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凱恩》真的是是一部偉大的作品,請原諒我也和普通人一樣來稱贊這部影片。不同于以往常規叙述方式,而采取六段閃回的方式來講述凱恩的一生,片中大量運用景深鏡頭及超低機位的長鏡頭拍攝将不同時期的凱恩的性格從最開始的真誠直到變得愈發自大、自私表現的淋漓盡緻,結合攝影畫面中光影的表現及構圖的絕妙,随着攝影機的搖移推拉的電影視聽語言使得他成為課本上的必選影片。

景深鏡頭
電影的轉場及其精妙,疊化與穿越,也要早于奧胖的蒙太奇,就劇情而言,片頭紀錄片式的視角描述了總結了凱恩的一生,隻留下去“rosebud”。

而随着記者的深入調查(六段閃回)中漸漸浮現出凱恩的一生,被迫離開父母,母親委托人将其撫養并支配着巨額财富,與當時美國總統侄女結婚,年輕時的凱恩意氣風發,接受報社。

而後轉向整治,發表着慷慨激昂卻從未想過如何實現的演講,世界在他的眼睛仿佛一個玩具,當然也包括蘇珊他的第二任妻子,那個被他當成木偶式的女人,不斷地在實在不咋地的歌聲中替他繼續他作為美國政客的美夢。

然而這一切随着蘇珊的反抗最終還是消滅了,李蘭德,那個最了解他的人也離他而去,一切都得到了,一切又都失去了,隻剩下城堡與抵得上幾十個博物館的收藏。

凱恩的不幸來自于他童年的失去和一生都未曾得到的愛。無從得到,當然也不必談付出,因為根本不懂得如何愛人和被愛,這是精神分析的領域,本片是1941年拍攝的顯然要早于希區柯克在影片中的精神分析的應用。
凱恩曾說他這輩子都是美國人,但他對人的操控與自私自大無疑不是對美國社會中資本與人民的對照,他說“蘇珊是美國民衆的橫截面”,是的從兩次蘇珊的呐喊'第一次是上一任婚姻中戀情被對手發現,進而導緻選舉失敗中,“那我呢”的哭喊。

另一次是她終于不堪忍受提線木偶般的生活的哭喊,凱恩與蘇珊的正反打鏡頭中仍然采取凱恩的超低機位拍攝,無一不是凸顯出民衆的無力。當然也是經典的美國夢的寫照,據說是以當時報業大亨赫斯特作為藍本,當時他本人還要求買下版權禁至發出,最終還是上映了。

影片的大膽之處在于天花闆,在之後的電影中也極少看到内景中的天花闆與長鏡頭中低機位景深鏡頭的結合,奧遜威爾斯是當之無愧的開創者。

有意思的鏡頭當李蘭德對凱恩說要手稿時看下你鏡頭時在說的話;仿佛是在對觀衆說,看吧看凱恩的一生;

被很多電影包括《盜夢空間》中巴黎街頭正對兩個鏡子的畫面,當凱恩走進鏡像裡,仿佛是在走入内心無盡的深淵,都是太經典的鏡頭。

以及電影結束後舞台劇式的人物返場,這部劇有太多值得剖析的視聽語言與技術層面上,攝影機機位、運動,畫面構圖,對人物性格,關系的凸顯,值得多次拉片。

那到底什麼是“rosebud”,在影片的最後小山式的收藏品中,那個管家口中價格2美元的壁爐,那是母親的遺物,其中還有母親與年少時凱恩的照片,以及旁邊的,被扔進火爐中的那個滑闆,凱恩被迫離開母親前往新生活的雪橇,上面赫然印着“rosebud”,那是他愛的雪橇的名字。

《公民凱恩》無疑是一個經典的美國夢的展現,凱恩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同時又失去了。似乎也在告訴我們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擁有。而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又能真正抓住什麼?人們從未真正了解凱恩,我們又如何被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