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像串通好了一样,文艺片都热衷于各种商业片套路,双线索叙事+戏中戏花样。怎么,戏和现实不分很高级吗?

故事说不好,或者剧本压根编不下去了,就来一个看不懂的收尾,莫名其妙的转折,假装艺术,让观众以为看不懂就是艺术。

艺术片的堕落从PUA观众的智商开始的。如果看电影都需要一张说明书,那不如多购买几件电器。

而真正让观众意识到自己被文艺PUA,那就要感谢娄烨导演拍《兰心大剧院》了,让吾等小辈在59分47秒里清楚意识到,我们已经过了被文艺PUA的年纪。

黑白片,非常奇怪的色调。不黑不灰,质感诡异到发紫,土洋的爵士乐,晃到让人想吐的镜头,作死的字幕(没错,就是word文档里那个新宋体,真正作死的是排版),娄烨导演用自己的审美,按着头强行给观众吃安利。

幸好这部片子被撤档,大概是没有机会上院线。否则为了30几块的票价和“来都来了的电影院”,度过比山鸡寂寞的120分钟,说不好会不会打群架。

看没有神采的巩俐,赵又廷叼着几根破烟强行装X。没完没了的雨——这些装X导演,为了艺术的壳子尽坚持些反人类的癖好,根本不管人家受得了受不了。

又是戏中戏,文艺片导演说不好故事又想学人家诺兰玩非线性叙事?夜晚它不美好吗为什么要给自己添堵,小荷尔蒙片它不能够身心愉悦吗。

这部《兰心大剧院》才真正让影评人不知道从哪里骂起,因为它从头到尾没有信息量,演员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影迷也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就好像过去的59分钟47秒观影过程里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看了个寂寞。拉屎都比这充实。

这就是该死的文艺片。油腻的创作者用艺术的噱头PUA广大年轻的小青年。他们掏钱坐在沉默的屏幕前,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因为看不懂创作者本就没有完成的剧本,为此苦恼,陷入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涵养不到家,是不是自己火候太欠,摸不到艺术的边。

20岁的人往往是没有表达能力的。

我们会看到评论区那些文艺小青年,他们很努力地在夸赞一部自己根本无法共鸣的艺术。他们不敢对艺术有批判的态度。因为不敢听从内心的反馈。凡是权威认可的这些小文青就要往死里夸。就好像自己是瞎的,权威能是瞎的?

他们(过去的我们)都觉得艺术就该是沉闷的,不是一眼万年的。耐得住感官的枯燥才算“艺术修养的入门”。看不懂艺术片,那一定不能怪导演,只能怪自己智商有什么毛病。这就是曾经被艺术PUA的年纪有过的态度。

那时候总会对一切艺术口号的东西信以为真。只要是大众意识流以外的东西都要夸一遍,越是小众的东西越要郑重其事地夸。越是入不了主流的眼,我们越要标榜它。

那是一个不敢质疑权威的年纪。就好像《无依之地》文青病泛滥,但是金球奖认可了,一群年轻人跑去社区留下自我感动的评论;就好像诺兰的《信条》,逻辑混乱,意识流堆砌,一群人一顿猛夸,因为人们对诺兰的标签就是,越是看不懂越是神作。就好像《聂隐娘》站着不动,十分钟不动,配上“一个人没有同类”,一群人跑去评论区膜拜侯孝贤。

其实,是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在用自己不负责任的意识强奸年轻人的艺术细胞。这些被煽动的年轻头脑冲进评论区臭骂质疑著名艺术家的新作。我们曾经也这么单纯过。

人们说好的爱情是让人变得更好,更自信。那么,真正的艺术,是让人看完后感觉到豁然开朗,是醍醐灌顶的精神喜悦。

人到中年,开始相信自己亲眼所见才是事物真正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