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母愛是什麼樣的呢?給你陪伴,給你好的生活環境,教育環境,還是其它的什麼呢?不管是什麼,相信你一定有屬于自己的想法,但看完電影《佛羅裡達樂園》你一定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佛羅裡達樂園》,這是一部獲得奧斯卡提名的低成本小衆電影。該片主角是一個六歲的女孩莫妮,還有她二十多歲的年輕媽媽海莉,她們住在魔法城堡旅店的一個廉價單間裡,過着艱難的生活。

年輕的辣媽海莉本來在一個酒吧跳舞,但她隻是想跳舞工作掙錢養家,從來不接客,這惹惱了來酒吧的客人,也讓酒吧的老闆很生氣,便開除了她。辣媽海莉想再找一個工作,可她把自己的求職信息貼滿了整個城市,依然沒有人雇傭她。沒辦法,為了生活,她便帶着女兒莫妮去街上賣香水,有時賣不出去,就隻能向路人乞讨。

看到這裡,如果有人說這是一個好媽媽,大概沒有什麼異議。

首先,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姑娘,面對懷裡的女兒,并沒有抛棄孩子,這就足夠偉大了。如果辣媽海莉想過得好一些,應該把女兒送到她的生父那,很顯然生父抛棄了她們,但海莉并沒有抛棄女兒,也沒有把女兒送到孤兒院,她不想讓女兒莫妮從小沒有母愛。

雖然辣媽海莉一直在艱難的維持生活,很顯然她也無法給女兒莫妮一個太好的教育環境,但她也沒有忽視對孩子的教育。

莫妮是典型的熊孩子,從小說話髒字連篇,由于沒有什麼玩具,更沒有什麼娛樂設施,她的玩樂方式非常Low。一次她和夥伴在二樓吐口水,比誰吐的遠,最後全都吐到了樓下的車上,車主人出來了,莫妮和小夥伴邊罵邊跑,把車主人氣的不行。最後,車主人找到了辣媽,辣媽二話不說,帶着女兒就去給人家洗車了,她教育女兒說,“你自己惹的事就要自己去解決,給人把車擦幹淨,好好的給人家道歉。”辣媽自始至終都沒有打孩子,而是在教育她。這次,開朗的莫妮還結識了車主人的女兒詹妮,成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

圖片發自簡書App

莫妮一直和小夥伴一起玩耍,她們會一起吃一份冰激淩,每人吃一口,還躲在房間裡吃,生怕冰激淩化得太快,一起吃雪糕這大概是她們最快樂的事了。可熊孩子就是熊孩子,她們不但喜歡玩,還總是去做壞事,一次偷偷關了整個旅館的電,經理找來了,一番交流後,辣媽進行了賠償,也教育孩子她們的雪糕錢沒有了。

孩子一直在闖禍,辣媽一直再給她們擦屁股,教育她們。可是有一次莫妮她們闖了大禍,把以前貧民窟的舊房子給點着了,雖然早已沒有人住,可火勢很大,驚來了消防車。一看到這情況,莫妮的小夥伴的父母們很生氣,怕孩子學壞,不讓孩子再和莫妮玩耍;其他孩子的父母都知道這事是自己孩子幹的,狠狠地教育了孩子,可唯獨辣媽不知道,她還以為是自然起火,便一直維護女兒莫妮。因為這事辣媽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吵翻了,朋友的孩子也再沒有來找莫妮玩過,最重要的是朋友再也沒有幫過辣媽。

緊接着,誰想不順的事情接二連三的來了,辣媽在街上賣香水受到警察的阻礙,東西被沒收,家裡一下子沒了經濟來源;這時又催着交房租,不交房租自己一個人倒無所謂,但總不能讓孩子露宿街頭吧。這時最好的朋友也不再伸出援助之手,陷入絕境的辣媽隻好選擇了她最反感的事——進行性交易。

這雖然解決了燃眉之急,但誰想辣媽不幸懷孕了,但辣媽可沒有錢做手術,辣媽無奈隻好去淋雨,通過生病的方式讓自己流産。好好的辣媽淪落到這個地步,不得不感歎生活的殘酷。

不久,辣媽進行性交易的事被發現,當地政府組織以辣媽沒有能力撫養孩子為由,準備将女兒莫妮送到孤兒院,這遭到了辣媽的強烈反對,她不想離開女兒,女兒也不想離開辣媽。可地方政府是強硬的,非要帶走莫妮,情急之下,傷心的莫妮逃跑了,她找到了自己最要好的朋友詹妮,她們一起跑向了迪士尼樂園。而知道女兒莫妮出走後,辣媽瘋了一般要去找女兒,并質問政府,這難道就是你們給孩子的關懷?

影片到此結束,那究竟是把孩子送到孤兒院,接受正規的教育,但沒有母愛,是這麼生活好呢?還是把孩子留在辣媽身邊,雖然生活辛苦,也難以受到好的教育,但從此失去母愛好呢?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因為這不是個簡單的問題,而是需要權衡多方利弊複雜問題。也許你很理智,認為母愛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成長教育更重要,送到孤兒院最好;也許你更看重孩子的心靈成長,不想讓孩子孤獨,希望她待在母親身邊。

無論如何,不可否認的是辣媽是個好母親,她一直在盡可能地給孩子更多的幸福,給與孩子更多的照顧。女兒莫妮雖然生活條件不好,但她過得很開心,完全釋放了孩子的天性,是個快樂的孩子。

那麼,對于孩子的成長,你更重視什麼呢?

...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