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2012)的剧情介绍
1960年,以色列宣布抓捕到前纳粹德国高官、素有“死刑执行者”之称的阿道夫·艾希曼,并于1961年在耶路撒冷进行审判。已在美国居住多年的著名犹太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巴巴拉·苏科瓦BarbaraSukowa饰)受《纽约人》邀请为此次审判撰稿。当汉娜·阿伦特前往耶路撒冷观看审判后,却在艾希曼的阐述、民意和自己的哲学思考之间发现了分歧。当阿伦特将艾希曼当年的行为提高到哲学的高度,她的文章不出所料地引发了社会上的恶评和抨击,一些汉娜·阿伦特的老友甚至和她绝交反目。这个当年海德格尔门下最得意的女学生在急风骤雨中想全身而退,却发现一切都已经不像自己预计的那样简单。
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2012)的影评
勿以平庸解读平庸之恶
此中奇怪的现象,恶的banality and thoughtless,仍然有论调说艾希曼——个性平庸,思想愚钝,陈腔滥调——典型的官僚主义产物不“平庸”,基于中文字义扣“平庸”的字眼。什么思想决定人如何看艾希曼,影片中道貌岸然聚在一 ...
关于“思考”
电影全篇强调“思考”的重要性,这也是汉娜思想的核心。正是因为“思考”我们才区别于动物,我们才是人。艾希曼作为纳粹头子,死人执行官,并不似我们心目中所想的具有残暴的反社会动机,而只是一个平庸得不能再平庸的普通人,是丧失了思考能力的机器 ...
小感想
本片对我有着独特的意义。曾和一位新认识的朋友聊天时说,自己尚未想清楚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对方便自然地问起了我理想的生活方式为何,而后的回答过程中,浮现于我脑海里的,并不是对某一种生活方式的具体想象,而是一个人——汉娜·阿伦特 ...
思考不需要知识
汉娜阿伦特✦充满魅力的女性思想者阿伦特于1906年在德国出生,1975年去世。在德国时因为犹太人的身份,面临种族主义的迫害,并因此流亡他国,在流亡他国期间,还不得不做零工度日,同时着手自己的学术研究,甚至在流亡法国期间,还曾被关入集 ...
另一位榜样
试图通过一部两小时的电影去理解智慧者是一件十分愚蠢的事情,最快捷的笨办法是读书。但是电影片段展现人生,呈现出另一位与波伏娃相同又不同,独特的女性样本,简直令人着迷。女性之所以不敢显露锋芒,是因为没有独树一帜、优异到脱离通俗男性社会规 ...
中国人从来不会思考恶是平庸,善是激进这类历史观点。善恶绝非二元对立。
平庸的恶真是个好话题。导演截取了汉娜生命中最戏剧性和激烈的一段,所以一点不觉得闷。独立思考与表达真实想法的勇气。太适合我们了。审判一段面对真实影像也是妙笔,既让观众视线等同于汉娜。同时也强调了导演的态度,这种事、那个人是不能,也不应该被扮演的。只应客观呈现。
2012年的德国片,女导演曾经是施隆多夫的前妻,和我同年42年出生,拍此片时已经70岁了。片子拍得老辣、简洁。最重要的是此片让我认识了这位写过《极X主义的起源》一书而闻名的德国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知道了她六十年前那场因“为纳粹辩护”引发的轩然大波,和她不放弃、不妥协,坚持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平庸的恶”之哲学论断,值得补看!
真理无惧千夫所指,平庸即恶万众愚痴。
推荐(其实我很想说"是中国人都应该"看一看,想一想民族主义、历史仇恨、文革)!DL:http://pan.baidu.com/s/11NlSi (中、德字幕)"为什么我要爱犹太人?我只爱我的朋友 —— 那是我唯一有能力去爱的。" 这几句私下的话比不上理论语言那么道貌岸然,但真正理解了的话,在深度上不陋分毫。
定位尴尬,介于故事片和纪实片之间;剖析尴尬,介于详尽和深刻之间;人物感情尴尬,介于八卦暗示和事实显明之间。
#16thSIFF#能把这么复杂的事儿掰得这么清楚真是难为特洛塔了。剧本和表演都是一流,摄影很好但一点不抢戏。“看不懂的自己默默去补课”这种强大的知识分子电影气场真是彪悍。在天朝这样一个民族主义泛滥的国度,这片儿真是打脸啊。
恶是极端而不彻底的,恶是平庸的。只有善才是彻底而深刻的。而人们却被情感冲昏了头脑,迷失了理智。还是说,哲学思考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不可能的?继《小说里的哲学家》之后,我想是时候要开始思考写《电影里的哲学家》这个问题了。思考与人生,是一个作家永恒的使命,二者本为一体,对又哪怕忍辱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