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央視和上海電視台合拍的一部12集紀錄片,它選取“出生”、“上學”、“長大”、“參軍”、“工作”、“結婚”等多個“人生第一次”,真實再現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個體的點滴成長,感情真摯故事飽滿,輕易就能俘獲人心。

剛看了四集,觀影過程從最初的“我心戚戚”、“眼角濕潤”、“淚光閃閃”,直到完全沒有形象的“涕淚橫流”,一發而不可收;影片采用蹲點式拍攝,盡量減少拍攝過程對人的影響,最大程度還原了人物在生活中的本來面目,讓人覺得他們的故事就發生在你身邊,有很強的代入感。

影片好在冷靜、克制,從普通人的視角講述生活,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和蒼白無力的感慨,就像一部隐藏起來的攝像機,忠實記錄下生活本身。當然,實際拍攝肯定沒有這麼簡單,一定需要拍攝大量的素材,需要千挑萬選巧妙組合,最後才能構建出動人的故事。

想安利賺了我最多眼淚的第三集《長大|我在爸媽看不到的地方偷偷長大》。

這是一個特别美好的故事:90後女孩康瑜人大畢業後放棄保研機會,去雲南省保山市昌甯縣漭水鎮做了一名支教老師。漭水鎮位于大山深處,交通不便,到縣城要坐兩個小時的大巴車,去村子裡做個家訪要走一二十公裡山路;由于經濟欠發達,很多人外出打工,學校裡的孩子有一大半是留守兒童,平時跟爺爺奶奶生活,或者隻能自己照顧自己;公共教育資源匮乏,家庭教育無人無錢,學校裡的孩子幾乎都考不上大學,想通過學習改變命運難上加難,他們隻能跟父輩走一樣的道路。

在這樣的村鎮裡,讀書有什麼用?想必康瑜老師也經曆過許多學生不願學習不守紀律調皮搗蛋的苦惱吧,可她被校長的話打動:“這些孩子什麼樣,未來的小鎮就是什麼樣,他們是這裡的未來”。

她堅持了下來,通過教孩子們寫詩的方式讓他們打開心靈、表達自我、感受美好。她帶領孩子們在夜裡圍坐在篝火邊寫詩,擡頭就能看見滿天的星星;帶領孩子們在綠綠的草地上寫詩,遠處有開得正絢爛的油菜花和悠閑吃草的牛。通過詩歌,孩子學會體察内心觀察自然,學會了思考;他們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學着創造美好。

特别喜歡學校牆上塗寫的标語“會寫詩的孩子,不砸玻璃”,這讓我想起很多年前看到的北京一個公益合唱團的采訪報道。這個合唱團主要招收在北京的農民工子弟,當時這些孩子在北京還争取不到上公立小學的機會,隻能去一些志願者辦的福利學校上學,在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教育”尚不可得的情況下,音樂這種“上層建築”有何必要?合唱團的發起人在采訪中說到音樂能讓人變得美好,他說做了快30年,參加合唱團的孩子,沒有一個因為刑事犯罪入獄。

如今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發展迅猛日新月異,各行各業都在你追我趕生怕掉了隊伍,置身其中難免不被裹挾着全力奔跑,去追逐能帶來更多收益的工具和技能;我們沒有時間關注心靈,人變成了物化的存在,被名利驅使着機械地參加一場又一場競賽,去争取更大的房子、更高的獎金、更奢靡的生活。

黑格爾說藝術家是神的代言人,美是最接近神的東西;我們曾經追逐過美,想要有個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夢想着在大地上“詩意的栖居”;現在我們已經不想這些“沒用”的東西了,我們追求物質,可擁有的越來越多,距離“心靈”和“神性”卻越來越遠。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大山深處的那些孩子是富有的,他們有能力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他們是詩意的栖居者。

以下是一首漭水鎮孩子們的詩,讓我們感受大山深處的詩意和美好:

“閉上眼睛的時候,

我看到了綠色的風,

它撫綠了山林樹木,

燙金了我的小牛,

親吻了家裡的白牆,

染黃了阿爹的苞谷,

但,我不會把風變色的秘密告訴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