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國産劇實在是太熱鬧了。
前有影劇兩版同步上線的《三大隊》,後有引發滬上狂潮的《繁花》。
每一部都是争議四起,兩極分化。
與此同時,還有另一部真正的“癫”劇。
它敢說第二,絕對沒人敢說第一的程度——
鳴龍不是一個地方,是一個學校的名字。
它的前身,是兩所風馬牛不相及的學校合并而來。
鳴英中學,全市第一重點中學,一本升學率高達98%。
而另一所龍海中學,則是傳說中的混子中學,二本升學率隻有20%,全員吊車尾,在老師看來就是都沒救了的代表。
如此極端的兩所學校合并之後,必然掀起腥風血雨。
鳴英的校長看不上龍海的學生,以成績分班教學,結果也顯然,隻會讓好學生更好,差學生更差。
為了拯救差生,龍海的校長隻好想了個辦法,搬來了救兵,搞了個教學實驗班。
此時此刻,肩負拯救龍海、實現教育公平重任的大功臣,閃亮登場——
拿着一棵将死樹苗的雷鳴(張若昀 飾),就這樣大張旗鼓地走上了演講台。
和其他老師照本宣科的動員方式不同,他一上來,就先搞了一場社會實驗。
讓所有的學生站在跑道上,問了他們一共10個問題,根據問題的答案前進或者後退。
結果驚人地發現,前進的都是鳴英的尖子生,家境優渥,名列前茅,隻需要專注讀書,做好自己,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但排列在最後的,都是家境貧困、需要為生計發愁、無法獨立學習的來自龍海的孩子們。
雷鳴希望從這些排列在最後的孩子們,找到實驗班真正适合的人選。
再次締造新的“立州奇迹”。
巧合的是,制造差生逆襲高考神話的老師雷立州,正好就是雷鳴的父親。
比起複刻父親的成功,雷鳴更希望借用這個噱頭,為實現自我價值添磚加瓦。
正當他為自己的計劃而感到竊喜的時候,卻沒有一個學生把他的社會學實驗當回事,直接就離開了。
開學第一天,沒有學生入座,雷鳴還是堅持成立了“11班”。
雖然被無情嘲笑,但也絕非并無收獲,雷鳴迅速鎖定了幾位非常需要進入“11班”,用高考改變人生的同學。
第一位是李燃。
江湖人稱“龍海喬布斯”,換電池、修手機,改手機,甚至造山寨機,全都不再話下。
無父無母,跟着奶奶在城中村裡的出租屋裡生活。奶奶靠給富人家做保姆為生,為了貼補家用,他隻好做修手機的活兒貼補家用。
但令人驚奇的是,李燃并非所有人眼中那個脾氣暴躁、不思進取的學渣。
他總是能準确地抓住進步100名的規律,成功拿到獎學金。
并且他的物理成績,在其他科全部倒數的情況下,總能拔得頭籌。
他的潛力,需要有伯樂來開發激活。
第二位同學,和李燃的情況有些相似,是一位叫程雨杉的女同學。
父親早逝,母親改嫁,小時候她就随母親,住進了開着棋牌室的後爸的家裡。
不僅忍受着重男輕女的白眼,後爸甚至還在程雨杉的房間裡放了秘密攝像頭。
面對性騷擾,程雨杉極力想擺脫這一切,但由于長年沒有舒适的成長和學習環境,她看不到可以離開的希望。
雖然基礎差、家庭條件差,但程雨杉在數學上有着驚人的實力:
計算得快,平時就把24點當日常消遣來練習對數字的敏感度;
雖然數學試卷裡前面全是空白,但所有學生都望而卻步的最後一道大題,她卻都能做得上來。
雷鳴不願就此放過,眼前的數學天才。
想要成立11班,光靠兩位天才是不夠的,校長下了要求,最少要有五個學生,實驗才能繼續進行。
雷鳴等來了另外三位,計劃外的同學——
原鳴英的學生江晴朗,母親是醫生,家境優渥的富二代。
但他卻一點也不想學習、高考,一心隻想成名,做一個說唱歌手。
平時糊弄考試成績,應付家長,全靠作弊。
不得已來11班的理由,是因為媽媽給他下了軍令狀,如果不迅速提綱成績,零花錢也會永遠停掉,那他就沒有經費可以實現說唱夢想了。
還有一位女同學邊曉曉,也是打着歪腦筋才走進了11班。
農村出身,借宿在城裡姑姑家的邊曉曉,對誰都是一副讨好的模樣。
在家讨好姑姑一家,在學校讨好那些願意跟她玩的同學。
為了不失去“朋友”,她不得已開了校園獵奇直播,想要争得關注和流量。
這幫“朋友”給她出了個馊主意:不如去11班,整蠱一下其他同學,那流量不就蹭蹭上漲了嗎?
為了抓住流量密碼,邊曉曉頭也不回地沖進了11班。
比起以上四位,還有一位同學最為特殊。
複讀多年,有着嚴重口吃障礙、行動遲緩的禹洋。
在家,禹洋無條件聽從媽媽的安排和管教,甚至在學校裡也時刻被媽媽“關心”着。
到了學校、課堂上,因為嚴重的口吃和多年複讀的經曆,禹洋日常被同學嘲笑、甚至霸淩。
他沒有任何反抗的力氣,隻好化壓力為動力,埋頭學習。
隻可惜方法不對,情緒也容易失控,從來都沒有逃脫出學習的地獄之中。
為了擺脫同學的嘲笑,擺脫媽媽的管控,他借用學習之名,成為了11班的一員。
再加上,學校裡有且僅有一位的心理教育老師桑夏,這個充滿噱頭、不被任何人看好的11班,就此成立了。
讓五個成績不超過三百分的頂級差生,考上全國頂級高校青北,别說天方夜譚了,能有膽量說出來,都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但雷鳴,就要把這個笑話,變做現實。
“癫劇”成立第一步,便從實現不可能開始。
立意癫,劇情癫,就連口碑也是高開“癫”走。
開播8.0,目前收官之後狂跌至7.0。
作為一部校園群像戲,《鳴龍少年》熱血、激情、充滿理想,但卻也有着大多數國産劇的緻命通病:要素過多。
雷鳴之所以“癫”,離不開創造“立州神話”的父親。
上課的時候,雷鳴教給11班的同學們,想要成功、想要實現高考逆襲,需要“心懷恨意,才能前程遠大”。
這一切都源于他自己,對于父親的疏忽與壓力而形成的“恨”與“不甘心”,想要通過成功來證明、表現自己。
考上青北也好,成為教輔機構的老師也好,再到創業、成立11班,一切都在期望向父親證明,自己的實力。
而另一條貫穿全劇的關鍵線,在于作為心理老師的桑夏身上。
學生時期的桑夏,叛逆又渾身帶刺。是作為老師的雷立州,給了她新的力量和勇氣去面對社會。
帶着這份力量,她不斷地在一個又一個的課題中,試圖去幫他人解開心結:
比如朝夕相處的雷鳴,比如11班備受原生家庭困擾的孩子們。
比如永遠的年級第一、卻患有嚴重抑郁症的沈耀。
比如最備受關注的性騷擾議題。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故事的推進中找到自己,卻又會突然地由于過于密集的信息量而感到混亂。
像是有些離譜的高考成績,還有臨到高三改革的學習模式,還有老師們花哨又并不實用主義的教學方式。
但我們也必須承認,“癫”的不隻是混亂不通的爽文邏輯,更多的是那些我們試圖去關注的、卻又沒能落實、真正照進現實的議題和現狀。
在急速發展的快餐文化中,能夠看到那麼隻有一丁點的有效探讨,能夠被看見、發現,也已經是進步的一小步。
如果有更多的人,因為“癫”而找到真理與自我,這才是我們更期待看的到國産劇的“好”。
*本文作者: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