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顔 破土而出,長成參天大樹
每個人心中都有兩個自己,一個安于現狀,一個拼命反抗。
《楚門的世界》一開始,主人公楚門就對着鏡子講述兩個登山者的故事。一個登山者要死了,他讓同伴把自己吃掉,繼續登山。
這是楚門内心世界的兩個自己,也是我們心中的兩個自己。一個已經死了,一個還在活着。究竟是哪一個自己死去了,又是哪一個自己還活着呢?
《楚門的世界》講述楚門自出生到30歲,一直生活在桃花島這個巨大的攝影棚裡。他的生活24小時360度曝光在全球觀衆面前。他是這場真人秀的主角,卻對此一無所知。

直到一天,天空掉下标有天狼星的影棚燈。它就像一顆隕石墜落大海,給平靜的生活掀起驚濤駭浪。
從此,楚門心中那個安于現狀的自我死去,拼命反抗的自我開始覺醒。
01 愛,是無所畏懼,也是勇往直前
楚門卡着直播時間點出生,在六個嬰兒中脫穎而出,被電影公司收養,成為真人秀主角。不知道這是他幸運的開始,還是不幸的輪回。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楚門在被安排的人生裡,健康長大,娶了梅麗爾,成為了一名保險推銷員。除了父親在一次航海中意外落水失蹤,他的人生和大多數普通人并沒有什麼不同。
每天早晨,楚門帶着笑容和鄰居打招呼“如果我再也看不見你,祝你早午晚均安”。然後,他路過特定的報刊,買着固定的報紙和雜志。
再然後,他會遇上喜歡把他按在廣告牆的雙胞胎客戶。最後,開始他每天周而複始的工作和生活。
每個男人一生都會有這樣兩個女人,一個是窗前的明月光,一個是心口的朱砂痣。楚門與明月光結了婚,心裡卻一直惦念朱砂痣。
每天,他在咳嗽的掩飾下,去搜尋記憶中的朱砂痣,然後撕下來雜志圖片拼湊成施維亞的模樣。
三毛曾說:“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栖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斐濟就是楚門的夢想,那裡有他深愛的姑娘。
施維亞與楚門一見鐘情,兩人度過短暫又愉快的時光。施維亞對楚門說,他一直生活在虛假的世界,所有人都在陪他演戲。
約會中途,施維亞突然被自稱為父親的男人帶走,還說她精神有問題,全家要搬到斐濟。施維亞走了,留下了紅色的毛衣外套,卻帶走了楚門的深情。
後來,楚門認了命,和喜歡自己的女孩梅麗爾結了婚。這樣平凡的日子,被攝影燈的意外墜落打破。随後,他的生活,發生越來越多奇怪的事情。

他在海灘發呆,突然降臨的雨水隻淋他,詭異的是,雨水還追着他跑;他在上班途中聽收音機,卻意外聽到他的行駛路線及實況播報;他周圍的人會在固定的時間内扮演自己,騎車的女人、拿花的男子,黃色的甲殼蟲汽車等不停地兜兜轉轉。
他随意走在街上,即使他故意搞惡作劇,沒有人去傷害他;妻子嘴裡總是說着莫名其妙的廣告語,結婚照上用手勢忏悔婚姻誓言;最讓他崩潰的是,當年落水失蹤的父親與他在街頭偶遇,街上的人莫名其妙攔截自己,父親很快被人帶走。
成年人的崩潰都是無聲無息的,楚門偷偷躲在地下室,像個受傷的獅子,用手指一遍遍婆娑西維亞遺留下的紅色毛衣。
一個尋常的早上,楚門逃離攝影棚裡5000多個攝像機,消失了。
于是,出現諷刺可笑的一幕,整個桃源島的居民(演員)手拉手四處尋找楚門。
最終,他們在楚門一直恐懼的大海上,找到了他。他戰勝父親淹死的恐懼,帶着對自由的渴望,真實世界的向往以及施維亞的愛,開始了與命運的反抗。
在海上,人為制造的狂風驟雨險些吞噬掉他,卻沒能讓楚門屈服。楚門帶着“你想阻擋我,隻有殺我”的決絕,憑借着對愛的渴望,沖出了囚牢一樣的攝影棚。
那一刻,施維亞披起衣服,飛奔着去找楚門。
莎士比亞說:“愛的力量是和平,從不顧理性、成規和榮辱,它能使一切恐懼、震驚和痛苦在身受時化作甜蜜。”
愛是治愈創傷的良藥,是點亮楚門世界的明燈,讓心不再流浪,讓人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02 恐懼,是作繭自縛,也是自我保全
想要把一個人困住,隻需要在他的記憶裡根植下恐懼的陰影,他自然就會乖乖地作繭自縛。
就像成年的大象永遠也掙脫不了一根細小的繩索。因為在它心中,早已刻下幼小的自己,無論怎樣掙紮,都無能為力的過往。
楚門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像麥哲倫一樣的航海家,去環遊世界。這樣的他,怎麼會害怕大海?
大海本該是他的心之所向,怎麼就成為了他内心最深的恐懼?
原來,小時候的楚門與父親在海上乘船航行,趕上狂風暴雨。父親不慎墜入大海,生死不明。從那以後,有着航海夢想的楚門,每每看到大海,就會想起失去父親的悲痛,随之眼睛眩暈、兩腿發軟。
大海像個魔咒,斷絕了他的夢想,也隔絕他與真實世界的聯系。
當得知楚門有了探索世界的夢想,真人秀幕後的操縱者為他設置大海的恐懼。出于直播的繼續,他們阻止楚門發現真相,于是改編劇本,“寫”死他的父親。
其實,恐懼并非完全是壞事,它是我們人類的一種本能,也是人類生存進化遺留下的保護機制。恐懼可以天然讓我們遠離危險,獲得安全;也可以讓我們在危急時刻保持清醒和理智。

然而,恐懼有時候,卻是一種作繭自縛。它給了我們可以退縮的理由,也或許成為我們想要放棄的借口。
就像楚門一樣,在他想要離開桃花島前往斐濟時,他周圍的人瘋狂安利,桃花島是最幸福最美好的地方;他去坐飛機,能看到貼着飛機被雷電擊中的警告,買票被告知一個月後才有空餘;他坐長途車,整裝待發時突然車子冒煙熄火,隻得終止出發;他開車自駕,被攔住去路,被告知核洩漏禁止通行。
人總是能聽見和看見他所相信的。如果,你有恐懼,那任何挫折都可能成為壓倒你命運的那根稻草。然而,這一系列的人為阻撓,并沒有吓退楚門。
就像這場真人秀的幕後操縱者說:“楚門随時可以走,假如他稍有野心,假如他下定決心要查出真相,我們無法阻止他。”
于是,楚門戰勝心中的恐懼,抱着必死的決心,,經過狂風驟雨的洗禮,迎來了風平浪靜,走向關押他30年的大型攝影棚的出口。
其實,攝影棚的出口一直都在,它設置在楚門最恐懼的大海的盡頭。
真正能關住楚門的是他内心深處的恐懼。真正能解救楚門的,也隻有楚門自己。
03 自洽,是笃定成長,也是最好選擇
人生本就沒有成功的标準和定義,自洽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楚門在桃源島被騙了30年,島上的居民也陪他演了30年,鏡頭外的觀衆陪他成長了30年。其實,他們都被困在這個巨大的攝影棚裡。
就像楚門的妻子在接受采訪時說,真人秀就是她的生活,她很喜歡這樣的生活。楚門的朋友馬龍說,雖然這是虛假的秀,但感情是真摯的。
也許,這就是一種自洽,來自兩種不同的人生選擇。有的人拼命反抗,有的人甘于現狀。有的人被困住了,會拼命逃脫;有的人被束縛了,會樂在其中。
其實,我們的人生也像這個巨大的攝影棚,無時不刻正在上演着虛假與真實,認命與反抗。不論是認命還是反抗,不論是苦難還是喜悅,都不該被簡單粗暴地剝奪選擇的權利。
我們在真人秀幕後的操縱者身上,看到父母的影子。他們給孩子們安排自以為正确的道路和人生,卻從不關心孩子想要的是什麼,又喜歡什麼。

人生每一步都該自己走過,每個選擇都應該自己做主,就像楚門選擇逃脫桃源島,奔赴真實的世界。即使,真實的世界讓他失望、難過;但沒有人能替代他去體會和經曆。
楚門逃離真人秀的世界,他的勇敢和執着讓全球觀衆熱淚盈眶,歡呼呐喊。轉眼間,他們又發出這樣的疑問,接下來,我們看點什麼節目好?
是的,沒有人會真的在意你,也沒有誰能為你的人生做主。
當一個人在心智模式和生存結構上達成邏輯自洽,找尋到自信、安甯和力量,才是實現真正的自我成長。
04 寫在最後
物理學家霍金說:"記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頭看腳下。無論生活如何艱難,請保持一顆好奇心。你總會找到自己的路和屬于你的成功"。
《楚門的世界》告訴我們:成功沒有标準定義,自洽舒服才是最重要的。自洽是笃定的成長,也是最好的選擇。

我們可以擁有自己的夢想,即使它遙不可及。我們是人生的主宰,去奔向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要的愛情,和想成為的自己。
我是青顔,關注我,陪你讀書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