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圈也是三天可見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随着好友列表裡人數的增加,我發票圈的次數越來越少,需要屏蔽的人也越來越多,能說得上話的還是那麼幾個。

其他人于我而言,依舊觸不可及。

俗話說,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可我從不覺得成年人的痛苦都應該打碎牙往肚子裡吞。因為互相理解并支撐着走過的人生更有溫度。

所以我們才會需要朋友。因為友誼可以跨越階級,跨越文化,讓一切看似觸不可及的人變得觸手可及。

這也是影片《觸不可及》的宗旨。

...

《觸不可及》講述的是一位殘疾的法國富翁和貧民窟黑人混混的友情。

菲利普是個富翁,因惡劣天氣跳傘而頸椎受損,導緻頭部以下的身體部位失去感知,隻能整日坐在輪椅上。

德瑞斯是一名黑人小混混,因搶劫入獄,被囚禁半年後刑滿釋放,失望透頂的養母将他趕出家門。成為流浪漢的德瑞斯為了領取失業金,必須獲得三家雇主的辭退蓋章,為此他去應聘了菲利普的看護一職。

就在所有人都不看好德瑞斯時,菲利普卻錄用了德瑞斯。理由是:他沒有同情心。

...

面試時,德瑞斯一進門就言語調戲漂亮助理,甚至開起菲利普的玩笑。

試用期間,德瑞斯經常把響起的手機直接遞給菲利普,因為他忘了菲利普是個殘疾人。

德瑞斯的直言不諱讓菲利普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真誠的希望。他所展現的正是菲利普作為一個殘疾人最想要的平等,因為那是真正的尊重。所以就算他會開大尺度的玩笑,笨手笨腳,菲利普也從不生氣。

...

與德瑞斯相比,那些衣冠楚楚、擁有專業經曆的其他看護就顯得十分冷漠無情。他們隻會說:“你不應該做這樣的事”,“你是個病人”,“我都是為了你好”……

看護們做的一切都是在不斷強調自己和對方的身份。他們把菲利普當成病人之前并不曾把他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對待,導緻彼此始終對立而無法融合。

許多人從進校園社團的第一天起就被師兄師姐們教育說:要懂得尊敬師兄師姐。每每聽到“尊敬”一詞,我就會想起長輩,想起上下級關系。我原本期待的新朋友變成了我需要尊敬、不能逾越禮節的對象。但是既然身份被格外地強調了,那理所應當地,彼此之間敬而遠之就是必然的結果。

延伸到職場上也一樣,上司、下屬、同事們都十分強調各自的身份,所以我們會說職場上沒有朋友。

因為真正的朋友之間應當是尊重,而非尊敬。尊重并不基于各自的身份,而是由于生而為人,彼此平等。

德瑞斯就是這樣做的。他不因身份而畏手畏腳,對每一個人都敢開玩笑,報以同樣的真誠和正直。而這些正是菲利普真正需要的,所以德瑞斯能赢得菲利普的信賴,成就一段跨越一切的友誼。

...

《觸不可及》之所以打動人心,就是因為菲利普和德瑞斯的友誼總能讓我們感受到那些真正的友誼所具備的特征。

比如,聽取對方的需求。

德瑞斯知道菲利普愛上了長期通訊的筆友,但糾結于因自身殘疾而自卑的内心,所以他會安排菲利普與筆友的通話和約會,讓菲利普勇敢地走出每一步。

...

當菲利普得知德瑞斯需要回家管教自己的弟弟妹妹時,他又馬上放手讓德瑞斯回去,即使這樣會讓自己重新回到抑郁的從前。

...

有些父母會标榜自己是孩子的朋友,可他們挂在嘴邊的那句話卻是“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這樣的言行不一令人質疑這“朋友”的真實性。

真正的朋友會聽取對方的需求。正是因為我們站在同一平等位置上,所以我會聽取你的需求,而不是将我所認為的“好”強加在你身上。

還有,完全的信任。

每當德瑞斯知道菲利普想逃避時,他總是一句話不問就跟着他出去散心,即使之後是體驗令自己害怕的極限項目。

...

當德瑞斯看到菲利普失去他之後生活又重新陷入混亂,他決心安排一次菲利普與筆友成功的約會,于是帶着菲利普開了一天一夜的車到達筆友的所在地。菲利普即使什麼也不知道,也會安心地跟着他走,因為他們之間有十足的信任。

...

真正的信任是不帶條件的。不是因為掌握了所有的情況才選擇相信,而是基于對這個人的信任,即使不了解任何情況也會選擇相信。

這樣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有多難,友誼就有多珍貴。

菲利普和德瑞斯這兩大主角看似一個天一個地,明明觸不可及,卻命運般地交織在一起。

一位是社會邊緣人物,有案底,脾氣粗暴;一位是殘疾人,身處華麗的上層社會,卻無法感受到作為正常人的尊嚴。這兩個人看起來簡直風馬牛不相及。

誇張嗎?

的确誇張。一個貧民窟出生,一個超級富翁,兩個不同階級的人很難有交集。

那可信嗎?

當然可信。《觸不可及》是根據法國富翁菲利普的自傳改編而來,殘疾的富翁與貧民窟小混混的友誼真實存在。兩大主角的原型菲利普和阿戴爾至今保持着聯系。

...

更何況,比起身體上的殘疾,心靈上的殘缺在現實生活中其實非常普遍。

正如菲利普所說,他真正的殘疾不在身上,而在心裡。像菲利普一樣,生活水平有保障,心靈卻孤獨痛苦的人不在少數。

王源一句“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就能引起一陣網絡的熱議,足可見人們對于這樣的孤獨感有着多強的敏感和共鳴。

我們少年時積極地尋求理解,總是試圖将自己所有的想法都跟對方傾訴;長大了卻學會欲言又止,“如今識得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成年人經曆了越多的事情,就越能發現自己的孤獨與不被理解,于是便把悲傷和痛苦埋在心底。

人的孤獨感是與生俱來的,追求理解的渴望同樣相生相伴。這樣的渴望不因階級,不因文化而有所不同。

當這樣的“我們”遇見像德瑞斯一樣真誠幽默的人,心靈上的契合很快就能拉近那看似“觸不可及”的距離。從這個程度上看,德瑞斯和菲利普的友誼實則是普通人友誼的縮影。

因為人們内心對于真誠和理解的渴望是共通的,所以心靈的契合可以跨越階級,跨越文化,跨越彼此的種種不同。

2011年,《觸不可及》在法國一上映就立即火爆全國,成為當年法國票房冠軍,在全球收獲4.26億美元的票房,此後又獲得法國凱撒獎和歐洲電影獎等多項提名。德瑞斯的扮演者奧馬·希還憑借此片拿下凱撒獎的最佳男主角。

至今仍擁有豆瓣9.2的高分,治愈中國79.6萬觀衆的心。

...

看慣了朋友圈的點贊之交,我卻被這對好朋友的友誼治愈了。

感動之餘,我們是不是也該回頭看看自己身邊的朋友們?

朋友圈裡沒有朋友,于是我們将它設置為三天可見。我們屏蔽了這個大大的人脈圈,也總忽視那個需要自己注意的真正朋友圈,忽視那些原本觸手可及的心靈,讓他們變得觸不可及。

其實那麼大的朋友圈裡,真心朋友又有幾個?

前陣子,我偶然夢到以前的同學,醒來覺得恍如隔世。突然發現以往特别聊得來的人不知何時就失去了聯系,明明曾經是多麼難得的朋友,我卻任由他們在我前進的路上走遠了。

社會快速發展,生活中的追名逐利讓我們一味地追求人脈,擴充朋友圈。于是本該珍惜的朋友被慢慢淡忘。等到彼此之間離得越來越遠了,才驚覺自己身邊早已沒了許多溫暖的陪伴。

也許我們不能像菲利普和德瑞斯一樣随心所欲地四處散心,但我們卻可以擁有失意時三兩好友的把酒言歡。

同事天天見,朋友卻總是難得見上一面。不追逐人脈,你最重視的朋友是哪幾個?不論是彩虹屁還是互損,主動才有故事。

比起朋友圈那些觸不可及的人們,那位好久不見的朋友其實隻要你一聲呼喚就能來到身邊。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衆号:無物永駐,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