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古籍裡的藝術創想的導演阿甘,這次能拍到仰慕多年的張漁老師,非常開心和榮幸。

在我一開始注冊微博的時候,我就關注了張漁。她經常會分享一些她的畫作和生活在微博上。而之前我對她的了解也僅限于此,她是一個很有才華的藝術家,家裡有貓有狗,過着“兒女”雙全的幸福生活。她看起來又飒又仙,拍攝前我曾猜想她會不會不太好相處。

紀錄片裡的大部分素材都是在成都拍攝的,也就是在她的老家。出發前和總導演讨論外景的拍攝時,我們設想她會不會去公園喝茶,就像大部分人對成都人生活的固有思維。或者我們總想象她在日常的時候會做一些很文藝的事情。當我們見面後,我長舒了一口氣。張漁讓人感到很輕松,她愛笑,熱心愛幫忙。當我問她平時不工作時都會做什麼,她說當然是和親友一起去壓馬路,然後去吃路邊攤燒烤。酷!

張漁從高中就開始接一些電影美術的活,後來在這一行也幹了十幾年。當我們在拍攝時,她也會時不時“犯職業病”,到監視器前瞅瞅場景的陳設,再幫忙美化。多虧了她的職業病和她家人的協助,我們的拍攝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内完成。

雖然張漁和古籍的緣分是起于電影美術,但在工作之餘,張漁也會去各種地方搜羅自己喜歡的古籍。她曾在海外淘到一本手抄繪唐代插花的日本古籍,書中精美的圖畫讓她拿書的手不自禁的顫抖。可惜帶回國之後,在一次坐出租車的時候這本書丢了,張漁非常難過,也曾試圖去找,但并沒有下文。她說她最大的心願是希望撿到書的人不要以為這是一個老東西而随意丢棄,能夠好好保管它。

對于我們的拍攝,張漁一直都非常配合。直到最後一天的時候,張漁私下問我,能不能拍點她和狗狗的鏡頭。因為狗狗年紀大了,現在下半身也癱瘓了,可能時日已不多,她想留點念想。于是我們決定在拍攝她日常生活的時候加一些她和狗狗的互動。拍攝之前,張漁媽媽很高興,一邊跟狗狗說“要上電視啦”,一邊給狗狗梳毛整理。拍攝結束幾個月之後,張漁給我發消息說狗狗走了,同時表達了她的感謝,“謝謝這次紀錄片記錄下了她的樣子”。

我也很感謝張漁願意參與這個紀錄片。就像她說的,如果能借這個契機讓更多的人關注古籍,她就感到很滿足了。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