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其相关影视作品也不胜枚举。但在许多版本的《白蛇传》中,主题基本是定型的,即表现自由恋爱与外部反对势力的冲突,赞颂美丽崇高的情感。鲁迅先生曾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说道:

“试到吴越的山间海滨,探听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

此言说出了人们听到白蛇故事后基本一致的心声,后来人们对这个故事的传承也几乎延续着同样的主题。然而,当定型的故事遇上锐意创新的创作者时也会被颠覆。1986年,香港作家李碧华写出小说《青蛇》;1993年,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由徐克执导的电影版《青蛇》上映。这部作品另辟蹊径,以青蛇的视角对白蛇的故事进行重新讲述,无论是人物还是主题都发生了变化。

电影主要人物自然还是这四位:白素贞、许仙、小青、法海,情节主线也与《白蛇传》大致相同。其独特之处在于,与通常版本着重人物之间外部的对抗不同,《青蛇》更加重视深入人物的灵魂,去挖掘人物更深层次的欲望与人性。而要理解这部电影,便需要对这四个人物进行分析。

白娘子与许仙

相对来说,白娘子的形象是改变最少的。她是有着极高道行的蛇妖,却违反天条,痴迷于凡人的爱情,甘愿做一个普通人的妻子。她处事成熟稳重,却对许仙用情至深,为了爱情可以不顾自己的生死。

...

但白娘子全心全意、毫无保留的爱也让她失去了理智,她几乎是在一味讨好许仙。她对许仙一见钟情,很快地就托付终身。面对许仙的怀疑,她并不生气,看到许仙出轨,她假装不在意,只是责怪小青。白娘子在爱情中是极卑微的,然而这卑微并没有换来许仙的专情。

...

许仙在《青蛇》中仍是个书呆子,老实木讷,白娘子看中他的正是这一点,只是她只看到了表面。许仙在书院教书,看到学生写的情书后拿起来撕碎,说读书人应该专心致志读书,沉迷女色只能自毁前程。然而他之后的所为,却与这一番说辞形成了反讽。

面对白娘子的热情主动,许仙立刻沦陷,很快地坠入爱河。而给学生灌输的理念却被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抱得美人归的他在讲台上竟然发呆傻笑起来,受到其他老师的嘲笑。

然而许仙是贪心的,得到了一个还想再要一个。小青几次故意色诱许仙,而许仙每次都是意乱情迷,一脸痴态。若不是白娘子撞见,他已经和小青睡在一起了。

在许仙身上,看不到对爱的专一,而只有对欲望的痴迷。当然,欲望与爱不是完全对立的,并不能否认许仙对白娘子有真的情感。只是这情感是不坚定的,这既体现在他与小青的暧昧上,也体现在他最后的妥协上。他被抓到金山寺后,同意只要法海与白娘子休战,他就愿意四大皆空,成为僧人。比起不顾一切为爱抗争,他选择用妥协来保全各自性命。

法海

法海在《白蛇传》中是个绝对的反派,在原著中也只是出场不多的配角。而在电影中他的戏份大大增加,形象也更加复杂。

...

作为修行除妖的高僧,法海认为神人鬼妖四界,等级有序,而他是这秩序的维护者。强烈的使命感使他见妖便要收,然而结果却是电影一开头他就错收了一个有佛荫的妖。法海坚信人妖殊途,拆散白娘子和许仙,可当他看到白娘子生下一儿时,才知道妖也可为人。他幡然悔悟,救下白蛇的孩子,他那种人妖对立的观念彻底破裂了。

电影还颠覆了法海的禁欲形象。他恪守佛家的色戒,却无法摆脱自己的欲望。电影开头法海撞见在竹林中产子的全身赤裸的村妇,结果修炼时脑海里还出现女人的影子,困住他的魔障其实就是性欲。在与青白二蛇交战时,法海让小青助他修行,结果在小青的诱惑下他输了定力,使得他恼羞成怒。

...

法海的正义和禁欲在电影中都被解构,他笃信的秩序和色戒暴露了其本身的虚伪。人妖并不殊途,妖可以有和人一样的情感,生下凡人的孩子。人妖殊途的秩序只不过是束缚自由恋爱的教条,而遵守这教条的法海自以为拆散人妖恋是在普渡众生,实际却成了“恶”的帮凶。

色戒是佛家修行必须遵守的清规戒律,然而,人皆有本能的性欲,这是正常的。但色戒却把性欲当做罪恶来压制,恪守戒律的法海始终不能正视人之本性。法海没能战胜自己的欲望,这是他修行的失败,但另一面,却也是人性的胜利。

青蛇

在《白蛇传》中,小青一直是作为配角而存在,而这部被命名为《青蛇》的电影却给了小青主角的身份。她不但是“旁观者清”,而且她也想有凡人的情感,不断地探求情为何物。白娘子和许仙从携手到分离的过程,同时也是小青从“无情”到“有情”的过程。

...

白娘子比小青多了几百年道行,她已经有和凡人一样的七情六欲,也熟悉凡间的人情世故,除了拥有法力之外,她的言行几乎与普通人无异。小青则像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爱玩爱闹,无拘无束,对人间的情感和规矩都还非常陌生,一不小心就暴露了妖的原形。

...

小青一直以来都与白娘子相依为命,而今姐姐却要嫁给凡人为妻,她自然会不舍甚至嫉妒。她心里暗自和姐姐较劲,她诱惑许仙,诱惑法海,发现无论是和姐姐在一起的许仙还是法海这样的得道高僧,在她面前都如此容易地就失去了定力。她自以为这说明自己的道行不比姐姐差,姐姐有的她都有。

可是小青没有眼泪,白娘子告诉她:当你觉得自己什么都只赢不输的时候,怎么会有眼泪,怎么会哭呢?

情感是无私的付出,而不是自私的争输赢。当小青和姐姐一同前去救许仙,发现许仙已经剃度出家时,小青这时流下了眼泪。她的眼泪是为姐姐流的,她对姐姐的深情使她无法容忍许仙的背叛,所以一剑杀了他。

小青告诉姐姐,凡人有情,妖也同样有情。只是姐妹几百年的感情,在白娘子心中却比不上与男人的爱情。

...

原著与电影

电影与原著都对《白蛇传》进行了具有现代意味的解构,但两者又有所差别。《白蛇传》和许多民间爱情传说一样,是一个专讲“情”的故事,而李碧华和徐克则以“欲”来解构这个故事里的人物。“欲”的加入直接颠覆了许仙和法海的形象。

原著偏重于解构许仙,在原著中,许仙与小青出轨后便想抛弃白娘子,和小青私奔。他知道那姐妹二人是妖,而且都喜欢自己,所以他旁观姐妹矛盾,自己脚踏两条船。而一遇到危险,他马上选择自保,简直可以说是彻底的渣男了。

...

电影中的许仙没有那么“渣”,导演偏重于解构法海,使法海背离自己的正义和禁欲。相比于许仙对欲望的贪得无厌,力图禁欲而不能的法海反而成了一个相对正面的人物。

白娘子则仍是那个我们熟悉的白娘子,只是她在新的故事中成为配角,主角换成了小青。而原著与电影对小青的不同刻画也使得两部作品的主题有了差异。

原著的小青不仅仅是白娘子和许仙爱情的旁观者,她自己也卷了进去。她爱姐姐,但也爱许仙,在两人之间苦苦挣扎。而许仙的自私薄情辜负了两个爱他的人。最后,白娘子告诉小青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而杀了许仙的小青也对凡人的爱情失望。

原著中有一段与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极相似的话,说每个男人都希望自己生命中有两个女人:青蛇与白蛇,每个女人也希望自己生命中有两个男人:许仙和法海。李碧华似有一种和张爱玲同样的透彻和苍凉,对于人性和爱情,她们是悲观的。

而电影中的小青最后对法海说:你们说人间有情,但什么是情,真是可笑,连你们人都不知道。等你们弄清楚了,也许我会再来。

...

电影的结局是开放式的,导演并不回答情是什么,而是希望观众通过这个故事自己去思考。相比原著,电影对情的态度显然更加积极,冷酷的法海最后救下了白蛇的孩子,对青蛇的称呼也从“妖孽”变成了“小青”。法海的情为这部电影增添了亮色。

比起原著的彻悟之语,我更喜欢电影的开放性结尾。对于神秘玄妙的情,只能不断去追问其复杂性,而不可求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答。毕竟,问世间情为何物,古今中外的智者们追问了几千年,也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答案呢。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无物永驻,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