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男女,初次約會。
約會地點竟然安排在了女子家中。
原本以為,這不過是一場有些暧昧的邂逅。
吃完晚餐,談天說地,進入閨房。

然而可怕的是,在歡愉之際,竟然還有8雙眼睛在不停注視着……
一邊分析感受,一邊技術助攻。
玩這麼大的嗎?
先别急,這就來聊聊——
關于約會的一切Follemente
導演:保羅·傑諾維塞
編劇:保羅·傑諾維塞 / 伊莎貝拉·阿吉拉爾 / 露西亞·卡拉瑪羅 / 保羅·克斯泰拉 / 弗拉米尼亞·格雷西
主演:愛德華多·萊奧 / 皮拉爾·福格莉亞蒂 / 埃馬努艾拉·法内利 / 瑪麗亞·基娅拉·詹内塔 / 克勞迪亞·潘多爾菲
上映日期: 2025-02-20(意大利)
片長: 97分鐘

這就要從約會的開頭講起。
這是男主皮耶羅,和女主勞拉,第一次私人的見面。
起初是因為一次搭讪,結果勞拉卻把約會地點約在了自己家裡。
這不得不讓人想入非非。

一邊,皮耶羅站在成人用品自動販售機門口,糾結到底該買哪一款。
另一邊,勞拉在家裡踱步,不知道到底該穿什麼樣的衣服最合适。
此刻他們的腦子裡,都分别有四個不同的小人在打架——
第一次就帶這個上門,不太合适吧?
有啥不合适的,是時候票選是買隐形的還是彩色款的比較合理吧。

第一次見面,穿得太激進也不行,太暧昧也不行,更不可以太暴露。
大腦皮層高度提示:不要再想着取悅男人了!

但想歸想,做歸做。
皮耶羅下單了一款揣在口袋裡,勞拉最後還是穿上了短裙絲襪。
在一番事前準備之後,勞拉終于打開家門,和皮耶羅見上了面。
這場顱内大戰,這才剛剛拉開帷幕。

光是“在家裡約會”這件事,二人就周旋了無數個來回。
勞拉主動出擊:你是不是覺得我請你來家裡怪怪的?
皮耶羅裝傻充愣:沒有啊,怎麼會。
但實際上心裡,四個小人都在頻頻點頭。

接着又脫口而出:省的周六訂位了。
再度強調:沒别的意思。
此言一出,有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尴尬。

勞拉也坦言自己為何要約他到家裡:因為我喜歡宅在家。
小人們又開始吵了起來,聽上去不僅像社交障礙,還特别像自閉症。
性感小人讓勞拉語出驚人——
要不要直接躺在餐桌上吃?

女權小人讓勞拉在倒酒的時候感到無語——
我們讀了那麼多女權著作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給男人煮飯燒菜,許諾一個美好未來嗎?

好不容易熬到了吃飯,自然而然生發的對話也讓人緊握拳頭。
當皮耶羅詞窮時,小人們翻箱倒櫃給他找合适的詞語;

而當再度陷入沉默,本該深情對望的浪漫時刻,勞拉卻隻想當場摳個洞跳進去。

打破沉默與尴尬的,是一通突然的電話。
皮耶羅的手機屏幕上,顯現了一個年輕女孩的照片。
勞拉的第六感小人又炸了——
又是個有老婆的,這一看就是她的女兒。

即便裝的再怎麼淡定自若,也無法放過偷聽門外對話的機會。
對話中的皮耶羅,似乎在安慰女兒,不僅充滿耐心,還頗有家長的架勢。
原本不安的心,似乎又找到了合理推進的理由。
戀愛腦小人試圖說服大家:有主的男人最容易撩。
女權小人怒了:你們清醒點吧,他就是個被生活推着走的單身漢!

待到皮耶羅回到餐桌上,親口說出“前妻”之後,戀愛腦小人開心得跳了起來。
原來隻需要簡單的兩個字,所有的情緒就這麼輕易地被牽動着。

皮耶羅也一樣。
時間越來越晚,二人也開始有些暧昧和熟絡之後,突然門鈴響了起來。
勞拉表達了歉意之後就迅速下樓了,這也皮耶羅陷入了糾結中。
理性小人友情提醒:我們該走了,尊嚴高于一切。
感性小人卻産生了好奇,到底是誰按了門鈴,不如去看看吧。
往樓下瞥了一眼,是個男人。

感性小人瞬間上演了一場想象破滅的大戲,不管其他的小人怎麼安慰都沒有用。
隻不過等到勞拉回到家中,同樣的兩個字“前任”,才讓皮耶羅的悲劇心理落了地。
這不是一場普通的約會,是一場八個人的博弈,更是一場鴻門宴。

豆瓣評分7.9,一周口碑榜裡位列TOP4。
由小成本創造出票房奇迹的電影《完美陌生人》原班人馬打造,其中還有不少之前的卡司參演。
時隔9年之後,同樣的小成本,再度創造了截至目前意大利今年的最高票房記錄。

和《完美陌生人》一樣,《約會》的故事和場景十分簡單與集中。
一個房間,一個夜晚,兩個人,一場初次的約會。
所有的故事就如同片名所述,僅僅隻有這一場約會的一切,而已。

但影片卻給這樣看似簡單而又快速的流程,增添了複雜的情趣:
男女主人公的腦子裡,分别有不同的八個小人。
他們分别占據了各自不同的功能與取向,根據約會之間發生的意外,不停地掀起情緒上的波瀾,和激烈的感受沖突。
這就像是真人版的《頭腦特工隊》,把成年人更加複雜的情感流動,通過不同的人格來呈現表達。

在現在這個約會已然成為快餐式消費的時代,能夠把所有的目光集中于一次約會中的情緒波動,實際上更是久違的、奢侈的細膩與複雜。
大多數的電影裡談及約會場景,無非是關系過渡的某個片段,最多不會超過幾場戲。
我們看不到約會雙方在交流之下的風起雲湧,也很難将他們腦中的所思所想影像化。
而《約會》卻巧妙利用了八個小人的方式,把他們對于人際關系中,所有的掙紮、糾結、猶豫、激進全都表現了出來。

全片中最驚豔的一幕,便是開頭提及的,多達八個人圍觀的激情一刻。
沒有任何全裸鏡頭,但二人卻像全裸一般,把自己所有的小心思都攤開在銀幕之上。
皮耶羅主動詢問勞拉喜歡什麼姿勢,勞拉激動之餘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然而皮耶羅的小人們卻一個都沒聽懂。

其實勞拉的小人們也發現了,對方應該沒有理解,無語的白眼已經翻上了天。
更讓人沒想到是,皮耶羅的激情一刻草草結束了。
進度快得讓小人們極其無語。

為了别太掃興,皮耶羅的小人們馬上出謀劃策:起碼照顧一下人家的節奏吧!
正當勞拉小人們火氣攻心時,驚喜這就來了……
一邊是勞拉小人們興奮地享受,在平衡木上專注地體驗快樂的時刻;

另一邊則是皮耶羅小人們用力過猛,差點過度換氣的狼狽模樣。

明明沒有任何大尺度鏡頭,卻比任何直接的激情戲要讓人愉悅、享受。
這樣的表達方式,正是《約會》獨有的魅力。
它并不像《完美陌生人》那樣重情節、重邏輯,而是一個輕巧的、更加重情緒的小片。

在人際交往中,情緒總是很重要,卻又往往會被忽略。
總有人會被指責“想太多”,但親密關系之間,又怎能輕易地将情緒摘開不理呢?
或許你我的心中,也暗藏着四個性格迥異的小人。
不用再過多責怪自己,即便有情緒也無妨,即便糾結也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