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从燃烧开始关注李沧东的,到烧纸到美丽青年,他的立场还是挺鲜明,一个是左,一个是文学性,一个是主角(稍微比较)符号化。
这部文学性犹在,不管是雨这样下着,淋着同一场雨,还是善良的一双手,都很厉害。内容方面挪用波伏娃的话来说就是男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逐步)造就成的。通过倒叙去讲一个普通男人的冷漠残忍和暴戾是如何被社会、他人以及自身建构出来的。形式方面比较精巧,用了韩国左左电影比较喜欢用的回溯,站在九十年代回望七十年代,随着火车逆行,挑出二十年跨度中比较关键的几个时间点,放在社会背景下,但从个体层面来展开,最后揭开军队规训、社会运动的背景悬念。从操作上看,这样用个人史去合社会史,用好了很精彩,戏剧性和典型性一下子就出来了,个体性也被文学性、线索化细节、小道具托住不至于丧失。
对李沧东还是爱有一点深,因此责也有一点切,多问一句,这种归因方式是不是有化约和为个体之罪开脱的嫌疑?里面的主角仍然有一点符号化的模糊意思,能看到个体,但看不太到主体,面对时代变迁,这个人比较像一个被动的承受者,整个社会环境的噪音与符号不断施加在他身上,不断穿透他的身体。唯一稍微看到主体性的地方是饭馆发疯和夜里流泪。
由于骑在个体和社会的二元之间,对个人内在的心理探索不足,对外在社会问题的呈现也有点浮光掠影,更多是一些影像方面的展示和暗示,两边程度都有点尴尬。如果说是打破这种二元对立,诉诸情动现实呢?又有点牵强和力道不足,从他的一些访谈看,是创作之初就对个体和社会有比较鲜明的二元对立预设。当然我也只是鸡蛋里挑骨头了,不管是个体、典型还是文学性,这部完成度非常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