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了《青少年哪吒》,二者并置,恰好構成一體兩面的九十年代“青春殘酷物語”。
蔡明亮所勾勒的的青春期是濕哒哒的、黏著的,是愁不知從何起,排解卻又無處尋,于是關門自慰、遊蕩街頭、尾随他者,看他們偷盜、聽他們做愛。渴望建立的聯結終究隻停留在内心的暗流湧動,最大的叛逆居然隻是偷偷取走補習班的學費,最高的暴力也不過是砸壞小混混的摩托車。台北承載了那一代青少年的迷茫與無奈,它隻作為背景音存在,而整部影片是向内的,焦點始終對準内心被無限放大的苦悶與虛無,一切如此松散,卻讓情緒滿溢屏幕,就像片中反複淹沒地闆的水。
而卡索維茨鏡頭下的少年是暴烈的、憤怒的。同樣是街頭遊魂,同樣背負着看不到的未來,後者更着墨于種族歧視、社會體制等結構性困境帶給少年們的外在壓迫。顯在、直給的宣洩填滿少年們的日與夜,拳頭與槍火宣告着他們的存在。然而,“世界是我們的”隻會在幻想中實現,就像巴黎鐵塔的燈并不會為“我們”而滅,少年們用力活着的熱血一日,在成年人的眼中,不過是雜耍一樣的滑稽戲。
九十年代的台北和巴黎又有什麼區别呢,在某種意義上,“幹你X”和“motherf**ker”共享同一片天空。
(非嚴肅影評,僅僅因為短評放不下觀後感,丢這兒存檔)
199X,地理懸隔之外的台北與巴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新的記錄
在《你好,陌生人》播客最新一期的對談中,項飙老師與戴錦華、吳琦再次談及李一凡導演對「殺馬特」群體的記錄,并闡釋了自己對「流水線沒有曆史,殺馬特才有」這句話的理解。這段話瞬間勾連起兩年前收聽他與導演的對談、以及随後觀看《殺馬特我愛你》 ...
第5期|“如果有來生,我要走自己的路”
張贊英那句顫巍巍卻又無比尖銳的"好委屈啊",似一柄生鏽的刀刃,以最疼痛的誠實劃開了男性成功叙事的遮羞布。這聲哽咽或許可稱《十三邀》訪談史上最振聾發聩的女性宣言。我好想為它頒獎"2024年度聲音" ...
時代 命運 人性
——起不出标題索性提取關鍵詞 orz本是想解一下感冒也好、熬夜也好—引發的頭疼和瞌睡,在咖啡見底後點開了明晚課前需要完成的“任務性”觀影作業。結果是看完後更郁悶……或者說是本來心情不好,以娛樂為目的打開影像,反而更糟了。(因為太沉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