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的《黑冰》,2007年的《國家形象》,去年的《獵冰》,還有今天的這部《掃毒風暴》,傳言其人物原型都是1996年案發并逃竄至2005年落網号稱中國第一大毒枭的毒枭之首劉招華。
時間軸上來說,雖然1996年就案發,但是劉招華一直沒有落網,他直到2005年才被抓到,直到2009年才被正式宣判,而《黑冰》說是改編自張成功的同名小說,這意味着小說創作的時間還要比2001年更早一些,按我們犯罪刑偵劇的慣性,一個罪犯在被蓋棺定論之前,大概率是不太可能被拍成電視劇的,所以邏輯上來說,王志文飾演的《黑冰》主角郭小鵬原型指向劉招華,是不是有點牽強附會呢。
劉招華被宣判之前,關于他的故事,大概隻能是江湖傳說吧,如果以時間軸來作為邏輯推演的話,《黑冰》的原型是否是劉招華确實存疑。然而從人物的核心背景、經曆等等确實與劉招華有許多相似之處,有部分資料也指出,原著作者張成功曾經采訪過一個涉案金額達30億元的販毒、制毒大案,并在此基礎上創作了《黑冰》的劇本,同時加入了廣東一位化學教授在實驗室制冰毒的細節,郭小鵬的角色設定如高學曆、化學天才、反偵察能力強等與劉招華有高度相似之處,但并非完全複制。
另有一種看法是——《黑冰》本質是“預言式創作”,張成功通過整合當時已破獲的涉毒案件特征,以《廣東省30億元制毒案》和《化學教授制毒案》為底本虛構了郭小鵬這一角色,而劉招華的真實經曆在落網後才被公衆知曉,其與郭小鵬的相似性屬于現實與藝術的巧合和戲劇性交織。
邏輯上的推演,《黑冰》的創作時間一定是比劉招華案的始末公昭于天下的時間更早,所以如果說,《黑冰》裡的郭小鵬的原型就是以劉招華為底本創作的,邏輯上不太可信。但縱觀張成功的創作,他畢業于安徽省政法幹部學校,他早期在公安系統工作,曾是安徽省公安廳《警探》雜志社的編輯,于2004年調入南京軍區電視藝術中心,被授予大校軍銜,現在是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文工團的專業作家和編劇,長期從事公安題材寫作,由此可見他是可以接觸到比公衆更早一步的一些公安線的資料的。綜上,《黑冰》的創作并非完全以劉招華為原型,而是綜合了當時幾個涉毒案件綜合創作的,并且應該也有加入一部江湖傳說裡的劉招華元素,才能在最後實現了所謂的預言式創作。

2007年的《國家形象》印象中我是多少看過的,但是沒有很深的記憶點,不将其列入本文讨論範圍,此處略過。去年的《獵冰》以及今天要寫的《掃毒風暴》,則是明确以劉招華為原型創作的劇集。去年我寫過兩篇《獵冰》相關的文章——《魏瑾的小美像極了愛情的模樣》和《黃宗偉其實是卧底》。
單純從觀感來看,《獵冰》與《掃毒風暴》完全是兩個層級上的作品。《獵冰》是網劇,好多人都說,是張頌文以一己之力扛起了整部劇,而在那個當下,我看《獵冰》時有種很不舒服的感受是,張頌文用力太猛了,所以那部劇看下來,當扛鼎之神都讓你感覺不舒服的時候,整部劇就沒有太多讓你舒服的地方了。

我寫小美像極了愛情的模樣,因為我找不到更能讓我寫得舒服的切入點了;我寫黃宗偉其實是卧底,帶着滿滿的吐槽意味,因為整部劇看下來确實槽點滿滿,甚至連二公主我都有點無力吐槽了,完全不想吐,簡直已經不是槽點而是整個喂馬槽那般以一個整體而存在了。
後期我其實也反思過,張頌文别的戲裡表演其實也同樣很絲滑,為什麼到了《獵冰》裡會顯得那樣用力呢,大概是因為别的劇跟一個好的班子以及一些好的對手一起演戲的時候,大家都能彼此關照所以都不需要太用力就可以完全把角色演繹好,而當你把一個好演員放到一個草台班子裡去,再給他配一群那啥一樣的隊友給他搭戲的時候,他除了極其用力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之外,他還能怎樣,所以他的用力極猛,慢慢地也開始變得可以理解了。

同樣的人物原型,大概的劇情走向,各自的演繹方式,這兩部劇,在我看來仍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層級作品。秦昊的表演方式顯得内斂且充滿張力,就算盧少骅的後段顯得有些張狂甚至忘乎所以,但是整個角色看起來仍舊是自洽且頗值得玩味的。當然,這裡不評論他與張頌文的孰強孰弱,都是頂級的好演員,如果把這個班子給張頌文,指不定他能演成什麼樣呢。
一個演員能在一部劇裡做多少事,可能真的很少。你要跟着劇情走,要完成導演的創作意志,要跟隊友合作配合,大部分的演員所以主導的事,可能就隻有如何演繹好自己的角色而已,并且這個演繹好,不僅要自己感覺好,更重要的還需要導演認可的好,方能成事。而最終呈現給觀衆的,好與不好,更是無法把控了,因為制約它整體水平觀感的因素,太多太多了。
在評價《獵冰》的時候,我其實已經很克制了,我隻是說張頌文用力過猛,其它的我似乎都不怎麼想說了,因為如果那些要去展開了說,可能真的是可以寫一本卧槽筆記了。相對而言,我對這部《掃毒風暴》倒是可能相對比較苛刻些,但是不要緊,它不怕我苛刻,不需要我克制。

昨天晚上看完了全劇,劇情到了最後一段,整個緝毒線所表現出來的,似乎有點無能為力的感覺,抓盧少骅,幾乎全靠林強峰的幾把神經刀,那就很過分了,領導問他,有多少把握,他說——直覺有十成把握,領導又問,不看直覺呢,他說五成。從他主張盧少骅沒死開始,然後追着這條線不放的時候,說好的話是他執着且自信,說不好的話是他偏執而瘋魔。他一個人瘋魔也就算了,一群人跟着他瘋魔,這就不太好了,尤其是公安緝毒線這樣的紀律部隊。
又比如盧少骅被捕的那個房子,死盯着它幹嘛,一旦有懷疑,早就武裝部隊先将周圍幾個街區都封鎖了之後直接殺進去吧,還在外邊守着,邏輯上有硬傷呀,說怕打草驚了蛇,問題是,當時的情況盧少骅幾乎所有的心腹都已經落網了,與外國的黑惡勢力的聯系也完全切斷了,這時個,捕蛇人與蛇已經完全下面對峙了,還談何打草驚蛇呢,那時候已經完全形成了一個甕中捉鼈的态勢了,直接就是一個打蛇随棍上了,直接打七寸了,還怕驚了蛇?
還有一個是庭審的戲,盧少骅在公開庭審上突然否認了所有的罪行,他的主張是自己所制作的并非國家刑法上所規定的冰毒,其化學成分完全不一樣,他制作的隻是殺鼠藥,而不是多冰毒。那一場,将檢控機關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休庭後開會,得出來的結論是詭辯,所以下一場庭審,不再做公開庭審。老段是真敢提,而公檢法倒也真聽,就這樣,神經刀的作用在最後的庭審階段把這場公開審判變成了關門打狗,既然知道你是詭辯,那麼我們就關起門來,直接宣判了。其實我們希望看到的是什麼,是公訴人在庭上直接開怼這種詭辯,用法理正義将之完全打敗,這才是法理的公正,與正義的公正,這樣草草收兵,确實有點爛尾了。
小夥伴說,不知道為什麼,看着看着就塌房了,看着看着就爛尾了,并且塌爛得如此徹底。雖然如此,最終我還是給它評了高分,雖然不喜歡林強峰,但是這部劇,至少比草台班子的《獵冰》強許多,今年至今看的劇,這一部算是比較不錯的一部了。
看完這部劇,又該開始鬧劇荒了。今日立秋,按節氣來說,夏天結束了,秋天就要來了。今年的碩秋,祝願所有的小夥伴們都能有一場豐收吧。
以上,2025-08-07 14:10:37;乙巳蛇年甲申閏六戊申十四,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