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璀璨的戛納電影節終于落下了帷幕,本屆戛納被無數影評人稱為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大年”。15次入圍戛納的雙金棕榈俱樂部成員——肯·洛奇、土耳其的國寶級導演——努裡·比格·錫蘭、當代日本乃至整個東亞電影的重要旗手——是枝裕和......堪稱神仙打架。同樣令各位影迷與觀衆感到熟悉和期待的,還有新德國電影四大主将之一的維姆·文德斯。
... 今年他攜新作《完美的日子》入圍主競賽單元,該片的男主演役所廣司還摘得了影帝的桂冠。文德斯的創作早年以開創了“歐洲公路片”而聞名,除了著名的“公路三部曲”:《愛麗絲城市漫遊記》、《錯誤的舉動》和《公路之王》外,文德斯的影片始終彌漫着波德萊爾口中“閑逛者”的漫遊氛圍,并将“追尋”的母體一以貫之,最終實現“救贖”。我們今天要聊的影片同樣是出自于文德斯的一部“救贖之旅”。讓我們在著名紀實攝影大師薩爾加多與歐洲藝術電影先鋒文德斯二人雙重的“閑逛”的鏡頭下。去“追尋”人類生存意義的永恒母題——地球之鹽
Le sel de la Terre
導演:維姆·文德斯/朱利安·諾裡貝羅·薩爾加多
編劇:維姆·文德斯/朱利安·諾裡貝羅·薩爾加多/戴維·羅西爾/Camille Delafon
主演: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維姆·文德斯/朱利安·諾裡貝羅·薩爾加多/Lélia Wanick Salgado
類型:紀錄片/傳記
制片國家/地區:法國 / 意大利 / 巴西
語言:法語 / 英語 / 葡萄牙語
上映日期:2014-10-15(法國)
片長:110分鐘
又名:薩爾加多的凝視(台) / 大地之鹽 / 地上的鹽 / The Salt of the Earth
... 20 世紀 80 年代的導演文德斯在一次展覽中無意被一張講述巴西金礦的黑白照片所吸引。
... 這也是電影《地球之鹽》的開篇。數萬名淘金者在巴西帕拉達高原深不見底的坑洞中,背着一袋袋沉重的沙袋,臉上早已看不清五官,隻有在黑暗中更為暗淡的沙土;無數的身軀掩蓋了整個礦坑的斷裂面,密密麻麻,好似一個煉獄,畫面令人窒息和焦灼。這些便是攝影師薩爾加多在一次返鄉途中偶遇的景象。
... 作為一部關于攝影師的紀錄片,《地球之鹽》記錄了攝影師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在影像中尋找精神上的烏托邦,完成心靈救贖的曆程。正像影片副标題所暗示的——“與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同行”——文德斯充分傳達了他作為同路人對攝影家的認同與敬意。影片對薩爾加多作品的呈現并非采取時間順序,而是通過對觀衆造成的情感震顫的程度作為線索,層層遞進。
... 《勞動者》,是薩爾加多奔走于地球上仍存在着體力勞動的各個角落進行攝影采訪。烏克蘭的鋼鐵廠、古巴的甘蔗田、盧旺達的茶園、玻利維亞的錫礦、印度的煤礦、巴西的金礦、中國的自行車廠......記錄下了這些支撐起世界工業革命軸線的手工勞動者如蝼蟻般的渺小與無力。
... 在展示出現代文明殘酷的背面的同時,薩爾加多通過自己經濟學的視角與攝影師的目光使這些圖像擺脫了宣揚悲慘世界的他者目光,而是通過自己同為發展中國家的立場,重新給予了勞動者應有的關注與尊嚴。觀者的眼中是時代飛速發展後的餘音,是手工勞動迅速消亡的挽歌。
... 借用研究者納伊爾(Parvati Nair)的表達,這些巴西藝術家給世界藝術場域帶來了“巴西視野”。在薩爾加多拍攝墨西哥、盧旺達、剛果、西伯利亞的照片中,往往包含着幾乎要沖破畫框的一望無際的天際線和舒展無垠的土地。這不應僅理解成一種美學趣味,其中還蘊含着藝術家試圖沖破原子化的社會個體與藝術品之間,鑒藏賞玩之局促空間的追求。
... 盧旺達難民營。坦桑尼亞,貝納科,1994 年在《薩爾加多傳》中,他曾這樣自述道:“面對我的拍攝對象時,我總是讓他們在自己的環境中自然行動。我從來不會要求他們擺姿勢,他們也認可這種默契,在他們的默許下,我為他們拍照。沒有哪一張照片僅靠自身的力量,就可以改變世界上的貧困。然而,我的圖片結合文字、電影以及人道主義和環境組織的努力,成為譴責暴力、排斥、生态問題的更廣泛運動的一部分。這些信息幫助那些看到事實真相的人們提高改變人類命運的能力。”
... 難民在等待發放食物 馬裡,貢達,1985 年緊接着是科威特油田大火的濃煙,是海灣戰争的遺傷。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争即将結束。伊拉克軍隊撤出科威特,薩達姆下令點燃科威特油井,滾滾濃煙,遮天蔽日,而此時的大地就像是一塊燒紅的鐵闆。來自世界各地的消防員,彙集在科威特,奔向700多座熊熊燃燒的油井。
... 那些年裡,他總是奔赴在最黑暗的地方,面對屍體、殺戮、逃難的黑白定格,目睹人類的互相殘殺與自我毀滅,逐漸感受到人性之醜。一天裡目睹數以千計的人遭遇同類的暴行喪生,那是他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光,“世間有一種野獸恐怖至極,那就是我們:人類”。
...
... 下決心暫别攝影的薩爾加多同妻子回到了家鄉艾莫雷斯,但是曾經枝繁葉茂的夢幻家園如今卻以物是人非。大量樹木遭到砍伐,森林面積驟減至原始的10%。
... 2003年,在薩爾加多和妻子共同努力下,森林再次繁盛重拾相機的薩爾加多被自然所感染,他發現了這個破敗的地球的還尚存一絲未被現代文明浸染的事物,冰川、峽谷、原始部落。于是他開始創作這部獻給地球的情書——《創世紀》(Génesis)。
... 為了拍攝《創世紀》中的作品,67 歲的薩爾加多曾整夜匍匐在潘塔納爾濕地,僅僅為了捕捉鳄魚頭伸出水面的刹那;
... 涅涅茨牧民和他們的馴鹿,西伯利亞北部亞馬爾半島,俄羅斯,西伯利亞北部常年積雪,雪橇成為聊天他們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2011年亦或步行 850 公裡橫穿埃塞俄比亞山區,拍攝不為人知的穆爾斯人和蘇爾瑪人部族。
... 《創世紀》封面作品布魯克斯山脈東部地區,美國阿拉斯加,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薩爾加多用鏡頭記錄地球上的原始狀态的浩瀚面貌,探讨人與星球之間種種因果尋律,無處不流露着對地球上生命的敬畏。在攝影中,薩爾加多走向了虛無,也最終走向了自我救贖,在現代文明之外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烏托邦。
... 蘇珊·桑塔格在《關于他人的痛苦》一書中曾指出,薩爾加多那些拍攝人們遷徙的照片,“把苦難放大,把苦難全球化,也許能刺激人們感到有必要更多關心,但也會使他們覺得苦難和不幸實在太無邊無際,太難以消除,太龐大,根本無法以任何地方性的政治幹預來改變。”但是在文德斯影片中,我們看到了他對桑塔格冷峻理性的一次颠覆,對這位紀實攝影大師由衷的肯定與敬意。
... 在每一位紀實主義攝影師都會面臨的兩難之中,薩爾加多說,“人是美的,人的尊嚴是不可蹂躏的。這些苦難的人并不醜陋。我以尊敬的心情審視被攝人物。”
... 我們永遠都無法忽視影像的力量,正如薩爾瓦多所言,攝影是一種最有力量的語言,因為它無須翻譯,世界任何地方的人都能讀懂它。
*本文作者:淺淺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今年最強驚悚黑馬來了,完完全全猜不到結局! 2025年暑期檔有一部恐怖/驚悚片或成最大黑馬,剛上映就口碑炸裂,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7%,可能是近十年最高分的恐怖驚悚片之一。600萬美元的提前夜票房(Early Access Box Office),也讓它成為2025年提前場成績 ...
近20年最高分,這部新出的神作太玄了……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元節了。今年的中元節非常特殊,各種buff疊滿:雙蛇年、血月、月全食……值此難得一遇的特殊節日,必須給大家推薦一部十分罕見的恐怖神作。豆瓣超過一萬兩千人打分,評分8.4。超越大名鼎鼎的《午夜兇鈴》和《咒怨》,創下 ...
今年第一華語爽片,原版竟然更加驚豔 今年第一華語爽片,當屬《捕風追影》。這部影片講述天才盜匪與警察的鬥智鬥勇,成龍、梁家輝等人在片中貢獻了精彩的打戲,讓人看得酣暢淋漓。或許還有一些觀衆不知道,這部電影改編自18年前的一部經典港片。而在《捕風追影》之前,這部經典港片還曾 ...
爆笑又刺激,火了37年的神級IP,一回歸就吊打全場 在各類風格的喜劇片中,無厘頭喜劇絕對是最特别的存在,論爆笑程度應該沒有對手。周星馳的無厘頭搞笑風格,至今依然無人能及。遺憾的是近年來這種喜劇風格逐漸沒落,就連星爺的新作也差強人意。不過,近期上映的一部無厘頭喜劇意外地口碑大爆,讓這一 ...
全員惡魔!這大膽新片,比電影還瘆人一百倍 平常的午後,14歲的少年走在放學的路上。偶然間,碰到了一位正在抽煙的巡警。巡警叫住了他,要檢查翻看他的包。突然巡警掏出了包裡的面包,絲毫不聽少年的辯解,開始用棍子使勁暴打。甚至直接扒掉了少年的褲子,用打火器就在下體上烙。無奈之下,少 ...
相關文章(Related Articles)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