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故事,大概是想着涵蓋時代變遷的軌迹的吧。
詠梅的身上,有着濃厚的時代印記,一般的00後,幾乎看不懂其中的邏輯。
然而,那樣的時代,确實是真實存在過,而且存在得天經地義。
其實一句話可以概括詠梅的一生——她的老爸斷送了她的前程,她自己斷送了她的一生。
可能,在無數個夜裡,詠梅會想,如果當時她的老爸讓她考了大學,未來的人生,必然是不一樣的。
或許,在無數個夜裡,詠梅也會想,如果當初她聽了老爸的,沒選姜武,未來的人生,必然也是不一樣的。
隻是,人生沒有如果,沒有辦法reload。
姜武,這個角色,塑造的讓人感覺不是真的。
天底下,真的有這樣的大老爺們,能跟自己家媳婦兒“親兄弟明算賬”到一個高壓鍋也得五五分,能下雨天自己打個傘讓雙手拎着菜的媳婦兒淋雨?
所以,這個人物,大概是“濃縮版”,濃縮了大部分“不成器”的男人在家擺譜的生态。
但是,這個人物身上,沒有高階層的“毛病”,比如在外頭養個小三兒,活着來個大寶劍什麼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對“沒用的男人”的一種肆意損毀。
畢竟,姜武唯一幹的有點“層次”的事兒,無非就是到主任家幫忙澆花,比祁廳長的鋤地,實在差太遠。
所以,單獨把姜武當做一個啥事不做的大老爺們,這個完全不合理。
這世上,大概不會有這麼個“集大成者”能在一個“小家”裡頭“平穩着陸”,但是,如果你把姜武放大了看,所有的作為,就一點也不稀奇了。
他讓你熬魚湯,你非得做紅燒,怎麼的,領導的話不好使是吧。
故事背景也交待了,姜武,好歹也是個“國家戶口”,也是個體制内的幹部,平時在單位,耳濡目染的就是這些,帶到家裡來有什麼問題呢。
等到孫子出生了,詠梅用了尿不濕,姜武說,還得是尿布。
尿布還是尿不濕,這并不是主要問題,主要問題是你懶,就是怕洗尿布。
這個問題,換個說法。
讓你消費你說沒錢,讓你生娃你說沒錢,歸根結底還不是你懶?
姜武代表的“階層”,一向是這麼說話的呀,你沒覺得有什麼問題,為什麼姜武說的時候,就覺得很多問題呢。
詠梅終于拿到駕照,準備“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結果,女兒失業了。
相對于孩子心情不好,詠梅的心情不好又算得上什麼呢?
以前,女兒總是堅定的站在自己這一邊的,現在,女兒需要支持,詠梅還能怎麼辦?
現在的雞湯文學裡頭,總是一個勁的告訴我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别等。
如果等,永遠有事。
是的,生活就是這樣,永遠有事兒。
說等到退休吧,退休都延遲了。
想做就做,以後不活。
雞湯告訴了我們前半句,後半句不會說,因為有毒。
但是,你這麼說,就有點胡攪蠻纏的意思了啊。
姜武,可是個“明事理”的人。
好吧,說說詠梅吧。
故事裡頭的的主角。
一開始,詠梅就想着去同學會,為什麼如此堅持呢,其實故事也有交待。
當年,她們都是躊躇滿志的想着一起考大學,一起活出自己的人生。
可惜,這樣的憧憬,被詠梅的老爸野蠻折斷。
這是人生的轉折點。
按照常理,如今已經是“環衛工人”的詠梅,對這樣的“同學會”應該是沒有那麼大的執念的。
在這一點上,姜武其實是人間清醒。
但,詠梅就是願意去。
或許,那是一段自己無法介懷的青春。
在姜武那落不到好,在自己弟弟面前,更落不到好。
話說,讨薪讨到這個份兒上,也是完全脫離了實際。
故事裡頭三代女性,也是時代的印迹。
詠梅,已經學會了反駁。
而詠梅的老媽,“從來沒有意見”。
丈母娘要買車,和弟弟撕破臉皮也沒要到全款,女兒獎勵十分鐘,女婿就乖乖掏錢,然後掏空身體。
而作為現代女性的榜樣,女兒其實也不差。
作為帶娃老媽重新出山,找不找到工是一回事兒,但搞歧視又是另一回事兒。
不過,這樣的現代問題,不是怼兩句就解決問題的。
人家,比你更懂勞動法。
其實,詠梅的狀況,新時代的女兒是勸過很多次離的。
但是,為什麼不離?
詠梅說了,離婚後,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
現實的問題,同時也是個法盲的問題。
在曾經的時代,大多數女性确實會因為經濟問題,選擇了“忍一輩子”。
那麼,問題來了。
如果是因為經濟問題(故事裡頭,詠梅也确實沒錢),那麼,後來的“出去看看”。到底是什麼在支撐呢?
這後續的日子,詠梅究竟是如何潇灑的呢?
這個問題,圓不下去了。
所以,編劇隻能硬着頭皮往下編。
哎,在家有時間有場所做的辣椒醬賣不出去,到了開車旅遊,竟然賣出去了,也不知道詠梅是在哪兒做的。
這個……好像也不太靠譜是吧。
所以,最後詠梅的收入,就是靠直播,不僅可以還車貸,還可以維持車輛養護、過路費、油費,甚至,可以高調參加同學會。
為了讓詠梅活得潇灑,女兒和女婿都讓步了,女兒到底有沒有丢工作沒說,但女婿是主動調崗,幫忙回家帶娃了。
基本是肉眼可見的經濟下滑。
或許,來一版毒雞湯怎麼樣?
故事最後真實大媽已然在線,而且表示身體倍棒,沒有“病神”,那麼,就在這個基礎上稍微演繹一下吧:
有一天,詠梅開着車,開到一半,車出故障了,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為了渲染氣氛,天氣也是下起了瓢潑大雨,不是喜歡開山路麼,因為大雨,山洪爆發,車子被泥石流卷走了,不過還好,詠梅揀了條命。
輾轉回到家,女兒因為帶娃,抑郁了,和老公的婚姻走到了盡頭,由于有病更加沒有收入來源,孩子的撫養權歸了男方。
姜武,繼續過着拿退休金釣魚的日子,對母女倆的評價,依然是一個字——懶。
好了,舒坦了,這就是“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代價。
真實世界裡頭的大媽,但凡有一點經濟壓力,都不會活得如此潇灑。
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勁的“鼓勵(誘導)”大家使勁消費。
沒錢?貸款啊,你看,連詠梅都貸款了,還等什麼呢。
最後,用馬蘇的一句話進行總結。
不就是給孫子當牛做馬麼,誰家孫子不是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