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該做點什麼,不必是開天辟地的大事,哪怕隻是用一道道餐點逐漸填滿生活,到後來也會變得意義非凡。
電影Julie&Julia就講述了兩個以美食為事業的女人的故事。
Julia随丈夫來到法國定居,住在優雅的房子裡,盡管對于身材高大的她來說床實在有點短,也無礙她對巴黎的喜歡。
這裡的夫人什麼都不做,但無所事事的家庭主婦怎麼能是Julia的風格,她嘗試了做帽子,打橋牌,又四處搜羅菜譜,她說,到市場買菜就像買衣服一樣開心。

丈夫問她,有什麼是你發自内心想做的?
吃。
緊接着Julia又爆發出标志性的爽朗笑聲。
為了學做法國菜,Julia來到烹饪學校,跟一群男人在廚房裡比賽切洋蔥攤雞蛋,樣樣都趕在男人們前面,顯出她是個無所畏懼的人。
她到底也沒有找到一本英文版的法國菜譜,機緣之下Julia與人合著了一本七百多頁的大部頭,寫給沒有女傭的美國人,未料卻成了經久不衰的暢銷書,重印數十次。

與Julia風風火火熱烈高亢的生活态度相比,城市裡30歲小職員的郁郁不得志似乎和我自己更貼近。
無聊的工作,糟糕的情緒,一事無成又充滿抱怨。她也有蠢蠢欲動的夢想,可是不知道哪裡才是适合的舞台。
Julia在廚房敲敲打打叮叮當當,用刀具鏟子與鍋碗瓢盆演奏着一場美妙的交響樂。
鏡頭下的另一個時代,Julie把蛋黃加到巧克力、糖和牛奶中,享受一切盡在掌握的确定感。
與勉為其難的工作不同,廚房是她施展才華的樂園。
還有什麼能比美味的食物更撫慰人心嗎?

失落的小職員Julie,在偶像的影響下以美食開啟了一項挑戰,她用自己的方式演繹Julia的菜譜,365天,524道菜,用博客記錄下自己的成果。
她還是會患得患失焦慮不安,因為讀者的評論沾沾自喜,也因為一隻塞不好餡料的雞而躺在地上崩潰大哭。
好在,女人身邊還有一個溫柔包容的男人用愛掌握着方向。
“你是我面包上的黃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呼吸。”
Paul對Julia這樣說,Julie也對Eric說。


Julie的博客大受歡迎,她也因此得到了許多邀約,即将實現夢想,一躍而成為作家。
然而她的偶像Julia并不喜歡她。
确實,她對美食的熱愛看起來并不那麼純粹,她渴望認同,享受追捧,她在烹饪中獲得的快樂摻雜了名利和欲望。
隻是在她深陷艱難的時候,美食向她伸出了橄榄枝,是Julia遙遙地給了她鼓勵。
她依然愛着那位遙遠的精神領路人。
但拯救了Julie人生的,卻是她自己這雙手,無論是在廚房裡揮舞菜刀,還是在電腦前揮灑筆墨。

我們總得做點什麼,讓生活除了垂頭喪氣以外,還保有一點閃光的可能。
關注微信公衆号:予安醬(ID:Yu-an-Jiang)
分享治愈系影視資源,做你疲憊生活裡的溫柔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