的電影《旅行者與魔法師》的結尾)。
如果我們再結合一下宗薩導演的身份——他不僅是一名不丹人,也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一位仁波切。所以,這樣的情節設定其實和《中陰得度經》(也叫《西藏度亡經》,據說榮格視此書為一生的伴侶)産生了一種遙相呼應。正因如此,有人把這部電影視為“現代版的中陰得度經”。
“穿越”意:Crossing在英文的日常表達中其實還有一個意蘊,這也是電影中較難發覺的一個點:穿越。以前流行一種很特殊的影視劇——穿越劇,劇情或多或少涉及到時空穿越的元素。這裡的Crossing和穿越劇裡的“穿越”意義極為相仿。
在電影中,印度裔擺渡者對多倫說,中陰生可以依靠意念穿越時空,不受外在物質諸如牆體的限制。而且,多倫在穿越中能見到種種異象。怎麼來解釋這個現象呢?說實話,如果想用一兩段話來圓滿地解釋,是非常困難的。所以這個時候我必須要引用《大毗婆沙論》(Mahā-vibhāṣā-śāstra)第七十卷的内容,抽絲剝繭,一一說明:
原文: 問:中有微細一切牆壁、山崖、樹等皆不能礙,此彼中有為相礙耶? 有作是說:此彼中有亦不相礙,以極微細相觸身時,不覺知故。
說明:
此段可以解釋為什麼多倫可以穿越牆體等一般物質的障礙,因為中陰生由極微細的“物質”構成,和接觸物體時“不覺知故”,所以能穿行無礙。
原文: 問:神境通力與中有位諸有所行何者為疾? 有作是言:中有行疾。所以者何?經說業力勝神通故。如是說者。神境通力行勢迅速非諸中有。
說明:
此段說明了中陰生的一大特點:行動迅速。
結合中有能穿越一般物質的障礙和行動迅速的特點,所以我們可以很好地解釋為什麼多倫擁有穿越的能力。
原文: 問:中有為能互相見不? 答:能互相見。問:誰能見誰? 有作是說:地獄中有唯見地獄中有,乃至天中有唯見天中有。有餘師說:地獄中有唯見地獄中有,傍生中有見二中有,鬼界中有見三中有,人中有見四中有,天中有見五中有。複有說者:地獄中有見五中有,乃至天中有亦見五中有。
說明:
這段論可以較圓滿地解釋為何多倫在中陰生時可以見到死去多年的母親,離家多年而客死他鄉的同鄉大叔,向他問路的古代信使,因為ta們都處于中陰生中。更重要的是,ta們是“同類”,可以互相看見。這就是毗婆沙中所謂“地獄中有唯見地獄中有,乃至天中有唯見天中有”的原理。
原文: 如是中有有多種名,或名中有,或名揵達縛,或名求有,或名意成……問:何故中有複名意成?答:從意生故。謂諸有情或從意生,或從業生,或從異熟生……諸中有身,從意生故,乘意行故,名為意成。
說明:
此段論述非常重要,說明了中陰生也叫意生,因為它是由意識生起的,由業力生起的,由異熟生起的。這裡得稍微解釋一下業力,因為這是佛教義理中的一個核心概念,也是我們理解電影的支點。業力梵語Karma,詞根為Kar,是“去做”或“去行”的意思。如果要準确地用現代漢語來說明業力,可以說業力是“由意志引導并能産生相應後果的生命活動”。
那麼,什麼又是異熟呢?其梵語為Vipaka,是指果異于因而成熟的果報。《成唯識論述記》卷二中說異熟有三義:(一)異時熟,謂‘因’與‘果’必隔世于異時而熟。(二)變異熟,謂‘果’為‘因’所變異而熟。(三)異類熟,謂‘果’與‘因’為異類,而由‘因’所成熟。
此外,中陰生也叫意成,因為它“乘意行故”。
綜上三段所述,可以解釋為什麼多倫的中陰生之旅有衆多異象出現,因為這和他生前的意識、行為等業力息息相關。或者更深刻地說,中陰生之旅所見種種,皆為自身業力之變現。
“過境處”意:Crossing在英文中也有一個意思:從一國到另一國的過境處。一國指此生,或者說現在世,另一國指彼生,或者說未來世,過境處便是其中的一個Crossing。這個意思和之前讨論的“渡口”的意思很像,但它沒有附帶有擺渡者或者類似的意思。
“交叉點”意:Crossing在英文中還有一個意思:線的交叉點。這個意思和十字路口的意思非常接近,而且也比較好理解。如果我們把輪回視為無數條無始無終的線,那麼生命就是一條線段,生命和生命之間就是線段的交叉點,這正好是中陰生。
我們也可以把點視為非常短的一條線段,也就是說,點也是有長度的。和人生的長度相比,中陰生的長度一般是非常短的。佛教中各派對中陰生的持續時間說法不一,比如說漢傳佛教一般認為中陰生最多可持續七七四十九日,而電影中白衣擺渡者對多倫說他大概有三天的時間。
而電影中對中陰生的比喻也是很有意思的,即白衣擺渡者向主人公多倫解釋他當時處于中陰生的特殊狀态:一隻雞被砍掉腦袋之後,它的身體還能走一小段的距離。
所以,在這裡我想強調的是,宗薩導演以前的作品都有很明顯的佛教元素,甚至像《高山上的世界杯》、《旅行者與魔法師》這樣的電影直接以僧侶為主角。但很有意思的一點是,宗薩導演并沒有在電影中進行常規地宣教、講經、說法,雖然他也曾坦言“電影是現代唐卡”。
但是,《十字路口的豬》和他之前導演的作品非常不一樣,看起來幾乎沒有顯性的佛教元素,實際上是需要放到佛教的世界觀中、需要了解佛教所認為的中陰生的一些基本性質,才能對電影得到比較好的理解。如果隻是把它考慮成一個亡靈飄蕩式的故事,那麼在觀影過程中你可能會産生很多的“莫名其妙”。
綜上,十字路口,渡口,穿越,過境處,交叉點,這些豐富而微妙的意蘊都彙集在Crossing一詞中,意象凝練,立意高遠,實為佳詞。以上,十字路口的多重意蘊論畢。
順帶提一下,處于十字路口的為什麼是一頭豬呢?在醫院搶救室床上躺着的是一頭豬,在靈堂裡躺着的也是這頭豬,被火化的也是這頭豬。
私以為這是宗薩對死亡進行一番藝術化的戲谑,至于豬的形态,可能是多倫豬年生,還是說多倫迷惘颠倒的狀态像一頭豬,按白衣擺渡者所言,這都不重要。豬是自己作自己的,譬如宮崎駿的紅豬,宗薩仁波切的多倫豬。
後記:
由于我對電影的思考并不是很圓滿,對佛教典籍的理解也比較膚淺,所以正文的分析肯定還不夠準确,也不夠全面。如果有人覺得穿鑿附會,我對此也持開放态度。期待諸位的批評!
主要參考文獻:
1.著者不定,玄奘譯,《大毗婆沙論》
2.窺基,《成唯識論述記》
3.王雷泉,《佛教哲學·業力因果論》課件,2015
4.佛學大辭典:https://foxue.bmcx.com
5.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BETA:https://www.cbet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