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是平庸的,這是大前提,大多數人與這個老師是沒有什麼關系的。謝爾弗是全國最頂尖的音樂大學,已經和絕大部分人沒有關系了,同時在這麼大的學校内,大部分學生是沒有資格接觸到這位導師的。這已經是在全國最優秀的音樂學生中挑選出來的樂手了,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樂隊成員都會受到主角這種“虐待”。
樂隊多數的樂手是沒有被弗蘭徹重點培養的,隻要能到達跟上節奏的标準就可以了,弗蘭徹對安德魯的要求是“bird”,而且你可以看到安德魯剛剛被誇或者剛剛成為核心的時候,他是有那種飄飄然的神态,他對打鼓是相對懈怠的,這是人之常情,卻是成為“最優秀的那一個”的一種阻礙。
所以這也是弗蘭徹不斷打壓他的原因,因為安德魯有這種決心-這是絕大多數人沒有的,但是安德魯同時也會松懈,所以弗蘭徹一次又一次的打壓實際上是激發了他的潛能,磨去他的惰性。
不要再拿你的高中或者駕校七七八八老師進行的類比了,這沒有可比性,因為絕大多數人包括我,我們這一生是遇不到這樣的一個嚴師一個伯樂的,至于說有很多學生被他虐待這隻能說是一種臆斷。因為成為謝爾弗錄音室的一員從來都是雙向的,謝爾弗大多數學生都希望能進入這個樂隊,如果你受不了這種高壓教學,你完全可以離開,那也意味着你并不想去林肯中心,你并不想成為一隻“大鳥”。
很多人隻看見了天才的天賦,但是哪一個天才的背後都是付出過非常的努力,你會願意用自己最後的一點餐費去買繪畫材料嗎,你會願意重病在身仍然選擇去創作嗎?這些是成功的天才與常人的不同之處,他們内心就已經有了一個弗蘭徹,他們視自己的追求勝過自己的生命。
所以弗蘭徹其實隻是一種外在表象,是安德魯内心驅動力的外在表象,并不是什麼SM的關系,而是自己成就自己的一種具象化,弗蘭徹的苛刻和極端實際上是安德魯内心對于自己的标準。
安德魯在家庭聚餐時說的那些話就是他心底最真實的想法,他是内心厭惡平庸的,并不是讨厭平庸的人,而是害怕自己成為那樣一個人,所以父親問他收到林肯中心的邀請了嗎,他直接清醒了。因為他已經開始被核心鼓手這個身份有一點點麻痹了,他突然明白自己離目标還有很遠,所以他越來越在乎核心鼓手的位置,越來越在乎鼓,為了練鼓去和女友分手,因為他越來越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還有好多細節值得去讨論,真的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所以停止把弗蘭徹代入到小初高大學老師或者駕校教練之類的人,我認為這是沒太看明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