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他沒有觸犯我的驕傲,我也容易原諒他的驕傲。”

《傲慢與偏見》

影片改編自簡·奧斯汀的經典著作《傲慢與偏見》,主要講述了帥氣多金的貴公子達西與鄉紳小姐伊麗莎白之間的愛情故事。貴公子達西與朋友賓利到鄉下别墅度假,在一次舞會上認識了女主班納特一家人,女主姐姐簡因貌美善良迅速吸引住賓利的眼光,二人共舞數次,而達西卻因傲慢給女主留下不好的印象,也導緻後來達西向女主求婚時,女主因為對其抱有偏見而狠心拒絕。

...

“幸福一經拒絕,就不值得我們再加重視。”

後來男主寫信向女主解釋誤會并開始學着改掉自己的傲慢,女主也慢慢意識到自己對達西偏見太深,二人關系逐漸好轉,達西為了女主幫助促成了其妹妹和姐姐的婚事,讓女主徹底抛開了對男主的偏見,二人曆經曲折終于得償所願。

...

第一次看這個電影的時候,我隻覺得這無非講的是帥氣多金但傲慢的富家子弟追求漂亮聰明但懷有偏見的鄉紳小姐的故事,不過是把瑪麗蘇情節安到了英國鄉紳貴族身上,但反複刷了幾遍影片後,卻在其中發現了許多值得深思的情節。影片傳達的主要思想是積極向上的婚姻觀和愛情觀。選擇不同婚姻觀的角色結局映射出,有些人或許因為金錢結婚而獲取了物質上的幸福,卻葬送了一生的青春;有些人雖沒能享福作樂,卻因嫁給了愛情而幸福一生。

女人們往往會把愛情這種東西幻想地太不切合實際。

...

影片中男女主的人物性格刻畫也向我們傳達出許多積極的正能量。比如,女主伊麗莎白雖然處于拜金浮躁的社會中,但仍堅持自我原則,對愛情有自己的見解不願随波逐流,任意将就。放到現在,這種豁達高潔的品質依然能引人佩服。

...

在現實中,建立在純粹追求愛情上的婚姻越來越少,多少都要受到物質家庭影響,許多人或許知道對方有很多缺點,但為了榮華富貴依然選擇将就。影片伊麗莎白的閨蜜夏洛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盡管她知道柯林斯先生溜須拍馬,自私妄為,但為了過上好日子她依然選擇與之結婚,二人婚後的相處可想而知。

此外,女主伊麗莎白在衆多漂亮女孩中成功吸引住達西先生注意力還是由于其獨特的人格魅力。伊麗莎白飽讀詩書,體态禮儀落落大方,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面對上流階層不卑不亢,男主正是在與其相處之中發現了她的與衆不同,繼而被其吸引。

...

優秀的人是互相吸引的,想要遇見優秀的人你自己也要優秀,外在美或許可以替你在人際關系中加分,但真正維持住關系,經受住時間考驗的是内在美。

就算我們不能像伊麗莎白一樣遇見如此優秀的達西,但我們可以盡力把自己變成那個最自信的伊麗莎白,去遇見更好的自己。

...

另一邊,達西這一人物角色塑造的也十分成功,除了帥氣的外表,從其一言一行之中我們都能感受到身為貴族應有的學識和氣質。達西雖然傲慢,但其熱愛藝術音樂,是真正的貴族。而現實中很多自诩“貴族”的人卻虛有其表,除了“貴族”的名号,其行為舉止宛若市井潑皮。想到之前某高校高級教師辱罵清潔工的新聞,就讓人不寒而栗,這種人算得上教育界“貴族”,可一言一行都拉低了教育界的水準。

...

影片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部分是達西在表白被拒後,沒有立刻放棄,而是寫信向女主解釋清楚進而改變自己的缺點。這些放在對待愛情的态度上可以,放在對待失敗的态度上也可以——盡管此刻失意,但仍要保持本心,無所畏懼,好好反思,努力提高,終會結局圓滿。很多人在遇到困難時,都會自怨自艾,悲天憫人,感覺前途迷茫,不知何去何從,但其實,有時事情并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糟糕,隻要你願意付出,願意改變,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人生在世,要不是讓人家開開玩笑,回頭來又取笑取笑别人,那還有什麼意思?





酒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