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浪潮# 與《蝶變》、《瘋劫》同于79年上映,構成第一波聲勢浩大的“香港新浪潮”,并開啟了80年代流行至今的“寫實警匪片”風潮。同輩作品的弊病在《點》中同樣顯而易見:電視編導出身的新生代導演知悉觀衆對視覺快感的需求,作為新興娛樂産業的一分子賣力地滿足觀衆,如平行開展的六段搜捕工作,其中五組警察均巧合地撞見交歡途中的男女,如此戲劇性地“巧合”非取悅觀衆外并無他用,分散的視點在販賣情色的商品展示後又即刻幹淨利落地收回主角團的遭遇橋段。縱觀“香港新浪潮”電影,作品大多受到單一視點的局限,《投奔怒海》的主角日本記者便是典型例子,但是章國明卻舍棄了體格、道德完美無缺的男性警察沙展——在解救兒子時被喪标一槍擊斃——此時距離影片結束還剩下二十餘分鐘。這也是全片風格的轉變點,沙展死後“警匪(兵賊)”的權力位置發生對調,周sir、阿榮猶如待宰的羔羊踏入獵人喪标布設的陷阱。而喪标的鬥雞眼形象以身體殘疾喻心理變态,未如願考入警局則是誘發其走向犯罪的因素之一,這一人物配方沿用至今,譬如《拆彈專家2》中劉德華飾演的亦正亦邪的前警官。

202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