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之前看到宣傳說距離前任第一部上映已經十年,一時間還有些恍惚,竟然已經過去這麼久了嘛?
提前看點映,電影院裡差不多每10分鐘就有一次集中爆笑,倒還是原來的味道,不過整體看下來這次第4部前任,從探讨關系更向個人感情觀層面延伸,不僅探讨了個體在感情中的不知所措,還将鏡頭對準“婚姻”這個話題。電影裡韓庚飾演的孟雲以及鄭恺飾演的餘飛在面臨婚姻時的不同際遇,也确實和當下年輕人在面對感情時常會遇到的迷茫與無力一摸一樣。
《前任3》已經過去6年,現在聽到《體面》大家都形容它是“戰歌”,而《前任4》給我的第一次記憶猶新就伴随着這首戰歌起。于文文飾演的林佳帶着孩子和韓庚飾演的孟雲釋然的說了最後一句再見,“以前我們沒有走下去,其實也不是誰的錯,我們的人生軌迹已經錯位了,所以才越走越遠”,林佳一直覺得自己欠孟雲一個再見,說完這句話,此時的林佳已經完全放下了,但是孟雲呢?

愛情如此短暫,而遺忘太長。孟雲一直帶着對林佳的這份念想,在《前任4》裡才開始意識到應該要放下了。這一部的主題是婚姻,孟雲也開始了相親路,但其實林佳和孟雲說再見的這場戲,早早的就給到了觀衆鋪墊,孟雲在相親的路上并不會得到一個結果,這是一條他真正正視自己感情的必經之路。
張天愛飾演的小艾是孟雲的第一個相親對象,可能是新手的初來乍到,連朋友都沒得做就草草收場,原因很簡單就是孟雲對待愛情态度的不明不白。 複旦大學教授梁永安将現在的相親分為兩種,一種是高質量相親,名義上是相親,實際上是一種社會交往行為;另外一種是真的抱有這樣的想法,按照一種男女在相親的方式來運轉,然後在一點點向前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隐藏的問題。而孟雲和第二個相親對象的相處則正好将這兩種模式的相親有機的結合了起來。

孟雲最後遇到的相親對象是全片孟雲線的重頭戲,對象是一名律師叫柳柳由金像獎影後劉雅瑟飾演(插個題外話,劉雅瑟整部戲中除了最後都是濕發造型,真的有被A到)他們是餘飛在相親網站通過vip充值後配對成功的,言下之意柳柳和孟雲一樣其實屬于所謂的“成功人士”,柳柳說自己非常喜歡相親,相親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其實這正是梁永安教授說的第一種相親,是成年人的一種社交行為,無形之中在拓寬自己的人際網。

柳柳好像第一眼就喜歡上了孟雲,有意的将這段緣起于相親的關系一點點地推進,但孟雲卻有着當代都市青年不願意踏出自己舒适圈“進不去”新關系的糾結,柳柳很清楚的知道孟雲在踟蹰些什麼,但她依然在一點點的想要推進和孟雲的關系。
不得不說這份對主動權把握的勇氣值得每一位女性朋友學習。
現在越來越多人都像孟雲一樣不敢輕易投入感情。但為什麼大家都變得患得患失、不敢進入親密關系了?過去的感情經曆和傷痛讓人不敢進入親密關系,就像孟雲一直忘不掉林佳,和林佳分手後找的下一任也全是林佳的影子。潛意識裡也産生了不信任和防備的心态。害怕再次受傷,因此選擇保持謹慎。

電影裡孟雲說“都可以一個人做的時候,你就習慣了獨來獨往。”這是一種習慣了的慣性,習慣了一個人就會隻想要呆在自己的舒适區,但人終究是群居動物,終究是渴望愛與被愛的,但進入一段關系前一定要明白自己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這樣才是對彼此雙方都負責任的行為。
三毛在《送你一匹馬》中曾寫到“心之何如,有似萬丈迷津,遙亘千裡,其中并無舟子可渡人,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所知是第一步,後續如何變的更好也隻能靠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