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導演:

看過馬丁·斯科塞斯電影《雨果》(2011)的人,一定對喬治·梅裡愛的名字并不陌生。

雨果 (2011)7.72011 / 英國 美國 法國 / 劇情 兒童 奇幻 冒險 / 馬丁·斯科塞斯 / 阿薩·巴特菲爾德 科洛·葛蕾絲·莫瑞茲

當《工廠大門》與《火車進站》打破了日常人們對影像的認知,作為戲劇家與魔術家的喬治·梅裡愛更是對這一偉大的發明産生極大的興趣,甚至變賣家産,想要成為一位電影導演。而電影的發展,如果說盧米埃爾兄弟是電影的創始者,那麼喬治·梅裡愛無疑是電影的奠基者。我們知道盧米埃爾兄弟将“攝影機扛到大街上”,用攝影機真實記錄着法國的日常生活,開創了“現實主義”的先河,這也使得喬治·梅裡愛在前期也開始了電影的探索。然而,喬治·梅裡愛在創作前期的作品《牌局》中,無疑,模仿借鑒了盧米埃爾兄弟的短片《紙牌》,遭到了盧米埃爾兄弟的控訴(之後《她》短片中的“蛇舞”也有模仿抄襲之嫌)。于是,梅裡愛在之後的影片當中,另辟蹊徑,采用自己以往戲劇舞台與魔術的經驗,開創了與“現實主義”相反的“表現主義”道路。喬治·梅裡愛采取了與盧米埃爾兄弟截然相反的方式,自建了一個室内影棚,通過制作精美的舞台裝置,将攝影機固定在了室内的場景舞台之中(“銀幕即舞台”的美學觀念),運用戲劇的舞台調度而産生一定的縱深感進行拍攝。此外,梅裡愛在一場拍攝意外中,攝影機突然出現故障,便發現了“停機再拍”的特技攝影手段,開啟了其獨有的影像風格。

牌局 (1896)6.11896 / 法國 / 短片 / 喬治·梅裡愛 / 喬治·梅裡愛 Gaston Méliès影像風格:

《胡迪尼劇院的消失女子》便是其早期運用“停機再拍”特技攝影的經典短片之一。片中,運用此手段,展現了魔術師是如何将女子從銀幕之中消失在觀衆的視線。因此,獲得了觀衆的瞬間認可。之後的《魔鬼莊園》《鬧鬼城》等短片在此技術上得心應手起來。

胡迪尼劇院的消失女子 (1896)7.91896 / 法國 / 短片 / 喬治·梅裡愛 / Jeanne d'Alcy Georges Méliès

《煉金術士的幻覺》無疑是喬治·梅裡愛的另一偉大之作,開創了電影史上最早的染色電影之一,即第一部在膠卷上塗色的方式,讓短片成為一部彩色片。此外,《一個頂四》也創造了最早已知在攝影機上進行多重曝光的特攝電影之一。在“停機再拍”“多重曝光”“膠片染色”等技術的基礎上,更是創造出了首次出現多次更換場景(即戲劇上的“多幕劇”)的短片《灰姑娘》,成為了19世紀中罕見的稍微複雜的叙事體量。而正是通過對影像的探索,喬治·梅裡愛創造出了五百餘部的短片,不免出現讓人熟知的影片,如《聖女貞德》《一個人的樂隊》《橡皮頭》《月球旅行記》等。

煉金術士的幻覺 (1897)8.01897 / 法國 / 恐怖 短片 奇幻 / 喬治·梅裡愛

一個頂四 (1898)8.41898 / 法國 / 短片 奇幻 / 喬治·梅裡愛 / 喬治·梅裡愛

私影佳片:

1、《月球旅行記》

月球旅行記 (1902)9.21902 / 法國 / 喜劇 動作 科幻 短片 奇幻 冒險 / 喬治·梅裡愛 / 弗朗索瓦·拉勒芒 朱勒-尤金·樂可利

最著名的短片莫過于《月球旅行記》,喬治·梅裡愛運用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幻想出了多位科學家如何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産生了驚險的冒險。其中,科學家所發射的彈殼風格的飛船撞擊在月球的畫面更是成為電影的史話,成為了電影人每每想要緻敬的電影片段。影片精美的舞台裝置,“多重曝光”“膠片染色”“停機再拍”的電影手段,讓許多人感歎道電影的真摯與偉大。

2、《橡皮頭》

橡皮頭 (1901)8.51901 / 法國 / 喜劇 短片 奇幻 / 喬治·梅裡愛 / 喬治·梅裡愛

此片相較于《月球旅行記》,并不為大衆所熟悉。但其将“多重曝光”“停機再拍”與“推鏡頭”的綜合運用,讓人營造出了一種頭腦膨脹的錯覺之感。其腦袋的不斷膨脹最後突然爆炸所産生的效果,更是出人預料,驚險刺激。

3、《歡鬧的海報》

歡鬧的海報 (1906)8.11906 / 法國 / 喜劇 短片 奇幻 / 喬治·梅裡愛 / 喬治·梅裡愛

此片更是鮮為人知。但最讓人新穎的點,就在于其分割構圖所帶來的叙事效果。海報的被觀看者們有着不一樣的性格與行為,而這種一幅幅分隔畫框形成的框中框構圖,成為了一種“偷窺”之感。而在後半程,海報的被觀看者成為了行人的觀看者,頗有一種元電影的自反性之感。值得一提的是,在希區柯克的電影《後窗》之中,更是有着“窺視”與“反窺視”所帶來的元電影隐喻。

資料推薦:

[1]【【中文字幕】【喬治 · 梅裡愛】征服極地 À la conquête du pôle (1912)】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C4y1p7eh?p=3&vd_source=78138831419915af7d48e7cefebfa7fd

[2]張霖源.元電影的隐喻:《後窗》中的視覺意識形态[J].文藝研究,2014,(09):10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