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劇,家門封鎖。在寒假全然不像寒假的情形下,我們能做的,隻有聊聊電影、看看書。
到目前為止,豆瓣上已有十幾篇談論《黑水》的文章:稍加浏覽,大多以蹭《複聯四》熱度以及與《聚焦》結合評論馬克叔的演技為主——然而,我并不想這麼做。
在過往的影評中,我總是花較大的篇幅着眼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現;但在此類就事論事的影片中,仿佛并沒有這麼做的必要;當然,像其他所謂“影評”一樣複述劇情,更不是一件應該做的事情。那麼,我們該如何走進《黑水》?
首先看看影片的貫穿始終的線索——PFOA,根據百度百科,PFOA是全氟化合物中的一種有機酸,常溫下為白色結晶,主要用作表面活性劑、乳化劑。全氟辛酸很難從環境中降解,有可能通過食物、空氣和水進入人體。可能導緻生育率下降以及其他免疫系統疾病。影片的結尾悲觀地告訴我們,它存在于地球上99%的生物體中。

沒錯我就是複制的
《黑水》全程用一種冷色調的濾鏡攝影,視野中全然一股“化學物質”的氣息。在如此陰郁的氛圍下,我們看到了弱勢群體在權勢面前的無助。

《黑水》的冷色調與《Country Road》配樂
但《黑水》想要表現的遠不止這些,它圍繞着徘徊于弱勢受害者與刀俎者的良知律師展開的。借助他的眼睛,我們看到了以杜邦為首集團刻意的疏忽和腐敗。
首先是集團的問題:杜邦集團取得了含氟C-8的物質Teflon研究成果時,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測驗;利用體制中“自行管理”的漏洞,設定出了本該不安、不合理的“安全标準”:為了盈利,在經過自己的科學家們多年的研究,明知産品積薪厝火的情況下,依舊簽署了“基于50多年的行業經驗和廣泛的科學研究,杜邦公司認為沒有證據表明PFOA對人類健康有不良影響或對環境有危害”的法律文件。這種自欺欺人的行為,實屬陰險。
不隻是欺騙和隐瞞,杜邦公司所做的實驗也與“人道主義”背道而馳:不僅僅是小白鼠、實驗用的猴子,還有他們的雇工,就連生産線上的孕婦也不放過。《黑水》的前半部分提到,他們将Teflon加入香煙,讓一群毫不知情的“實驗小白鼠”工人“被動實驗”——結果依然不盡人意。危險,但他們選擇了姑息養奸,就連出現面部畸形嬰兒的病例出現,也選擇了隐瞞。引用《切爾諾貝利》中的一段話:“What is the cost of lies?”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欺騙,他們欺騙了工人、欺騙了農民、欺騙了EPA、更欺騙了全世界人民,以及生物圈中的一切。
集團的問題暴露出體制的問題。美國衛生部“自我管理”決策的乖剌,展露無遺;他們甚至對PFOA的了解幾乎為零。政府的“科學組”媕娿不定,四年、五年過去,也未見其化驗結果出現。“湯姆,我們的政府包庇杜邦公司”一句顯得如此的無力。
“司法部門毫無理由地停止了對于杜邦公司的各種調查”此句終Rob的倒下,使影片出現了再次的轉折(在其妻子的獨白下,我們看到了人物形象的升華——前文提過不再分析人物,這裡便信守承諾)。比洛特先生意識到,他需要面對的,不隻是強大的集團、人們的不信任、更是與之沆瀣一氣的聯邦政府:肩上的重壓猶如太行王屋二山,也許這才是TIA發作的直接原因。
七年過去,一個不經意間的電話,終于透露了真相。“腎癌、睾丸癌、甲狀腺疾病、先兆子痫、高膽固醇、潰瘍性結腸炎”——恐怖已經到來,一切都已太晚。

Mr Bilott接到的不經意間的電話
《黑水》,還讓我們看到了群衆的投畀豺虎。六萬九千人的實驗(盡管是在支票的指使下進行的),接連輾轉,逾期多年,告訴了全社會真相:杜邦不值得信賴。
杜邦抵賴,公司靠不住、企業靠不住;科學家靠不住、政府靠不住、聯邦也靠不住——能夠拯救自己的隻有自己。整部影片真正明智的,可能才是那位隻有小學文化、從一開始就知道“人們需要靠自己”的農民。

可敬的是,“still here”的“比洛特先生”們,二十多年——依然在奮鬥。
……
(未完待續)
傳奇雖然值得稱頌,但又有太多的“真相”需要被我們知道。
2020年1月28日
被封鎖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