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长时间没有读过书了?

据有关媒体报道,2017年中国人的年均读书为0.7本。面对这样的数据,我想很多人都已经见怪不怪。毕竟越来越不喜欢看书,越来越没有时间看书,光买书不看书已经成了我们的阅读常态。

其实看书,读书都不难,我们缺的是一本好书。在这个喧嚣的时代从书本的智慧里去探寻更为深刻的意义,在浩瀚书海里追溯文化传承,在求知路上不断开拓向前,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赋予书本最本真的希冀。今天桃子要给大家安利的这档综艺节目,就和书有关。

「一路书香」第二季

...

这是一档由"色情小主播"窦文涛带领众明星及文化名人行走名城,阅读并致敬经典名著的文化节目,「一路书香」第一季一经播出就被各大媒体和网友集体点赞,少了梁道长,马爷,许老师的加持,名嘴窦文涛却依旧还是那么会聊天,「一路书香」和那些大型场景式读书节目不同,它的读书方式也很特别,是将读与行共进,和明星、文化名人一起造访经典著作里的所记录的地方并追忆书中人物的传奇一生,这样的行读可谓很独特了。

在「一路书香」第一季节目中,任贤齐、窦文涛、张星月、蒋方舟、马家辉、马未都、许子东等名人嘉宾带领观众们品读了余光中的「乡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韵味,但这些书中有传承了千百年的中华文明,到了第二季,节目中出现的经典读物更为观众们所熟知,王安忆的「长恨歌」,钱钟书的「围城」,沈从文的「边城」以及金庸先生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

在第二季第一期,节目组带领大家随着「长恨歌」穿越时空,感悟上海十里洋场的悲欢离合,有人说读懂了《长恨歌》,就读懂了上海,也读懂了女性,提到当代写上海的作家,王安忆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从小在上海弄堂里长大的王安忆,笔下的上海不是十里洋场,不是五光十色的闹市,而是在里弄深处真实的烟火气。

王安忆说:要写上海,最好的代表是女性,而这部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长恨歌」,正是抓住了上海女人的特点。节目组沿着小说的情节与脉络,穿越上海的大街小巷和弄堂深处,带领大家浏览这部横跨了半个世纪的现代上海史诗「长恨歌」。

...

"站一个制高点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当天黑下来,灯亮起来的时分,这些点和线都是有光的。在那光后面,大片大片的暗,便是上海的弄堂了。"

...

时装这东西,你要说它是虚荣也罢。可你千万不能小视它,它也是时代精神。

...

这人生说起来是朝前走,却又好像是朝后退的。

...

王安忆笔下的「长恨歌」描绘了旧上海选美小姐王琦瑶情感纠结的一生。小说横跨四十年的时间长度,写人,写城,写情。时至今日,「长恨歌」依旧可以称得上写尽上海市井世相,书穷女性择偶秘要。

...

节目组来到了书中王琦瑶居住的平安里39号,这是一处逼仄的弄堂。

...

也就是这里,是王琦瑶人生境遇直下的转折,在平安里39号的楼顶,嘉宾们体味着小说中出现的情景,他们的头顶也飞过了书中出现的那一群来自弄堂的鸽子。

...

弄堂之外的天空很高,谁都想飞的更高,但是即使你飞的再高,你始终是那只来自弄堂的土鸽子,一心想出人头地的王琦瑶最终获得了选美小姐的第三名,然后她结识了有权势的国民党高官李主任,认识李主任是王琦瑶一生中的人生顶峰,她的居住环境也从逼仄的上海弄堂转至梦幻城堡马勒别墅。

...

王琦瑶的一生经历了4个男人——一直陪伴她,真心侍奉的"暖男"程先生、有权势的国民党高官李主任、富家公子康明逊和小鲜肉"老克腊"。

...

这4个男人分别投射出女人对理想爱情的不同选择和追求,嘉宾们重读长恨歌,并抛出了一系列女性爱情疑问。

1.金钱,权力和地位,真的能引发爱情吗?

2.时代变迁,什么样的男人最受女性欢迎?

3.怎么样才能在爱情中不迷失自我?

...

...

伴随着嘉宾们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独立,自爱的女性越来越多,王琦瑶式的悲剧在现代社会发生的几率越来越小,这也是节目重读「长恨歌」的意义所在吧!重读完「长恨歌」,「一路书香2」重读了钱钟书的「围城」,「围城」——这部诞生于上海孤岛文学时期的著作,时隔70多年,放之今日,我们依然能从书中找到共鸣!

...

在上海复兴中路,留学归来的钱钟书在夫人杨绛的辅佐下,写出了关于婚姻与人生终极思考的「围城」。

...

年少时,我们是难以读出「围城」背后埋藏的关于婚姻与人生的种种道理,然而当你终于长大之后,经历过种种世事无常,再看「围城」,你不难发现,男主角方鸿渐人生不同阶段的迷局,仿佛正是自己的一个缩影。

...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句话不知被多少人奉为对婚姻、事业以及生活中各种围城的解读,人的处境永远都是坐井观天,你不管见闻多广大,你跟这宇宙万象相比,你永远是狭隘的。

...

窦文涛和嘉宾们在节目中借着「围城」和方鸿渐,探讨了有关婚姻、家庭、事业乃至精神与人生的围城,围城是否真的是一个能与困境画上等号的比喻,身处围城的人们,又该如何处理自身和围城的关系?在嘉宾们的探寻中,我们都可以试着找出答案。

...

书中的方鸿渐,太像我们自己,因为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被命运左右,而无法掌握它,在书中,方鸿渐即便走出了婚姻围城,走到外边依然遍地围城——找不到心仪或是看得上的工作,工作之后又觉得理想与现实有出入。

...

放眼如今,这些问题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围城,那么围城就等于困境吗?其实不然。

...

著名学者朱大可认为,围城其实是一个比较中性的词,有的时候他是监狱,有的时候他是花园,就看你如何看待它,这比它是什么更加重要。

...

面对围城,即便人的一生是从一座围城跳入另一座,我们也不应失去对婚姻,家庭,工作乃至生活的热情。相比彻底摆脱无处不在的围城,如何看待和适应围城或许才是我们该思考的问题。

...

如今,我们很难拿着一本书,认认真真的读下去,更别说和三五好友讨论书中的故事和人物了。随手刷刷抖音,看看网络小说似乎已经成了我们的日常。

如果不是哪位文化巨擘过世,我们真的很难把目光放在那些曾经的经典上,一本书就是一条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当你的步伐越走越快,越迈越大的时候,便更需要手捧经典,用经典读物驱散眼前浮云,了解和发现自己与天地万物。

本文首发于「腹黑电影」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