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奥斯卡获奖影片,就我个人而言,更愿意看代入感强、轻松愉悦的片子,近年来的奥奖影片感觉门槛太高,没有一定的背景知识,不容易看得过瘾,因此起初没怎么留意,直到有两个朋友推荐:)认真看下来,真是不错,值得推荐~

这是一个黑人钢琴演奏家去南方巡演的故事,当时南方种族歧视的观念根深蒂固,有很多饭店、旅馆、商店不接待黑人,因此就有了《绿皮书》:收集了美国南方可接待黑人的服务场所,为开长途车和旅行的黑人提供方便。在某种意义上,绿皮书是当时种族歧视的一个明证。

黑人演奏家去歧视黑人的南方巡演,可以预见会发生很多不愉快的事,为了保证巡演顺利,需要找一位有能耐,能处理麻烦的司机;这时,在酒吧做保安的男主闪亮登场(居然没看出来他就是指环王里面的阿拉贡!!!),他混迹于社会底层,能干仗、会使小伎俩、歧视黑人、还能赢吃热狗比赛(胖了几十斤的阿拉贡果然不是盖的~)。结果,增肥了的阿拉贡国王,为了养家糊口,陪着黑人音乐家开启了状况频出的巡演之旅。

黑人演奏家和白人司机对比特别强烈,一个举止高雅,拒绝不洁的食物和不文雅的进食方式,无论受到多么不公平的对待,总是彬彬有礼微笑面对;另外一个举止粗鲁,手撕鸡腿吃的津津有味,一点儿不爽就挥拳相向甚至拔枪。

故事的主要冲突是巡演过程中对黑人音乐家的歧视,次要冲突是白人司机和黑人音乐家之间的碰撞、和解直到相知相惜,最后音乐家对歧视学会了说不,司机学会写让老婆拿出来炫耀的情书~

影片的画面感强,那位黑人音乐家,表演特别到位(不得不承认,阿拉贡被比下去了),把那种压抑内心悲愤的感觉表达的淋漓尽致;导演也是擅长拿画面说事儿的大师,田地里劳作的黑人跟音乐家对视的那一幕让人头皮发麻。国画讲究留白,言有尽意无穷,激发人探究的欲望;这部影片也深谙此道,很多情绪通过眼神、表情和肢体语言含蓄的表达出来,明明情绪已经很激烈、有很大的张力,可偏偏就能控制住,不平铺直叙的说出来,要让观众通过演员的表演自己去体会,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回头再想,美国从种族歧视中一路走到今天,应该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那,就这部电影而言,高雅的音乐家和市侩的司机,谁最有可能推动进步的发生?

不得不承认,那个桀骜不驯鲁莽粗鲁不讨人喜欢的司机才是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他知识有限,没有特别崇高的理想,但是有音乐家不具备的优势:

1.      对规则的蔑视。白人司机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现实生活教了他规则以外生存的本领,他会藏掉大佬的帽子来套关系,会用金钱贿赂警察营救音乐家,他没有规则的概念,只有解决问题的本能;黑人音乐家受了良好的教育,即使对不公平的待遇早已火冒三丈,也要强行压制保持微笑,对已有规则的尊重让他缺乏反抗的能力。

2.      行动能力。白人司机没有长远的规划,日常生活里过一天算一天,可他有行动能力,能使用各种手段达成目标;黑人音乐家有长远规划的能力,对音乐有超强的天赋,也有消解种族歧视的勇气,可惜,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中行不通,离了白人司机就寸步难行,只会一个人喝酒生闷气。

从这个角度看,绅士、教养、温文尔雅在需要激烈冲突的场合,不一定有用;很多时候隐忍千遍,苦劝万次,也没有一记响亮的耳光,一声义正言辞的“不”来的有效;在需要冲破规则,需要怒骂、挥拳和甚至拔刀相向的时刻,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的我们的孩子会怎么做?都不愿意想下去了…

题外话:影片中音乐家自斟自饮喝红酒的样子,让人神往,我猜他的红酒应该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