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年輕的姑娘窮遊世界,身側的三個帥哥無縫銜接陪伴了一路。遠方的世界去闖了,迷人的風景看到了,美好的愛情經曆了,最終選擇是自己做的,無論選了哪個便不能後悔,幸好西方宗教文化讓單身姑娘可以大膽的留住孩子,這便有了《媽媽咪呀》。
多年前看《媽媽咪呀》時主題曲雖然熟悉,但對歌舞場面沒有什麼印象,隻記得當年的梅姨見到昔日的戀人不知所措,雖已中年但對于愛情的渴望與對生活的熱情依然如海面烈日,第一次看到邦德大叔能唱能跳,雖然那時還不認識科林叔,但是他的英倫紳士氣質已經在我的觀影體驗裡留下記憶。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十年前《媽媽咪呀1》裡講述女兒蘇菲在婚前的尋父之旅,最終和母親唐娜和解的故事。十年後《媽媽咪呀2》中則一面講述母親唐娜年輕時的經曆,一面講述女兒蘇菲現在的冒險,母女二人雖已天人永隔,但是單身母親唐娜給了女兒很好的人生教導,這也是續集最為感人的地方。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姑娘們千萬别被片中短暫的激情洗腦,單身媽媽從來都是天底下最難的差事。單身媽媽這個話題曾在《奇葩說》中被說出花來,所以更加理解身邊小姐姐說生娃生個兒子不用擔心他以後受生孩子之苦,更不用擔心他青春騷動地談情說愛。當然了生出啥來媽媽都會愛他。
或者說,《媽媽咪呀》的故事放在中國會很邊緣,甚至被某些禁锢者嗤之以鼻,但這恰恰是電影的魅力所在,可以讓我們進入他人的精神世界,用另一個人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

圖片發自簡書App
電影中除了再次呈現ABBA樂團的經典曲庫之外, 年輕演員的加入令歌舞部分比第一集更加有活力之外,我最喜歡的就是影片中采用雙線平行展開情節。一面是年輕的唐娜活力四射,在牛津大學畢業典禮上大秀歌舞,勇于拿起行囊說走就走,敢于追求心中的詩和遠方。一面是30歲的女兒蘇菲在小島上追憶去世的母親,同樣勇敢的放下外界的喧鬧,留在小島上一切隻為和母親更近,一切隻為心中所想。
這種雙線并行總在轉場時處理的非常精妙,更具電影感,母女的雙時空交錯讓人對主人公的命運了解的更加豐滿。

圖片發自簡書App
唐娜在旅途中先後與三個年輕帥氣的男孩兒相遇,因為年輕、自由和純真,說不清的感情沖動不約而至。唐娜的笑容極具感染力,很容易招到異性的憐愛,但唐娜又是個果敢的人,發現苗頭不對立即撤退毫不猶豫,同時唐娜又是個非常勇敢的人,敢于獨自撫養孩子在一個遠離家鄉的小島上。
一個向往自由,美麗陽光又勇敢的女性是歌舞劇和電影裡成功的人物塑造,這樣一個女性的故事是《媽媽咪呀》風靡世界近20年的理由。

圖片發自簡書App
電影中最感人的地方是影片最後,蘇菲抱着嬰兒同樣在山頂的那座小教堂,等待着洗禮,等待着天堂中的母親唐娜祝福自己的孩子。母女是這世上最美妙的關系,當蘇菲懷孕的那一刻,她覺得從未離母親那麼近過。
蘇菲的父親到底是誰完全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姑娘學會了勇敢前行、期盼美好、保持純真、向往自由,蘇菲從唐娜那裡繼承了自信的微笑,堅定且從容,女兒蘇菲和母親唐娜一樣勇敢。
同樣的小島,同樣的住所,同樣要孕育一個新生命,蘇菲從母親那裡得到的愛與力量感染着每一個觀衆,這是《媽媽咪呀》完美的落幕。

圖片發自簡書App
身邊有許多媽媽在努力地做好一切,她們說就是要給孩子一個榜樣,讓自己做一個更好的人。《媽媽咪呀》是一部讓年輕人看了神清氣爽感受快樂的電影,同時也是會讓經過歲月洗禮的人群看了更加觸動,更加明白樂觀與勇敢多麼重要,做一個明媚如驕陽,寬闊如海面的人有多麼難得。
End

圖片發自簡書App
無戒365天日更營 第9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