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茶

最近比較鐘意絮絮叨叨的話痨電影。“愛在”系列三部曲意猶未盡,又看了《紐約的一個雨天》。

這是我看過的第一部伍迪·艾倫。影片講述了一對相約去曼哈頓過周末的年輕戀人,在突如其來的雨天裡,各行其是、漸行漸遠、最終分道揚镳的故事。

豆瓣的評論區特别有意思,喜歡的誇上雲端,說是老爺子近年的浪漫之最,不喜歡的說油膩生硬,依舊是陳年配方。

其實換任何一部電影都一樣,即使坐在同一家影院,觀看同一部電影,兩個人的感受也會不盡相同,甚至可能完全相反。我們雖然生存在同一個世界,但如果處在不同頻道上,所見,所聞,所感,也不會是一樣的。

所謂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一個喜歡陽光,一個喜歡陰雨,這倆人哪還能在一起愉快地玩耍呢?況且這座城市有它自己的安排。

...

艾什莉是銀行家的女兒,冰雪聰明的選美冠軍,事業心強的校報記者,這次來曼哈頓的目的就是采訪著名導演羅蘭。剛好兩人計劃着要去曼哈頓過一個特别的周末,蓋茨比立刻在腦海裡勾畫起了浪漫的藍圖,預定酒店,聽酒吧的鋼琴師唱歌,參觀哪個博物館,去哪個餐廳吃飯,碎碎念着自己的憧憬,而艾什莉明顯還沉浸在要見到偶像的興奮之中,緊張兮兮地糾結應該問些什麼問題才顯得自己不那麼蠢。兩人雞同鴨講的對話方式,就這樣維持了一整部電影。

為了追蹤獨家新聞,原本一個小時的采訪時間被無限拉長,屢次被鴿的蓋茨比陰差陽錯地這一天也沒閑着。在街上閑逛偶遇了老同學,意外地成為好友電影習作的男主,對手演員是他前女友的小妹,兩人你來我往唇槍舌戰,倒是勢均力敵,一個吻戲鏡頭結束,天空突然下起雨來。

...

...

電話被忙碌的女友挂斷,撐着傘也擋不住大雨淋濕他的衣服,在雨中,他又巧遇了那個毒舌妹子。少年頂着濕發坐在鋼琴邊,一邊彈奏,一邊慵懶地哼唱着Everything happens to me.窗外雨聲綿綿,甜茶在迷濛柔和的光影中彈唱,這幅畫面,怎樣看都美。

與妹子一起逛了博物館,不巧被熟人撞見,不得不去參加母親的無聊宴會,于是蓋茨比戲谑地花了五千塊請一位應召女郎來演他的女伴。而正牌女友艾什莉本人,在另一邊陷入燈紅酒綠的豔遇裡正無法自拔。

我特别能理解網友說的,艾什莉簡直讓人心梗。酒精和大麻刺激着她的神經,這傻丫頭有點過于放飛自我了,但直到她差點被男星的女友捉奸,隻裹了一件外衣冒雨跑回到蓋茨比面前,對方也保持着一貫的良好教養,從鋼琴旁站起身,笑笑,不說話。

...

據說,諷刺一切是這位導演的一貫作風,盡管沒有從那個角度去看,也還是難免地感受到了嘲弄。有人說,完全不必覺得艾什莉吃了多大虧,而站在精神高點同情她,這一段經曆,包括蓋茨比,都不過是她日後的談資罷了,都沒那麼重要。哪怕最後被無情地抛棄在馬車上,她更擔心的事情,卻是要下雨了,師傅你走快點。

艾什莉雖然不能明白自己和蓋茨比是兩路人,但她的确沒什麼損失,替她可憐的都隻是看客而已,而一個感受不到嘲諷的人,也不知是悲是喜。

“車馬喧嘩,孤房寂靜”,艾什莉笑得一臉天真搶答到,我知道,是莎士比亞寫的。

蓋茨比臉上再次寫滿了無語。有些情緒确實要說給懂的人聽。

...

蓋茨比轉身走入雨中,他選擇留在紐約。

那個對的人,會在六點鐘等在鐘樓下,與他交換一個八分的吻。對的人是,“那個醫生帥氣多金又聰明”,但我在這兒,在你面前。是Before sunrise裡面,和陌生的你一起在維也納下車。

如果是對的人,一眼就夠了。

為了寫這篇推薦,把電影刷了好幾遍。推薦理由是,鏡頭之下紐約的雨天很美,在雨中遇見對的人,更是多麼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