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斌老师出新作《第十一回》,陈老师喜欢玩创新,把电影搞成章回体小说,从第一回到第十一回,像古代小说那样用标题介绍每一段剧情。蒙太奇+章回体小说,是土洋的味道。

现在文艺片导演确定是不能好好说一个故事了。他们喜欢玩戏中戏,大玩戏和现实不分的技法。就像娄烨导演的《兰心大剧院》,戏中戏,但是你问它说了个啥故事?说不出来,120分钟的4k分辨率MV,你很牛吗。

我们已经过了被文艺PUA的年纪。有点生活阅历都知道,但凡心无波澜的精神产品,都不能算优秀。

陈老师这部章回体作品,编剧就三五个。结果出来的东西比姥姥的唠叨还破碎。连故事都说不完整。主题也不清楚,戏根不知所云。

演员表里除了周迅的演技能看,春夏还不错。大鹏演什么都是段子。宋佳很性感,就是给她的戏份太尬。至于窦靖童嘛,那个演技不能称之为“演技”。这些星二代压力大,毕竟自己是真没啥天赋。又不愿承认。连主演陈老师自己的演技都说不上出挑的。从上一个本子《一个勺子》开始,陈老师专演傻大憨。外表讨巧而已,角色空有架子,却没有灵魂。

这种西北风味的傻大憨,还是贾老师《天注定》里的姜武比较有血肉。

像串通好了一样,文艺片都热衷于各种商业片套路,双线索叙事+戏中戏花样。怎么,戏和现实不分很高级吗?

故事说不好,或者剧本压根编不下去了,就来一个看不懂的收尾,莫名其妙的转折,假装艺术,让观众以为看不懂就是艺术。

艺术片的堕落从PUA观众的智商开始的。如果看电影都需要一张说明书,那不如多购买几件电器。

但是陈老师的《第十一回》不能说一无是处。它具备一定量的原创能力。细节上不至于侮辱观众智商。有些桥段是很精彩的。比如大鹏和春夏那条线索,对欲望的捕捉可圈可点。

20岁的人往往是没有表达能力的。

我们会看到评论区那些文艺小青年,他们很努力地在夸赞一部自己根本无法共鸣的艺术。他们不敢对艺术有批判的态度。因为不敢听从内心的反馈。凡是权威认可的这些小文青就要往死里夸。就好像自己是瞎的,权威能是瞎的?

他们(过去的我们)都觉得艺术就该是沉闷的,不是一眼万年的。耐得住感官的枯燥才算“艺术修养的入门”。看不懂艺术片,那一定不能怪导演,只能怪自己智商有什么毛病。这就是曾经被艺术PUA的年纪有过的态度。

那时候总会对一切艺术口号的东西信以为真。只要是大众意识流以外的东西都要夸一遍,越是小众的东西越要郑重其事地夸。越是入不了主流的眼,我们越要标榜它。

那是一个不敢质疑权威的年纪。就好像《无依之地》文青病泛滥,但是金球奖认可了,一群年轻人跑去社区留下自我感动的评论;就好像诺兰的《信条》,逻辑混乱,意识流堆砌,一群人一顿猛夸,因为人们对诺兰的标签就是,越是看不懂越是神作。就好像《聂隐娘》站着不动,十分钟不动,配上“一个人没有同类”,一群人跑去评论区膜拜侯孝贤。

其实,是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在用自己不负责任的意识强奸年轻人的艺术细胞。这些被煽动的年轻头脑冲进评论区臭骂质疑著名艺术家的新作。我们曾经也这么单纯过。

人们说好的爱情是让人变得更好,更自信。那么,真正的艺术,是让人看完后感觉到豁然开朗,是醍醐灌顶的精神喜悦。

人到中年,开始相信自己亲眼所见才是事物真正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