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話我知道,總是那些老話 但太陽出來了,一切看起來更美好 學校和工作 多麼原始的話題 但至少我們都認為應該平等
沒有盾牌來保護我 沒有武器來防禦我 沒有頭盔來隐藏我 沒有救世主來幫助我 我所擁有的隻有嘴裡的這條舌頭 即使你把這個也割掉 對不起 我也不會停下來 我甚至可以閉着嘴唱歌【中意字幕】A bocca chuisa_哔哩哔哩_bilibili
母女線太好了。女兒是家庭裡唯一能看見母親的人,和她是天然同盟,卻也不能完全理解她。女兒希望媽媽反抗,希望她離開,對她怒其不争, 同時自己也一心想逃離原生家庭。她交了一個富裕體面的男友,發展了一段看起來挺穩定的關系,希望遇到一個能把她帶走的人。然而與男友訂婚後,他醜惡的一面才暴露出來。他不許她婚後工作,甚至粗暴地動手動腳。他要一個順從的妻子,而不是一個有思想、有意志的伴侶。
男友反差挺大的,但一想又十分合理⋯⋯之前男友和女兒感情這麼好,在自己家人面前護着她,Delia把盤子摔碎在地上後他也是唯一一個上去幫忙的男人。而私底下才露出了暴力、有控制欲的一面。多少男的淺淺接觸覺得人模狗樣,但知人知面不知心,熟識後才發現是批了人皮的畜生。
母親一直忍受丈夫和公公的冷暴力、熱暴力,除了偷偷扣下自己掙得大部分工錢不再上交丈夫外從不反抗自己的困難處境。我一開始以為她是為了逃離那個家才存錢的,但她這麼重視女兒,怎麼舍得抛下她。
事實是,她開始存錢是為了給女兒買條新婚紗,不想讓她穿幾十年前的舊衣服,不想讓那個門第不對等的家庭更加看不起她。後來婚約取消,她又把錢給了女兒當學費。她為自己能忍辱負重,在發現女兒可能重蹈自己覆轍後卻徹底爆發,貢獻了本片最drama、甚至偏離realism的高潮——炸毀男方賴以為生的酒吧。
可能也正是在那一刻,她才終于下定決心要做點什麼,來打破這個不幸的循環。
但執行這個的媒介——美國大兵其實有點突兀。她偶然撿起照片結的善緣居然能讓美國大兵來幫她炸酒吧着實有點魔幻了。這個情節有些超脫現實、不可複刻,徹底從realism脫軌,讓我有些出戲。
看很多豆鄰覺得去投票這個結尾不夠爽,惡人丈夫并沒有得到懲罰。她也沒逃離困境、回去依然要挨打。但這恰恰是現實:Delia離開又能去哪?離開後女兒和其他孩子怎麼辦。她沒有退路。
她選擇的,是一種更長線、更深遠的方式,而不是爆發式的革命或逃離。她知道自己未必能從中受益,但她相信女兒會。投票不改變命運,卻可能改變曆史。她不隻為自己争,她還要為女兒和其他女性争取可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