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一個平行世界的故事

來自:石墨社(smshe189)

...

這可怕的婚姻!

直到這兩天《緻命女人》第一季的大結局傳來,我們終于松了一口氣。

盡管早已預判到這部隻有10集的美劇,将會有人為婚姻背叛付出代價,在最後一集中的豪宅厮殺,三個時代的家庭最終都選擇了一樣的結果,用來了結一段不堪回首的婚姻。

血淋淋的現實,大概是主創們想要說出的那句話:婚姻真可怕。

然而,縱觀整部劇,這三段婚姻卻又不那麼相似。

...

三種婚姻的三種結局

1963年,當家庭主婦貝絲·安和丈夫搬進豪宅開始,他們的家庭環境便開始産生異樣。

最大的變化,就是貝絲·安越發覺得丈夫有些陌生。

...

這得益于鄰居希爾的提醒,一方面,在鄰居的口中,她發現了丈夫出軌的事實。

另一方面,貝絲·安也逐漸看清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與以前習以為常的夫妻相處之道不一樣,曾經隻想做一個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婦,願意為丈夫鞍前馬後,對丈夫的生活伺候得一絲不苟的她,開始覺得自己這樣是否妥當。

包括從一開始被希爾指出的,丈夫羅伯可以用一個動作,就使喚貝絲·安為他倒咖啡。

...

到後來,對丈夫的情婦感同身受,本應該一次又一次爆發不滿情緒的她,卻選擇妥協或者充滿着美好的幻想。

...

再到最後,認識了一個常年受丈夫家暴卻不敢反抗的女鄰居,意識到女性如果無法獲得平等,那就永遠被丈夫欺壓。

雖然此時的她不像女鄰居一樣,被丈夫用生命威脅而無法離婚,卻也因為丈夫的一再欺騙,将陷入徹底失去這段婚姻的悲劇當中。

貝絲·安有着傳統女性的不自知,或者說,在她骨子裡認可女性比男性地位低微,她可以為男人守身如玉,可以為丈夫做任何事情,甚至放棄自己的愛好。

在此之前的貝絲·安,每天的工作就是等待丈夫下班,然後準時準備好每天的膳食。

她喜歡鋼琴,想要登上舞台演奏,卻因為丈夫不願意妻子有自己的工作,而不得不放棄。

...

丈夫羅伯很享受妻子的奉獻與付出,他對妻子結婚時還是處女贊不絕口。但還是無法阻擋他自己常年出軌各種女性,甚至讓情婦懷上自己的孩子。

1984年的社交名媛薩蒙妮,離過兩次婚,最後與現任丈夫卡爾過着自認為幸福的生活。

...

比起貝絲·安,薩蒙妮要自由的多。她和丈夫共同經營的畫廊,但她卻經常不在畫廊出現,全靠丈夫卡爾打理。

從外人來看,他們是令人羨慕的神仙眷侶。有财富有地位,妻子擁有社會知名度,丈夫溫文爾雅疼愛妻子。

但這一切,在薩蒙妮得知卡爾原來是個同性戀之後,全然崩塌了。

...

可以說,卡爾這麼多年都是在騙婚,也騙取了薩蒙妮的愛和信任。

的确,薩蒙妮對卡爾的愛勝過以往任何一任丈夫,也隻有在卡爾這裡,她才感受到關愛和幸福。

...

因此,薩蒙妮的憤怒更多的來自丈夫對自己的欺騙和自己在愛情中付出與收獲的不平等,甚至,還有薩蒙妮對卡爾是一個同性戀的不恥。

比起貝絲·安始終不知道該如何,也未曾想過離婚,薩蒙妮就要果敢的多。

她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裡,宣布要與卡爾離婚。在此之後,她開始接受比自己小20歲左右的湯米的求愛,這個孩子甚至還是自己好朋友的兒子。

...

薩蒙妮要活得灑脫,也是經曆過貝絲·安那一代争取男女平等之後,女性權益的解放,以及女性思維的解脫。

到了2019年,作為律師的泰勒成為社會中流砥柱,也成為這個家最核心的成員。她為這座豪宅還貸款,支持着一直沒有找到出路的落魄編劇老公伊萊。

...

而生活中的泰勒,是一個十足的女權主義支持者,不僅參與街頭集會,發表廢除父權的言論,關于和伊萊的關系,更是提倡開放式婚姻。

這樣的婚姻形式,滿足泰勒雙性戀的要求,他們兩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婚外情人,隻要不将這些人引入婚姻當中,那這段婚姻就是正常的。

...

然而,這種思想,不說貝絲·安那個年代不敢想象,就是熱情奔放追求自由的薩蒙妮也不敢輕易嘗試。

薩蒙妮與湯米的偷情,為了不讓身邊的朋友知道,想盡辦法躲躲藏藏,倒是湯米顯得要開放得多。

也正是因為泰勒的開放式婚姻,她将自己的女性伴侶潔德引入婚姻,引入這個家。

...

諷刺的是,在潔德的幹預下,這個家最終千瘡百孔,泰勒回不了自己花錢買的房子,丈夫在潔德的蠱惑下,甚至将與自己決裂。

三個時代的三段婚姻,其實是有極大的内在差異。

就像上面說的,貝絲·安正處于女性意識的萌芽,急需打破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現實。

...

而薩蒙妮已經獲得男女平權的社會地位,但是還是受制于社會潛意識,對婚姻背叛和同性戀愛的抵觸思想。

...

到了泰勒,完完全全标榜着對自由和解放的女權主義,可以放任婚姻裡的肉體出軌。

...

在泰勒看來,這才是對女性完全的解脫,擺脫父權,也就是徹底打破男性權威,追求婚姻肉體自由,也就是對女人關于性的追求自由。

這一想法,最終導緻家庭超出控制範圍,瀕臨破滅。

而事實上從三段婚姻的結局來看,也恰恰是對這三個時代的婚姻觀念,一個最直接的诠釋。

貝絲·安作為天生的男女不平等意識下的産物,她面對丈夫的出軌事實,首先想到的是誤會,然後以自以為是的手段,去維護丈夫的愛,甚至天真地以為可以和丈夫的情婦交朋友,然後勸離對方。

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貝絲·安一次又一次被現實痛擊。不僅僅沒能挽回丈夫的愛,還意外得知丈夫其實是出軌成性,而當初女兒的意外身亡,原來也是因為丈夫出軌,情婦打開了門鎖導緻的。

更可氣的是,丈夫明知道這個原因,還從那一刻起,始終表示出不肯原諒她的态度。

...

因此,貝絲·安最終暴走黑化,殺掉丈夫是必然。這是對應這個時代女性意識的蓬勃興起,打破男女不平等的第一步。

到了薩蒙妮這個年代,在丈夫卡爾這裡,她确實是獲得了真愛,她經常回望和丈夫的相處時光,那是她最幸福的日子。

...

即使是與小情人湯米在一起,她也清晰地知道,湯米隻是這個年紀無法抑制愛的沖動,因為與母親的疏離,導緻他有強烈的戀母情結。

薩蒙妮明白,他将會有很多女人,而自己隻有卡爾。

因此,本質上來說,薩蒙妮和卡爾是最勢均力敵的愛情。卡爾能夠接得住薩蒙妮的每一種情緒,也能用最得體的言語承載着薩蒙妮在外面光鮮亮麗的社交名媛形象。

即使各自遭遇不平等時,也是他們相互支持。

...

因此,卡爾的死,其實是現實的必然,因為卡爾是一個同性戀。除此以外,卡爾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丈夫。

那場最後的豪宅厮殺戲,卡爾也是死得最體面的,是在平靜中結束了生命。

到了泰勒這裡,其實一切的源頭都在她身上,提出開放式婚姻的是她,追求女性自由的也是她,引入潔德的還是她。

她的丈夫伊萊從始至終都沒有話語權,甚至,從各個方面都無法承擔起一個家庭的責任。

...

但是,泰勒喜歡。她說自己即使在外面跟很多人暧昧,最終放不下的隻有伊萊。

在泰勒這裡,伊萊已經是新婚姻觀的附屬必需品。

一旦面臨婚姻抉擇時,泰勒覺得自己還是會抛棄所有其他暧昧對象,隻留下伊萊。

因此,泰勒的婚姻算不得悲劇,但是卻很現實。

那個闖入開放式婚姻充當攪局者的潔德付出了生命,而泰勒和伊萊最終成全了幸福,是他們為這場開放式婚姻最殘酷的收場。

從男女平等,到同性戀自由,最後到打破父權,三段婚姻其實都是用血的結果,暗示着女權主義的發展史。

女權主義

現如今有一個現象,婚前财産分割明晰和婚後生活擔憂越來越嚴重。

我曾經在網上看過有女網友咨詢:

因為婚前房子是男方父母付的首付,自己原本打算出20萬左右裝修,然後在房本上加自己的名字。但是最後男方不答應,于是女方覺得這樣自己出錢沒保障,萬一以後産生婚姻矛盾甚至離婚,自己損失很嚴重。

于是有網友建議,自己這筆錢可以單獨付首付買一套房,寫上自己的名字。

房子,和婚前财産如今成為婚姻無法避免的話題。從之前房産證上的加名字确定房子歸屬,到後來房子占有權按照婚姻雙方各自出資比例來計算。

法律對婚前财産和房子的規定越來越明确,也預示着這一代人在婚姻上的越來越缺乏信任。

許多人恐懼結婚,不僅擔心婚姻的不穩定,知己難尋,能白頭到來的婚姻伴侶更是鳳毛麟角。

不同于父母一代,受經濟條件限制,即使婚姻不滿,看在家庭和孩子的份上,還是決定堅持下去。

到了這一代,無論是家庭條件還是婚姻觀念,都已經發生大的變化,最明顯的就是,從一開始就對婚姻破滅做最壞的打算。

這背後,其實是婚姻思維的巨變,從女性角度來看,是女權主義的變遷。

《緻命女人》選取的三個家庭,曆經三種婚姻,卻放在三個不同的時期,其實是故意為之。

貝絲·安所在的時代,正是20世紀60-70年代,恰恰是女權主義在經曆過争取男女平等之後的第二波浪潮,男女家庭平等、工作平等,同工同酬等概念。

十九世紀英國的約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将女性權益的觀點表現于《婦女的屈從地位》(The Subjection of Woman)一書。

穆勒指出法律的不平等使得婚姻制度的婚姻關系猶如主人與奴隸的關系。他認為一般女性婚後應以家庭為主,女性的潛能主要是在家庭的領域裡發展,不需要外出工作。

...

貝絲·安所處的時代,其實有許多女性已經逐步獲得了平等地位。包括她的鄰居希爾,希爾從第一次到家裡做客就看出貝絲·安丈夫羅伯習慣性使喚她,而她卻始終沒有覺察這有什麼不對。

而羅伯的情婦在一個咖啡店打工,卻有着當歌手的願望,這對貝絲·安來說難以想象。

...

曾經她也是受過良好鋼琴教育的人,卻因為丈夫不願意讓自己出去工作,于是放棄自我。

直接促使貝絲·安選擇反抗的,是她那被家暴丈夫欺壓的女鄰居,因為受到丈夫的死亡威脅,女鄰居始終不敢跨出這一步。

...

那貝絲·安被什麼束縛了呢?

是觀念。

她的丈夫出軌成性,早已經算不得稱職的另一半,女兒的慘死其實也是他出軌導緻的,這一切都告訴着貝絲·安,這段婚姻應該結束。

而她最終選擇了最冷酷的方式。

60-70年代的這波女權主義,确實争取了男女平權,到了80年代,薩蒙妮才能享受着和丈夫一樣的社會地位,甚至活得很潇灑。

...

因為在女權主義的思維裡,提倡的是女性自尊自省自愛自覺自理自治,要求男性輔助女性擺脫蒙昧和壓制,走向等位同格。

因此,在薩蒙妮的婚姻裡,卡爾其實是薩蒙妮最好的伴侶,他們相互幫助支持。

而薩蒙妮會對婚姻的不忠難以啟齒,她始終不敢公開與湯米的私情。

盡管如此,那個時代的男女獲得了極大的平等,卻在性别問題上陷入社會熱議,同性戀問題飽受争議。其實直到今天,還有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對同性戀持反對态度。

女權主義其實有對同性戀權益進行争取和讨論。其實早在上個世紀50、60年代就有同性戀場所和相關團體産生,他們逐漸對身份認同和社會地位表示不滿,一直到60年代末,力量還是比較薄弱。

到了70年代開始,美國的同性戀權利運動進入高潮,大大小小的人權組織成立。然而,推動社會對同性戀認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薩蒙妮女兒的男朋友一家,其實就和薩蒙妮的想法一樣,對同性戀持反對态度。而諷刺的是,他們家的女兒就是一個同性戀。

...

女性的同性戀不被認可,男性也差不多。

但是那個時候的女權主義并不會就跨性别的人權運動有所涉足,這挑戰了兩種性别的差異,會對女權主義運動有影響。

不僅薩蒙妮對丈夫卡爾的同性戀傾向表達不滿,俱樂部的人和街區的人知道卡爾的情況後,紛紛在行動上對卡爾進行隔離疏遠。

...

值得慶幸的是,薩蒙妮最終與現實和解。

她最終選擇了愛和成全,支持卡爾的同性戀傾向,這不僅僅是當時的女權主義關于同性戀權利的一次思想變革,同時也預示着薩蒙妮在逐漸突破女人性自由的禁锢。

在成全卡爾以後,她開始肆無忌憚的與湯米約會,甚至計劃好歐洲蜜月。

當然,這一切都止步于卡爾的病入膏肓。

總體來說,薩蒙妮這個年代的女權主義,有比較清晰的價值觀認同和道德邊界。這也是女權與現實所達成的微妙平衡。

到了2019年,其實也就是當下,卻被激進的女權主義徹底推翻。

如今的女性有着工作自由,生育自由、性自由、婚姻自由等,當然,要比這個還進一步的,就是打破傳統婚姻女性與男性的捆綁。

...

泰勒是一個雙性戀,所以她支持同性戀,也支持開放式婚姻的婚外戀情。

而且,泰勒的情況,其實也是女權主義在逐步蔓延過程中,對黑人女性的思想改變。

上個世紀的女權運動中,許多黑人女性認為,所謂的女權主義隻是為了争取西方女性的權益。因此,随着女權主義運動在全世界如火如荼的開展,黑人女權解放也步入正軌。

這也正是泰勒作為黑人女性在片中的意義,她可以和白人女戀人相愛,也可以和白人老公結婚。

除此之外,泰勒的激進女權主義表現在她試圖全然打破父權。

...

泰勒很早就跟母親保持距離,這是因為母親這一代沉醉于父權思維,無法理解她的追求。

對潔德而言則更為誇張,從小就謀殺養父母,将男人玩弄于股掌之中,最後她的暴躁前男友死在自己手裡。

...

潔德更像是泰勒所追求的社會最失控的情況,當這種失控最終影響到了自己的家庭,甚至差點害死了自己的老公伊萊,泰勒開始退縮了。

她開始重新審視開放式婚姻的必要。

...

女權主義,對應的是女性在不同時期關于女性權益的追尋。

《緻命女人》比較有意思的就是,三個時期,都處于一個屋子裡。

這個屋子,其實就是一個大時代社會環境,那串鑰匙,就是一代又一代女權主義的鬥士,所留下來的精神财富。

...

說到底,他們的女權還是回歸到婚姻和家庭,隻是在不同時期的女權意識下,女性對于婚姻的看法各不相同。

從最開始的過度依賴,到主動放棄,再到現在的開放式。婚姻越來越琢磨不定,愛情成了不可預計的冒險,這大概就是婚姻的悲哀吧。

而這其中無論是女性也好,男性也罷,恰到好處才能維護婚姻平衡。

最後總體來看,其實很難想象《緻命女人》僅僅用了十集,卻貫穿了三個時代的三個婚姻,這比起動辄幾十集的家庭倫理劇,要來得有誠意得多。

《緻命女人》劇情不拖沓,而且每一集都有每一集的看點,這是美劇的特色,按照觀衆觀看效果來制定策略,保證每一集都不會有尿點。

另外,《緻命女人》的美術真是強大,從60年代的藍色,到80年代的紫色,再到當下的橙紅色。

...

顔色的層次遞進,恰恰也是女權主義逐步推進和婚姻觀念漸漸成熟的體現,同時也是對三位女主的個性最好的體現。

因此,今年這部9.3分的神劇,值得反複細看。

-END-

一部電影,一個平行世界的故事

看完這部電影,你有什麼想說的?

來自:石墨社(smshe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