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莫娣就想到了餘秀華老師,同是一副踉踉跄跄的樣子,但确走出了不一樣的生活,收獲了真正的“love”。“即使命運對我不公,我仍以全部的熱情去回報她。”這是莫娣·劉易斯說的。事實上她也是如此的給予生命的反饋。

當父母離世,私自變賣房産的哥哥找莫娣時,她知道她已經無家可歸了。來不甘心當一個廢人的莫娣開始求職,擁有了第一份工作,确是在一個乖吝、暴躁的男人家裡幹活。

兩個多時長的電影,描寫的很細緻。從家變得整潔;埃弗雷特對莫娣的态度變化也從起初的大男子主義到可以理解莫娣,願意去聽她說;願意去觸碰她,表現的都很細緻。

第一次真正的的觸碰是短暫的,埃弗雷特并沒有邁過心中的門檻,那個裡面隻有張狂卻又孤獨的自己,那既是抗拒,又是希望。
但莫娣她甚至人的孤獨與寂寞,她的一舉一動會讓你覺得很真實,真誠的真實,她所有想表現的一切記憶都在她的畫作中。畫作的色彩以及承載物也逐漸變得多樣。同時她又是冷靜的,她心裡很感激,姑媽伊達對她的“保護”,雖然那是以犧牲母女的情分為前提的,但那對莫娣來說是最大的保護。孩子也并沒有被活埋,而是健康的存在于另一個家庭中。
而莫娣是渴望成為别人妻子的。“We live together, we lay down together ,why not get married?”或許這是種自我證明,像姑媽、向弟弟去證明自己,可以照顧好自己甚至打理好和丈夫的生活。

而終于在與埃弗雷的相處下,那顆曾經冰冷暴虐的人,在被莫娣溫暖着,融化着,他給了莫娣一個家庭,她夢寐以求的家庭。

最讓我覺得羨慕的是她們緊緊相擁的夜晚,電影中最溫情的場面,象征着束縛的鞋子被脫掉,莫娣光着腳踩在埃弗的腳上,這也是一種保護,來自于丈夫的安全感。
“ We're like a pair of...odd socks.
And I'm the stretched-out, misshapen one.
- The one with lots of holes.
- No.
Yeah. Crusty and gray.
- No. - Mm-hmm.
And I'm the plain, white cotton sock.
- Yeah. - No.
- Mm-hmm. - You'd be royal blue.
Canary yellow.”

如果你願意,你會發現,我所有的乖吝、暴躁、冷漠不過是我的保護色,而如果是你,你終會看見我,我相信。

當埃弗雷特終于明白了莫娣的不易以及她對生活的堅持,莫娣也終于因為強烈的關節炎疼痛以及肺病的折磨再也拿不起畫筆。可她還是隐瞞了,埃弗雷特似乎很懊悔為什麼他沒有早點看出她的不健康,以至于拖到現在。也懊悔自己為什麼一直覺得莫娣是不完美的。

“ I was loved .Ev”莫娣帶着這句話走了,留給埃弗雷特一屋的畫作,那些曾經是她腦海中對世界的想像的記憶,現在全部屬于了埃弗雷特,也包括她自己。

埃弗雷特最終也沒有聽莫娣的再養幾隻狗,或許這也是他想說的“ The whole life already from the right there.”他的一生曾有過莫娣以及這屬于他們的記憶足矣。
我們的一生到底要選擇什麼樣的愛人?又有什麼人能真正走入我們的内心呢?
電影中自然景物畫面讓我們的身心得以釋放,而對多色彩的運用無論是人物的穿搭還是生活場景的配色都讓我們更真實的貼近人物的心理狀态。而莫娣的作品,那裡永遠是熱情的、多彩的、幸福的世界。

下面是莫娣的畫作欣賞,這可是總統也要買的畫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