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夏天,一部超級英雄電影橫空出世,橫掃《教父》拿下Imdb排名第一,并在接下來多年占據排名前五。從觀衆到媒體,從國内到國外,無不對其贊不絕口。

這是一部黑暗至極的電影,它叫做《蝙蝠俠:黑暗騎士》。且不論諸位是否是“蝙蝠俠”的粉絲,或是對這類電影是否有興趣,這部電影已經橫跨了題材的界限,直接把主題提高到了人性黑暗與光明的高度。

本片塑造了三個主要角色:蝙蝠俠、小醜、“雙面人”哈維·丹特。

蝙蝠俠毫無疑問,是正義、無私的象征,是隐藏在面具背後無畏的私法制裁者,他有一條原則是絕不殺人。
小醜則是一個高度無政府主義恐怖分子,代表了純粹的混亂與恐懼。
“雙面人”哈維,原是哥譚市正義勇敢的檢察官,後失去愛人堕落成報複社會的惡魔。

三個人物極具立體感,把人性的善惡、抉擇映射得淋漓盡緻,正如一枚硬币:蝙蝠俠是永遠的正面,小醜是永恒的背面,哈維是硬币本身——雙面。

...

故事的開始便是小醜組織的一次銀行搶劫,在小醜“剩的人越少,分到的錢越多”的鼓動下,搶劫分子在途中互相暗殺,誰反應稍慢一拍或是略有猶豫,立刻被自己搶劫的同伴槍殺。

果斷殘忍的小醜成為了最後的幸存者,帶着數千萬美金逍遙而去——這便是小醜抛出的第一次證明:人性醜惡,為了金錢自相殘殺。值得一提的是,小醜搶劫的是黑幫的銀行。最後的黑幫經理倒在地上對小醜說:這個城市的黑幫也是盜亦有道的。而小醜沒有原則,利用人性的弱點,輕松打破了這個所謂的“道”。

這就是小醜所代表的純粹的混亂無原則。而在最近,哥譚市迎來了一名正義勇敢的檢察官哈維·丹特,他不畏黑幫威脅,清廉正直,起訴了上百位黑幫犯罪,成為了哥譚的“光明騎士”。人們逐漸開始依賴這位懲兇除惡的大英雄,而哈維的勇敢無畏也值得這些稱贊。

...

随後小醜以出人的智慧和癫狂控制了哥譚市主要黑幫,向人民發出了警告:如果蝙蝠俠不出來自首,他就開始每天虐殺一個人。蝙蝠俠作為哥譚市正義的私法義警,幾乎沒人知道他究竟是誰,也不糾結他是誰——蝙蝠俠為城市犯罪率銳減作出巨大貢獻,人們隻知道需要這個黑暗騎士幫他們鏟除惡棍。

這時,小醜出現了,在每天慘死的無辜人質的巨大壓力下,人民憤怒的要求蝙蝠俠自首以中斷小醜的暴行。這便是小醜想要的第二次證明:沒有迫不得已的時候,誰不想正義凜然?曾經幫助無數人的蝙蝠俠在輿論重壓下竟成為衆矢之的,令人唏噓不已。關鍵時刻,哈維站出來,聲稱自己就是蝙蝠俠,請求警方把他押送進監獄。

押送路上小醜企圖殺死哈維,對哈維的警方車隊瘋狂攻擊掃射。蝙蝠俠及時趕到,救下了哈維的同時準備将小醜擒拿。正當蝙蝠俠開着摩托全力向小醜沖去時,小醜毫不躲閃。“撞我,撞我。”他自言自語道。

...

蝙蝠俠的原則是絕不殺人,而小醜卻正在引誘蝙蝠俠這麼做——沖動地把小醜撞死。小醜正是想用這種病态而瘋狂的行動證明:蝙蝠俠的原則都可以打破,世界沒有什麼絕對的正義。

最後關頭,蝙蝠俠控制了自己——摩托從小醜身旁呼嘯而過,重重地撞上了貨車。警察趕到,護送哈維回家休息,而小醜則被警長的部隊押入監獄。在審訊室中,小醜向拷問自己的蝙蝠俠透露心聲,這也是全片對小醜思想最為直接的一次刻畫。

“你也隻是一個怪胎,像我一樣。他們現在需要你,當危機結束,他們便像驅逐麻風病人一樣驅逐你。”

...

小醜對蝙蝠俠說道:“他們隻會在允許的情況下執行正義,當規則開始崩塌時,這些所謂的文明秩序守護者就會開始自相殘殺。”

接着小醜抛出了一個難題,也是他的第三次證明。

哈維·丹特在回家路上被綁架了,蝙蝠俠的女朋友瑞秋也被綁架了,他們分别被關押在兩個不同的地方。小醜癫狂地告訴了蝙蝠俠和警察他倆的位置,但時間隻允許救一個人。蝙蝠俠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殊不知,小醜故意将兩人的位置說反給蝙蝠俠聽。瑞秋葬身火海,哈維半邊臉也被爆炸燒爛。

原來,一切都是在計劃内的。小醜設計了一切,設計了自己被捕,買通(威脅)警察綁架了哈維,最後用了一個小詭計炸掉了整個警察監控所,自己坐着警車潇灑離去。哥譚市的“光明騎士”,正直勇敢的清廉檢察官,哈維·丹特,失去了自己的愛人(瑞秋也是哈維的中意之人),失去了自己半邊的臉,也失去了自己心中所堅守的全部正義與無畏。蝙蝠俠摘下了自己的面具。

...

在韋恩大廈的一層摩天大廳中,布魯斯·韋恩(蝙蝠俠本人)悲傷而無奈的注視着遠方的城市天際線。

黑色披風下,是布魯斯強壯而疲憊的身軀;蝙蝠面具背後,是一張痛苦悲恸的面容。小醜幾乎赢了一切,他重創了哈維,殺死了數不清的哥譚市民,讓整個城市人心惶惶。更重要的是,蝙蝠俠的愛人瑞秋也死于小醜之手。蝙蝠俠開始反思,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正确,反思自己的存在是否有意義,蝙蝠俠的存在是否能讓社會更加美好。

小醜把該說不該說的都說了,蝙蝠俠把該做不該做的都做了。生命在于抉擇,英雄的時代已然逝去。小醜的思想在此時展現得淋漓盡緻:他不相信任何人性的善,病态地厭惡和鄙視文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