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言曼氏此片是“自身弊病集大成”之作——節奏拖沓、事無巨細且情感先行。殊不知曼氏對這部作品還是抱有好感。以往都是别人直徑曼,此番則是曼老緻敬他人。曼懷着對于《邁阿密風雲》系列劇集的憧憬之情炮制這部追懷之作,相比于受觀衆器重的類型大作此片則應算是曼的《羅馬風情畫》。如若懷有《借刀殺人》《盜火線》的觀看标準顯然此片不及水準,但從一開始曼就沒有打算制作一部完全面向觀衆的作品。鞏俐和法瑞爾跳出叙事的激情橋段是曼對于弗羅裡達南部韻味的抒情式描繪,誠然,曼對于鏡頭無比珍惜(或許是他有習慣自己掌機的緣故)這也導緻了其許多作品時常溢出。但對于功成名就後的這一部“邁阿密往事”,邁克爾·曼的創作心态和個人偏好,都能成為有關這部電影所謂“老套瑕疵、冗長乏力”的批評的解釋和回應。回看1984年同名劇集,6分出頭的評價也是岌岌可危的。
弗州風情畫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八十年代晚期文化意識,兼論改革年代的大小混混 中國藝術史課程映中急就。寫罷,片未完。此片作為王朔年(1988)的組成部分,側寫八十年代晚期(1986-1989)的文化意識。某種意義上,王朔作品是“躲避崇高”運動的先聲,這一運動由王蒙等幾人借由92“人文精神論戰”推向高潮,在後啟 ...
八十年代的晚期風格與大小混混
中國藝術史課程映中急就。寫罷,片未完。此片作為王朔年(1988)的組成部分,側寫八十年代晚期(1986-1989)的文化意識。某種意義上,王朔作品是“躲避崇高”運動的先聲,這一運動由王蒙等幾人借由92“人文精神論戰”推向高潮,在後啟 ...
關于《姥姥的外孫》的讨論,錄音整理
這類影片直指的社會困境顯而易見——養老,或老年人問題。《姥姥的外孫》顯示出一種情境:兩種繼承倫理之争:倫理繼承和責任制繼承。實際上是繼承權問題。古代中國沒有這個繼承問題,嫡長繼承。五四以來逐漸有了這個問題,因為這樣一種繼承制度不被認 ...
在懷爾德那,沒有上帝 懷爾德會教會你,什麼叫高級劇作。在《艾瑪姑娘》裡,傑克·萊蒙是一個正直到滑稽的巡警,進入酒吧摘下帽子與酒保攀談,卻不知道後面的混混主動地給他的帽子“上供”。這是一出諷刺劇。那麼,在懷爾德的這一出裡,帽子裡的錢一定不會當場就掉出來,而 ...
大蕭條時空的另類劉别謙 劉别謙有時也會點無厘頭,比如兩人互偷一段,馬歇爾居然拿走了利亞姆·霍普金斯的絲襪…特寫鐘表,白天轉夜,美男與夫人床姊低語,職業大賊對于風流寡婦的攻略徹底告成,“卡薩諾瓦”由此登堂入室。看來劉别謙筆觸的精華有二,其一,語法上聲畫分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