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国第45届凯撒奖揭开帷幕,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的最佳导演奖引起部分电影人和影迷的不满。

女演员阿黛拉首先离席,以示她对表彰结果的抗议。随后更多观礼嘉宾也陆续退场。

因为最佳导演得主,是罗曼·波兰斯基——一个因强奸幼女被通缉的在逃罪犯。

...

(场外抗议的法国影迷:“为什么波兰斯基还能有事业?”)

诚然,他在电影上确实有其艺术造诣,但是“表彰波兰斯基,那就等于是在所有强奸受害者的脸上吐口水,那等于是在说,强奸女人的人,下场也不会太糟糕。”阿黛拉接受采访时说。

提到抗议的阿黛拉,就不得不提她主演的电影《燃烧女子的肖像》。

如果说2019年法语电影中有哪些沧海遗珠,那我给这部电影投上一票。

凭借高口碑爱情电影《燃烧女子的肖像》,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会外奖项“酷儿金棕榈”首次由女导演瑟琳·席安玛斩获。同时这步影片还获得了第72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凯撒奖最佳摄影,以及各项提名。目前豆瓣评分为8.6分。

...

故事发生在1760年的法国,年轻女画家玛莉安受聘为待嫁的富家小姐艾洛伊兹画一副寄给未来丈夫的肖像。但前提是在她不知情的状况下,于是白天里玛莉安假扮借宿客人,和艾洛伊兹相处的同时记下她的模样,到了晚上才下笔作画。在这个隐瞒与试探的过程中,画家却和小姐渐生情愫……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玛莉安按照要求,隐瞒自己的身份,主动靠近艾洛伊兹并每天陪她出门散心。

她们在海边散步,海风扬起她鬓角的发,休息时安分交叠着的双手,红润的柔软的耳垂,玛莉安努力将所见记在脑海中。直到夜里才在烛光下画像。

卞之琳的诗里有一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玛莉安的刻意观察从来不是单向的。艾洛伊兹起初对这个陌生人充满防备,但在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她逐渐向玛莉安敞开心扉。

玛莉安建议她出去自由地享受音乐。艾洛伊兹外出归来后,她对玛莉安说:“我在孤独中感受到您所说的自由,也体会到了您对我的不可或缺。”

突然出现的陌生人逐渐成了她枯燥生活里的一抹亮色。这使艾洛伊兹得知玛莉安与她相处的真实目的时,虽有失望,却仍然留下她。

她看了完成的肖像画,说:“我感受不到其中生命力的存在,再为我画一幅吧。”

于是两人终于卸下所有防备,艾洛伊兹在玛莉安的面前坐下。任由画家用炭笔描摹自己的轮廓,笔刷下顺滑的颜料填充着画板上的倩影,两人的目光纠缠,情愫愈浓。

她赶走了前几位画家,却留下玛莉安。

...

玛莉安为她画像时说:“请原谅我,您一定不喜欢被这样注视。”艾洛伊兹却回答她:“我们是平等的,并无丝毫差异。”

近距离地观察一个人,爱上她就变得很容易。艾洛伊兹望着玛莉安说:“当您注视画中人,我又在注视谁呢?”

玛莉安为她弹琴,弹到一段有些生疏,她有些窘迫。艾洛伊兹却看着她的侧脸,忍不住笑了。故事的情感线在两人互相试探的目光中渐入佳境。

富家小姐和平民画家,原本是不同阶级的人。彼此却渐渐放下心防,平等地与对方交往。这个故事的情感线演绎得十分细腻,哪怕情欲戏只是一笔带过,你也能从她们的眼神交流和对话中感受到。艾洛伊兹究竟是在哪一刻发现自己爱上眼前人?画家与模特儿之间的凝视转变为爱人之间的凝视,其中过渡巧妙自然,给观众留下想象空间。

自由与抗争


玛莉安第一次和艾洛伊兹外出时,才刚从女仆口中得知她的姐姐为了反抗包办婚姻自杀。

所以艾洛伊兹忽然朝着海边悬崖跑去时,她才会如此的慌乱。

艾洛伊兹却在悬崖边上稳稳地停住,回头说:“这是我多年来渴望做的事。”

“一死了之吗?”

“迎风奔跑。”

在这个对话里导演其实玩了一个谐音梗,法语中“自杀”音似“奔跑”。自杀和奔跑,其实可以理解为两种解脱方式。面对束缚,艾洛伊兹的姐姐选择前者;但艾洛伊兹选择尽可能抵抗。所以她才坚决不让画家为她画像,并想法设法逼退了前几位画家。

照顾她的女仆苏菲也用自己的方式抵抗世俗的束缚。苏菲意外怀孕,但她并不想留下这个孩子,在尝试各种土法无果后,她选择在一个妇人家中堕胎。

在这个过程中,妇人家里的婴儿也躺在她的身边,小手抓着她因痛苦而攥起来的手,胡乱地摸着她流泪的脸庞。

...

一面是放弃孕育中的生命,一面是正在咿咿呀呀的婴儿。电影用这种极具冲击力的手法展现了生与死的对立,同时也衬托出苏菲做出这个选择时的坚定。这一幕,被玛莉安画了下来。

绑架人生自由的不是别人,而是大环境。在这个受到宗教礼法束缚的时代,画家与小姐相爱,苏菲偷尝禁果,背叛天主的流产,都是不会被祝福的。而她们仍然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反抗,这也是电影想要表达的早期女性主义萌芽的画面。

有趣的是,全片没有重要的男性角色。甚至使苏菲怀孕的男人从来没有出现过,就连人物对话间也没有提及。镜头唯一出现过正脸的男人只是个邮差——负责送肖像给艾洛伊兹的未来丈夫。

束缚艾洛伊兹的命运的人也不是任何一个男人,而是她的母亲。正是在她的安排下,艾洛伊兹很快就会嫁给米兰的富商。她的肖像,等同于婚约。

因此在第二幅肖像完成之时,玛莉安心情复杂,她的一笔一划,都在为她做嫁衣。

艾洛伊兹对她的妥协感到失望,她以为玛莉安是勇敢的,愿意和她冲破世俗。

可是玛莉安哪里敢?她作为自由画家,不受婚姻束缚,可艾洛伊兹却不是。她宁可放手让艾洛伊兹去米兰度过荣华富贵的后半生。

...

艾洛伊兹是感性的,或许她曾想过私奔。而玛莉安却是理性的,她理解爱人的挣扎,但艾洛伊兹的未婚夫形同枷锁,无不强调着两个人之间阻碍。它是她们相遇的前提,也是两人争吵的源头。

但这部电影并不旨在挑明性别问题,它只是凝视着她们,默默地记录这个时代的女人。却又保证了观众可以从中读出她们渴望自由的意味。

本想和命运抗衡,最终还是身不由己。世间有这么多错过的情缘,最后都归罪于命运。

爱欲难逃,欲盖弥彰

 

在两人第一次亲吻的前夜,她们一起参加了当地的篝火晚会。艾洛伊兹在火光中凝视着玛莉安。众人围着篝火齐声高唱,反反复复都是一句歌词——

“我无法逃脱。”

爱欲难逃,欲盖弥彰。

...

艾洛伊兹缓缓从篝火旁走过,裙角起火却不慌张,她只是继续行走。

这是全片中最美的一幕,亦是玛莉安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幕。分别后,玛莉安把这一幕画出来,珍藏在储藏室里。也就是这幅画,展开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燃烧女子的肖像,在玛莉安的画笔下,裙角上跳舞的焰火代表了什么呢?

整段回忆里的高光。

篝火晚会之后,她们终于有了第一次亲吻,第一次表白。终于,一起做梦。

在安静的夜里,玛莉安问她:“您梦见过我吗?”

“无需做梦,我时刻都在想念您。”

...

电影中运用古典油画般的构图,以目光交流推动情节的发展,但营造最佳观影体验的是其叙事背景——无比的安静。全片中的配乐的占比很少。只有篝火晚会上的阿卡贝拉和影片最后五分钟里激昂的交响曲。除此之外的情节里几乎只有自然环境的声音,主要靠主人公对话去讲述故事。仿佛越是安静,两个女人内心的悸动就更加汹涌,刻意的留白给观众留下共情的空间。

而艾洛伊兹所居之地又是一个小岛,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哪怕是一点点心动,都会引来回音。

再重逢,视线没有交汇

 

影片里艾洛伊兹读了奥维德的诗集《变形记》里的一段俄耳浦斯冥府追妻的神话。俄耳浦斯来到冥府拯救他的妻子欧律狄刻,他必须接受冥王的一个条件:离开阴阳交界以前,不可以回头。可在夫妻二人即将踏上交界时,俄耳浦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妻子,欧律狄刻转眼间滑落深渊。

苏菲听了不解,她认为俄耳浦斯没有遵守约定导致了这场悲剧。而玛莉安说,也许是因为他选择保存对爱人的回忆,这是诗人在创作时作出的选择。艾洛伊兹则说:或许是妻子叫住丈夫,再看她一眼。

而在两人分别时,艾洛伊兹确实这么做了。肖像完成当日,玛莉安就离开了这里。艾洛伊兹穿上婚纱,叫住了临走的爱人。

...

...

明知离别前最后一眼也是心碎,玛莉安还是停顿了半晌,做出了跟诗人一样的选择。也就只是这一停顿,所有的记忆连带着这一瞬息都收进内心深处,然后她毅然转身离开。

又如何能怨?皆因爱人用情至深。

在艾洛伊兹读的那本书第28页上,玛莉安留下一幅自画像。尔后这段情缘就此尘封,直到多年后玛莉安在画展上看见艾洛伊兹的肖像——她已经做了母亲,温柔地微笑,手里依旧是那本书,正好读到28页。

她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彼此。纵使这是宿命里的无奈,她们也不愿彻底臣服。爱人的记忆永远鲜活,玛莉安的回忆中,总是出现身着白纱的艾洛伊兹。她回头望,却又消失了。

这不就是俄耳浦斯和欧律狄刻的故事吗?

往后余生的回忆里,视线不再交汇。只留下相遇时最初的悸动和那抹稍纵即逝的幻影。

玛莉安最后一次遇见艾洛伊兹,是在音乐会上。玛莉安久久凝视着看台上的贵妇。艾洛伊兹认真地聆听,音乐节奏渐强,她紧咬嘴唇,身体颤抖,克制不住地流泪。

艾洛伊兹没有转过头来。

再重逢,听到曾经玛莉安弹给她的乐曲。

再重逢,视线没有交汇。

在一次次互相试探中记住你的轮廓,在明灭的烛火下描摹你的睡颜,犹记那晚篝火亲吻你的裙裾——有关你的记忆全部收在我的笔下,唯独留给你那本书第28页。

...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无物永驻,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