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无物永驻,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放牛班的春天》海报

记得小的时候,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一两个“混世魔王”,老师会使出各种方法让他们从良,大多还是以“罚”字诀为首,但是都收效甚微。最后老师实在管不了了,甚至会发动全班一起无视他们的存在。

被彻底放逐的孩子更是无法无天,他们本来只是“皮孩子”,逐渐被定义为了“坏孩子”。这些被早早贴上标签的孩子,在他们尚且稚嫩的时候就被否定了人生。

仔细回想一下,老师看似做了很多,却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做。

他们极力想拯救这些孩子,却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又在半途放弃,真正“浪子回头”的微乎其微,起码我童年时遇到的“皮孩子”里,没有一个人成功逆袭。

然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曾被视为蛀虫,也曾坠落泥潭,最终被光明救赎,乘着爱的翅膀,飞向了崭新的远方。

今天推荐的影片是2004年的法国音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获得第7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豆瓣评分高达9.3分,优于98%的同类型电影。

我们一起看一看,是什么让放牛班的孩子们迎来了春天。

我们来自池塘之底

马修是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工作受挫后,他来到了一所管教问题学生的寄宿学校“池塘之底”。

这里的孩子都是被家人送来的,家里管教不了如此顽劣的小孩,就送到池塘之底,希望借学校老师之手,好好改造,还他们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

完全封闭的校舍一眼望去就觉得压抑,室内昏暗的光烘托出阴森可怖的气息。马修看着这破败的景象,认为这就是自己人生的最低点了。

这里的校长和学监也透着诡异。

学校的马桑大叔被孩子们的恶作剧伤到了眼睛,校长第一时间不是带他去医院,而是召集了所有的孩子出来,惩罚他们,直到孩子们供出“凶手”。

...

校长常说的一句话是“行动,反应”,孩子们任何一点躁动都会被施以惩罚或镇压,学校里甚至有专门关禁闭的小黑屋。

...

然而这些并不能阻挡孩子们作妖的步伐。

马修的第一堂课就收到了孩子们的下马威,然而马修面对他们的恶作剧,没有想象中的暴跳如雷,而是轻巧的化解,还把整蛊他的孩子嘲讽了一番。

他又找出了伤到马桑大叔的小孩,以照顾他直到痊愈为条件,没有把他送到校长室。

...

孩子们这时便意识到了马修的不同。

他一次次包容着孩子们的顽皮,将他们视如己出,和风细雨般地温暖了他们的心。他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梦想,科学家、宇航员……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池塘之底的校长是一个不允许自己的权威被挑战的人,永远一丝不苟的正装,梳的整齐的头发,还有面无表情的严肃的脸。

他接手了这所学校,却没有行使作为一个校长所要承担的义务。不管是对学生还是教员,他都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形象。在他的心中,“惩罚”是唯一教育方式,而这些孩子对他而言只是谋利、博取名声的渠道。

和校长不容置喙的绝对权威性不同,马修认为暴力不应该被用作威慑的手段,即使自己心爱的乐谱被孩子们抢夺,即使自己被编写到了口水歌里嘲讽,他也没有去惩罚他们,反而发现了孩子们的音乐天赋。

马修想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他萌生了成立合唱团的念头。

天籁一般的童声

是最接近上帝的存在

音乐总是带着一股温柔的力量。

回顾我们看过的那些音乐电影,早有六十年代的音乐之声,98年的海上钢琴师,现有正在热映的波西米亚狂想曲,还有去年赚足眼泪的寻梦环游记。

这些影片无不借助音乐的力量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音乐不分国界,它承载着不同国度、不同文明孕育出来的爱与信念走进我们的内心,直达心灵。

合唱团在马修的努力下很快组建了起来。

...

天籁一般的童声是最接近上帝的存在,孩子们清澈的声音犹如春风拂过,温柔而有力的推开心头的阴霾,抚平了内心的躁动。

孩子们唱歌时眼睛都是闪闪发光的,在马修这里,他们终于不是惹人嫌恶的坏孩子,可以沉浸在温柔的音乐中,成为这个团体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原来被肯定是这样幸福的一件事,仿佛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一直以来,校长的压迫使他们处于被否定的状态,几乎所有人觉得他们无药可救,或许连孩子们自己都这么认为了。

马修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道光。

其中有一个叫莫翰奇的小孩,他有着“天使般的面孔,魔鬼般的心灵”,是放牛班的捣蛋主力。

...

然而他对音乐有着超强的天赋,他的嗓音如同上天赐予的礼物。

马修发现了这块璞玉并精心培养,在他的努力下,莫翰奇的母亲把莫翰奇送去了音乐学院,后来成为了一名出色指挥家。

多年后,人到中年的莫翰奇某一天回顾童年时在池塘之底的合影。

泛黄的老照片定格了孩子们的笑脸。

...

这是放牛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一切仿佛都在向着美好的未来发展。

连校长也开始动摇,在一个明媚的午后,他脱掉了一身挺拔西装加入了孩子们的球赛。

阳光照进院子里,悠扬的歌声回荡在林间,池塘之底终于迎来了它最好的季节。

这漫天飞舞的纸飞机

是我们对你的敬意

...

影片中还有个叫蒙丹的孩子,他作为一项研究的对象被送到了池塘之底。

但蒙丹远没有其他孩子那么幸运,一次失窃事故后,校长不由分说认定是他盗走了学校的资产,对他严刑拷打并送去了警局。

他离开时只有马修来送他。

蒙丹回过头,对马修笑了一下,跟着警察离开了。

这次的事件引起了校长的强烈不满,并迁怒到了马修身上,他下令停掉了所有合唱团的活动,他又变回了那个冷漠刻薄的校长。

...

出狱的蒙丹偷偷溜了回来,放火烧了学校。

一把大火熊熊燃烧,烧毁了学校,也烧掉了校长近在咫尺的荣耀和财富。

他把愤怒的矛头指向了马修,他对马修不满已久,这次正好有了借口把他炒掉。

马修走的那天与他来时一样的孤独,孩子们都没有出来送他。

 “我盼望着能看到孩子们涌到门口和我道别,可那里没有人。这些孩子的谨慎看起来更像是冷漠。”

...

就在这时,纷纷扬扬的纸飞机乘风而下,落了一地,上面写满了孩子们没来得及对马修说出的话,悠扬的歌声从楼上传来。

...

“在那暴风雨中,

你高扬着翅膀,

别忘了飞回我身旁,

风中飘舞的风筝,

请你别停下,

飞往大海,飘向高空,

一个孩子在望着你呢…”

马修失意离开后在日记中写到:我是一个失败的音乐家,是一个失业的学监。

...

显然,我们在整部影片中可以看到马修作为音乐家的优秀,作为学监的尽职尽责。

其实不难想象如果没有马修,池塘之底的孩子们可能会永远陷进池底的阴暗中。反之,被仇愤怒蒙蔽了双眼以至于犯下大错的蒙丹,如果从一开始就在马修身边悉心教导,也许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然而教育不是粗暴的惩罚,也不是一味的溺爱,耐心引导才是最佳的方式,它让教育更加伟大。

莫言曾在诺贝尔获奖演说中讲道: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每个孩子都潜藏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灵魂,闪烁着光芒。教育的作用,就是要发现这些光芒并让它更加闪耀。

祝愿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都有一盏明灯指引向灿烂的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