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田园祭田园に死す(1974)的剧情介绍
影片进行到这里,“我”却突然陷入瓶颈。那天,“我”遇到了童年的自己,藉着对童年时代的回溯,“我”发现影片中竟然有着如此多的虚伪和不真实。“我”找到了真实的过去,以及所有被刻意遗忘的残酷回忆……
死者田园祭田园に死す(1974)的影评
《死者田园祭》对我来说是寺山修司自己的《镜子》或者《八部半》。不同于《抛掉书本上街去》直白强烈的叙事,这一部更多是运用意象与颜色制造的诡谲之诗,也更像是寺山修司给自己童年做的一个谜。穿着旧日本校服涂白脸的少年,死于昭和十八年的父亲, ...
如果仅仅只以作者的感受作为结尾就显得太苍白无力了,作者在最后通过追寻人生境界的方法“通”达成了“无我”境界,消灭了观察者的自我,或者说是与之合二为一,再也不必通过回味过去来找寻未来了,因为开头的木头人就告诉我们未来已至。影片中有句话 ...
被染成红色的天空、月亮和河,被谎言欺骗的岁月,追逐逝去的父亲的脚步,给我一种今敏真人版电影的感觉。年少时的那个荒诞、虚无、模糊、叛逆、诡异的梦。大笑着、转瞬即逝、未知的迷雾、最终也都是虚无。记忆逐渐离我而去,只剩这寥寥几卷意淫的胶片 ...
寺山修斯,日本著名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导演,因颠覆而前卫的视觉风格,还被称为怪杰、幻想家、反叛文化旗手及“银幕诗人”。观此片,被寺山大胆迷幻的画面折服,其中的象征和隐喻手法有其独到之处,作为寺山修斯的代表作,本片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 ...
记录一下这几天的迷思,可能想称「死者田园祭」是寺山修司一部完成度极高的,对《神曲》-《地狱变》的多元叠置,影像中的碎片、刻印、悲歌和对幻想的悼亡,可能是在试图接近一场华丽晦涩的怪诞美学之梦。《死者田园祭》 寺山修司 1974「死者田 ...
自存画面色彩的饱和度很高,给人一种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很微妙的点在于主角对自己童年的回忆是彩色的,而真实的现实生活却是黑白的,只除了最后和母亲对坐、记忆里的家的那一面轰然倒塌——记忆里的人从身边走过,在城市的背景下双方依然保持不变。影 ...
9月时为了给“800号”供稿写的,现在再看不免有些自相矛盾的地方,不管是文本内部的还是文本与现实之间的。前言:过去是什么?你是否思索过自己的过去?你可曾想过当初那个哭泣的婴儿是如何一步步变成现在的你的?或者换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对过 ...
游走的虚幻与梦境,这一帧帧美的啊,我一不小心截了五十多张。求此片115已久,愣是没人传,好吧资源什么的得自给自足。【正片:t66517044a ,字幕:t69f80401c】
寺山的小剧场舞台剧画面有一种颠覆了学院审美的凄厉妖艳之美。若事情不似你想象:你萤火虫般的怒火并未烧掉苦闷的家;红衣女人淹死了被众人诅咒的私生女;相约私奔的邻家妇支走你与情人一同殉情;马戏团里洋娃娃般的天真女人最终被丈夫抛弃;你最终也没有能够摆脱掉被自己视为负担的母亲。臆想的童年啊
流浪马戏团,隔壁美少妇。诡异少年梦,死在田园;墙上一座钟,地上一个洞。百年孤独史,再见箱舟。
凌乱不失美感,象征性很强,颜色很绚丽,虚幻和梦境交替,看这个片子有一种东方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的感觉。同样那么虐心那么诡异和抽象的象征表现手法
每一场光怪陆离都是支离破碎的别样狂欢。
每一次生死离别都是如胶似漆的反向拉伸。
每一次迟暮伤逝都是青春激荡的南辕北辙。
每一次置之死地都是圆寂涅槃的晨钟暮鼓。
寺山修司有三宝,乱伦做梦和钟表
我以为自己能流出五彩的眼泪,却不知那只是寺山映画里空气的颜色。
妖艳而奇诡的视觉饕餮,记忆与梦境的光影诗章。墓地捉迷藏,恐山风车,白面与乌鸦,赤血红月,榻榻米下旋转荒青-山门-灯泡-颠覆内外。虹彩滤镜马戏,充气女颓坐呻吟,红衣女狂舞嚼花。缝合残裂相片,恋母与弑母,晚8~9时,捆绑与葬钟。私奔与铁轨路标,跨时空对弈,神殿童贞劫夺,现实侵入。(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