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旅行记Levoyagedanslalune(1902)的剧情介绍
天文学院院长(乔治·梅里爱GeorgesMéliès饰)在一次会议上提出天马行空的月球旅行计划。他和另五名大胆的天文学家监制出了炮弹舱和大炮,并在军队的帮助下乘坐炮弹舱顺利登月。兴奋过后六名天文学家精疲力竭的在月球表面睡去,浑然不知许多星星悄然观察着他们熟睡的样貌。最后一场寒冷的降雪唤醒了他们。众人躲藏到地洞中却不慎用雨伞惊扰了月球人,于是一场慌乱的冒险开始了……
本片是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灵感来源于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H·G·威尔斯的小说《最早登上月球的人》。影片于1902年发行了黑白版和手绘彩版,全长约14分钟。后结局与彩版一度失传。1993年,受损严重的彩版拷贝被私人收藏家捐赠给西班牙巴塞罗那电影资料馆;2002年,结局“凯旋而归”在法国被重新发现。影片修复计划持续十余年。
2011年,影片的彩色完整修复版在戛纳电影节首映,以纪念梅里爱诞辰150周年,此时距离影片问世亦已过去109年。
本片是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灵感来源于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H·G·威尔斯的小说《最早登上月球的人》。影片于1902年发行了黑白版和手绘彩版,全长约14分钟。后结局与彩版一度失传。1993年,受损严重的彩版拷贝被私人收藏家捐赠给西班牙巴塞罗那电影资料馆;2002年,结局“凯旋而归”在法国被重新发现。影片修复计划持续十余年。
2011年,影片的彩色完整修复版在戛纳电影节首映,以纪念梅里爱诞辰150周年,此时距离影片问世亦已过去109年。
月球旅行记Levoyagedanslalune(1902)的影评
推荐导演:看过马丁·斯科塞斯电影《雨果》(2011)的人,一定对乔治·梅里爱的名字并不陌生。雨果 (2011)7.72011 / 英国 美国 法国 / 剧情 儿童 奇幻 冒险 / 马丁·斯科塞斯 / 阿萨·巴特菲尔德 科洛·葛蕾丝· ...
2024.2.21
FILM HISTORY第三页 第一章电影魔术师乔治梅里爱经历了其技术主义的过度时期后,彻底转向剧作,电影艺术道路之作。乔治梅里爱内在的想象力显然在1902已经被电影艺术还尚未成熟的技术所约束,自然在《月球旅行记》中表现了一定近乎超 ...
最早?最伟大?至少,值得尊重……
在1902年的《月球旅行记》之前,其实是有过电影的拍摄的,以及是否是唯一的一部“第一部科幻片”,这也无从考证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是《月球旅行记》开始拥有了当今电影的许多特征:最基本的,《月球旅行记》是一部由多个镜头组成、由多个演员 ...
《月球旅行记》(1902)是由乔治·梅里爱根据凡尔纳和威尔斯的小说改编成的影片,被称为“史上第一部科幻片”。影片剧情取材于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威尔斯的小说《第一个到达月球上的人》。梅里爱采取神话剧的传统风格,表现了一 ...
一百多年前……梅里爱发明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特效……
精彩有趣,淡入淡出,史上第一位把特效运用到电影里的人~看过《Hugo》再看《月球旅行记》的彩色修复版,才知道把如此珍贵的影像保留下来是多么不易。MoMA首映了修复的纪录片,赞!和一大堆电影界的学者坐一起看。。。还有钢琴配乐的朗诵版!极赞!
登上月球的科学家其实是一群戴尖帽的霍格沃茨魔法师,而月球则跟骷髅岛没什么两样,只是你在上面找不到金刚。Georges Méliès作为电影特技之父和最早的制片厂创建人,同时也应该被尊为cult片领域的开山鼻祖。
凡尔纳科幻小说改编。特技大师梅里爱,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导演,发明了慢镜头、快镜头、叠印、二次曝光、场面转换。完全脱离实际的幻想世界,对戏剧式表演的实录,永远中景,摄影机不动于乐队指挥的位置。假定性。表现美学的源头。
世界第一部科幻电影,1902年。
看的是戛纳彩色修复版,很有创意。其实胶片背后的故事可以再拍一部片!
看过air迷幻上色版后重标:两个版本各具特色 自然 无音乐及黑白或许还更好些 否则总好似染上现代平设的条条框框似的 作为历史上第一部真人科幻 大场面一点不缺 幽默点也刚刚好 月宫神奇或凶险的描绘同样不坏 最印象深刻的超长炮射向逐渐清晰(并变出脸庞)的月球 收尾的征服雕像不喜欢 倒是那时代风情
这是部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