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裡詩書
如若《陽光姐妹淘》在最初便是這樣一出鬧劇,那它不能在韓國電影中留下如此濃墨重彩的一筆。包貝爾對這樣一部現象級韓國電影的本土化改編,縱然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劇情的主線框架,但從過猶不及的情緒,到自以為是的包袱,再到欠缺時代内涵的年代追溯,都使電影變得畫虎不成反類犬。
真摯動人的友情是韓版《陽光姐妹淘》,跨越語言地域最為打動人心的所在,而想要嫁接重塑這樣的情感,那麼這部改編電影最為關鍵的要素便是導演對兩個不同時代,十幾個人物角色娴熟的駕馭力。從成片來看,縱然包貝爾手拿原作成片,盡力臨摹複制,也加入了一些本 土化的元素,但電影仍舊沒能重塑一如原片中那純粹質樸的人物群像,而那群在原版裡曾一起瘋鬧的最佳損友,也在缺陷了細膩的人物刻畫後變成了觀感生硬,情感做作的塑料姐妹花。
新版《陽光姐妹淘》一個最為明顯的問題,便是作為導演,包貝爾在駕馭這種群像電影的能力上是欠缺的,即便是對照前作,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去用細節鋪墊人物之間的情感遞增,這直接導緻的後果便是原作中那些本用來突顯姐妹情深的橋段,變得虛假生硬,這就例如一起打架在原作裡既是一個高潮看點,也促進着女孩們彼此間的友情,但在新版裡,她們的打架則變得尤為虛假刻意,同樣的一個橋段,包貝爾與與原作導演姜炯哲便以能盡顯雲泥之别。
這種生硬,并不僅僅隻是體現在角色塑造上,更體現在電影的方方面面,這就同樣例如在時代背景上,電影生怕别人區别不了這是一部已經嫁接到本土的改編電影,在過去的時代裡拼命的堆砌各種中國的懷舊時代元素,還濫用黃色濾鏡來達到自以為的懷舊效果,但這種胡亂刻意的堆砌真是觀衆想要的嗎?時代元素的體現更應該是一種融入到主人公生活細節上的方方面面,讓人在不經意間重溫于過往的記憶中, 産生時代共鳴,而這樣濫用時代元素一股腦的堆砌,适得其反。
在這樣一種生硬造作的觀感中,不合時宜的搞笑成為了對原作經典的緻命一擊。縱觀全片作為導演的包貝爾想為這部電影融入更多的笑點, 使電影在某種程度上也能留下他自己的印記,但正如同他在《胖子行動隊》中的失利,包貝爾仍舊沒有能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其實并不善于去制造包袱,在《陽光姐妹淘》中雖然沒有多少讓人生理不适的笑點,但依靠裝傻充愣所抖出的包袱,哪裡還有一星半點的青春正好?又從何得見姐妹之間美好的情誼?其隻給人帶來了如坐針氈的尴尬。
誰都曾有過自己的青春年華,展現閨蜜友情的方式也不隻有一種,屬于中國自己的《陽光姐妹淘》其實完全可以隻是借鑒原作的主體框架, 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故事,又何必執意去照葫蘆畫瓢?借不來的陽光姐妹背後,還是創作者自身的貧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