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認為《午夜巴黎》是伍迪·艾倫在新世紀中最好的電影,同時也是創作野心最大的電影,繼承了伍迪·艾倫一貫的特點:「解構主義」、「浪漫輕喜劇」、「諷刺美學」、「密集台詞」等,情節上卻首次玩起了穿越。
但《午夜巴黎》中的穿越并不炫酷,不同于以往所見的穿越片,它沒有任何科學理論支撐,無需任何設備,模式相當簡單 :午夜時分的一聲鐘響、坐上一輛老爺車便可以駛向不同的時代。
這種極簡的穿越模式避免了此類題材極易出現的「邏輯漏洞」,并且穿越的過程也令人深感惬意,這主要得益于伍迪·艾倫對情境的構造:加強戲劇沖突(與女友發生分歧)、選定适當場合(巴黎街頭)并巧妙結合配樂(爵士樂)
01. 【 寫 給 藝 術 的 一 封 情 書 】
如果說《開羅紫玫瑰》是伍迪·艾倫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那麼《午夜巴黎》則是他寫給藝術的一封情書,因為《午夜巴黎》的緻敬範圍不僅僅局限于「影視」,更是涵蓋了「映像派畫作」、「文學」、「音樂」等。
不難發現,影片在 劇情發展到穿越前 就已經提及了不少名人。如吉爾和女友在「莫奈」的後花園遊覽;與同行的朋友 保羅 在「羅丹」的雕塑前與導遊交談。有趣的是,保羅甚至弄錯了「羅丹」的妻子與情人,伍迪·艾倫也借此諷刺了那些賣弄學問的僞知識分子。
而穿越後,吉爾來到了「讓·考克」的舞會,耳邊伴随着「科爾·波特」親自彈奏的《 Let's Do it 》,緊接着,他見到了「斯科特·菲茨傑拉德」,現場欣賞「約瑟芬·貝克」優雅的舞姿。
這一段的戲劇性很強,作為影片第一幕與第二幕的轉折點,在此之後劇情逐漸變得有趣起來:「海明威」、「格特魯德·斯泰因」、「畢加索」相繼登場,而且男主吉爾甚至可以愛上「畢加索」的情人——「阿德瑞娜」
吉爾與「阿德瑞娜」在塞納河邊漫步也是全片最浪漫、最具意境的段落,二十世紀初的巴黎街頭與極具夢幻感的配樂使浪漫主義色彩得到了極大的升華,可以看出,這一段有意淡化了景框兩端的的光線,昏黃的燈光布滿景框中心,光線運用與部分情節安排竟與伍迪·艾倫早期作品《曼哈頓》有幾分相似。
本片涉及的名人 「 數量之多 」 、 「 範圍之廣」,創造的情境幽默且浪漫,飽含了伍迪·艾倫對藝術的熱愛,這部電影是他寫給藝術的一封情書。
02. 【 真 實 可 感 的 人 物 塑 造 】
自第二幕起,影片出現的大多數人物都來自曆史,因此在人設方面不能過多地進行自由創作,每個人物的所作所為都要符合其原型的性格。無論是「選角」還是「台詞設計」,《午夜巴黎》的目标隻有一個:「真實」
在選角上,演員的相貌均與原型人物非常相似,如艾德裡安·布洛迪與「達利」,抖森與「斯科特·菲茨傑拉德」。
在台詞設計上,每段對白安排基本上符合說話人的「身份」和「經曆」,這在吉爾與「海明威」的幾段對話中得以體現。
如吉爾與「海明威」讨論作品好壞标準時,海明威這樣說到 :“一部作品的優秀源于他的真實,戰争讓人越發真實,在爛泥中死去并不可歌可泣,除非你是高顔從容的死去,那樣的死亡不僅崇高且無畏!”
海明威從小參加拳擊,身經世界大戰,他堅韌不拔的品質廣為人知,這段話則巧妙地融入了他崇高的理想與無畏的精神。
又如吉爾希望「海明威」幫忙鑒賞自己的作品時,海明威說到 :“你不需要另一個作家的意見,當一個作家,就要堅信自己是最優秀的!”這又将海明威的自信展現的淋漓盡緻
除此之外,影片中還有一個片段令我印象深刻。當吉爾與三位「超現實主義者」:「布努埃爾」、「達利」、「曼·雷」一起交談的時,他說出了自己來自未來并愛上了這個時代的女人,「曼·雷」想到了一幅畫,「布努埃爾」想到了一部電影,而「達利」想到了犀牛。
若是常人必定認為吉爾在開玩笑,可是作為「超現實主義者」的他們,沒有受困于實際的現實觀,相信了吉爾并對此展開聯想,而且所聯想的事物均與各自的「職業」和「性格」相符,可見影片在人設方面的嚴謹。
03. 【 在 對 比 中 達 成 諷 刺 】
在伍迪·艾倫的電影中,通常是以愛情、喜劇作為外殼,悲劇、諷刺作為内核,如《開羅紫玫瑰》表面是一個浪漫的奇幻故事,實際上揭示的是一場人物命運悲劇,同時也諷刺了部分用電影逃避現實的影迷群體。
而《午夜巴黎》則将諷刺的目标放在了「僞知識分子」與「懷舊主義」上,并且通過對比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①「知識分子」與「僞知識分子」
影片所表現的是伍迪·艾倫的藝術情結,因此 贊揚 / 緻敬 的是各類藝術家(知識分子),那麼對保羅這種狂妄自大的「僞知識分子」必然是諷刺。
保羅的賣弄學問體現在諸多方面,除了上文所提的「弄錯羅丹的妻子與情人」,還包括「主動提出鑒賞吉爾的作品」、「對畢加索的畫作肆意發表見解」等,不過對保羅這類「僞知識分子」的諷刺并非影片的母題,這隻是伍迪·艾倫額外增加的小幽默,影片真正的主題是對「懷舊主義」的質疑。
②「現實主義」與「懷舊主義」
不難看出,吉爾是個典型的 懷舊主義者 ,這從他「在懷舊商店工作」、「喜歡生活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巴黎」中都得以體現,但作為 現實主義者 的女友并不贊同他的所作所為。
面對兩種不同的價值觀我認為伍迪·艾倫傾向于後者,理由如上文所說 :影片的主題是對「懷舊主義」的質疑,通俗來講就是 “ 反對沉迷過去,堅持活在當下 ” ,現在看來這個主題不僅「低端」,而且「俗套」。
盡管主題再「俗套」,影片的表現手法卻沒有落入「俗套」,脫離了同類題材作品中常見的「說教」:以思想灌輸的方式傳遞哲理。而是将影像建立于實際:以穿越的方式讓主角親自到達心中的黃金時代。
更可貴的是,影片在呈現方式上也十分「新穎」,并非是「穿越→認識到黃金時代的不足→回歸當下」這種單一且俗套的叙事結構,而是通過制造一場永無止境的矛盾,在人物與事件之間不斷産生磨合,其内容可以簡要概括成:
“ 生活在吉爾心中黃金時代的「阿德瑞娜」認為巴黎的「美麗年代」才是黃金時代,生活在巴黎的「美麗年代」的「埃德加·德加」、「保羅·高更」等藝術家則認為「文藝複興時代」才是最好的年代……”
黃金時代背後還是黃金時代,在一個時代待久了自然會心向另一個時代,因為現實永遠不盡人意,生活亦是如此。
然而吉爾和女友之間的矛盾并不局限于上文所說,還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吉爾喜歡雨中漫步,而女友喜歡躲在傘下;吉爾想留在巴黎,而女友想回到美國……甚至是吉爾買的項鍊,女友也不喜歡。
他們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遠,這從一個細節可以看出:第一幕中女友想與保羅一起參加舞會,但吉爾不想,女友還在試圖說服,而第二幕中女友想與保羅去鄉村小酒館,此時她沒有絲毫挽留的意思,甚至對吉爾說“我可不希望為了你錯過美景。”
在種種矛盾下,最終的結果自然是分手。
又是一個巴黎夜晚,吉爾獨自走在街頭,午夜的鐘聲再次響起,可他遇見不是駛來的老爺車,而是在唱片店中認識的小姐。
兩人似乎志趣相投,此時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再次響起了片頭的那首悠揚的薩克斯《Si Tu Vois Ma Mere》,他們的身影也漸漸消失在雨中……
人生第一次寫影評,通篇語言流水賬,用圖片湊長度,純屬瞎扯,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