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日因为查德维克·博斯曼因癌症而去世的消息感到惋惜,不仅仅是“黑豹”的影迷们,所有的影迷都因他的死亡而悲伤,但斯人已去,只愿安息。

...

我们避免不了意外的来临,但让我们最痛惜的是他在拍摄《黑豹》时已经患上疾病,却仍然与病魔抗争,以一种沉默的英雄姿态勇敢迎接死神的降临,用最后的时光留下他生命的价值,更唤醒了人们积极对待生命的意志。

...

我们忍不住会感叹一句:“瞧,这就是生命啊!”

生命多么轻薄而强大,罗曼·罗兰留下的那句传世名言不只一次提醒着我们要珍视生命的存在——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且热爱生命的人。

...

从某一种角度来说,电影也是“超级英雄”,它一直在拯救我们的灵魂,也一直在放大我们的情感,更不留余力的在延长我们的生命。

太多电影探讨生与死、罪与罚,而这一部我时常挂念,也时常被人遗忘,便是来自女性导演玛嘉·沙塔琵联合文森特·帕兰德执导的《梅子鸡之味》。

...

电影名非常有趣,连同整部电影的形式也是极具趣味性的。但其实它是在用乐观的方式在阐述死亡的过程,亦或者说,是人的一生。

...

人的一生无疑是由多个片段组成,听人们说,当我们临死前会有多个记忆的片段闪回,就像倒带般,但绝大部分是那些好的记忆,因为死亡本就很痛苦,人在离开之时总想更快乐一些。

可茫茫数十年,人生五味杂陈,最后必然是我们妥协并包容了那些悲伤,而从容选择快乐。

...

纳瑟·阿里便没有那么从容淡然,他清高而孤傲,忧伤而决绝,他自视自己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在40岁之前已经周游了世界,也在40岁之后丢失了灵魂的重量,于是他选择去死。

...

...

...

我们丝毫不用担心他的死亡是如何结束,这也是《梅子鸡之味》所真正表达的理想境界。

一个男人决定自杀,他想过一百种死的可能,但都被内心所驳回,其实他何尝不害怕死亡,在密闭的房间里静静等待着死亡天使悄然而来,在最后的七日回溯自己的一生。

他的一生,被包裹在一个现实而温暖的童话世界,最后仍然为爱而终。

...

...

...

法国电影的浪漫优雅,复古轻盈是任何国度的电影无以复制的。

他们传承着艺术先人们的浪漫情怀,也秉持着现代人无与伦比的创作形态,这在《梅子鸡之味》当中犹显突出。

...

...

...

...

导演在论述死亡,却以童话般的拼贴和超现实主义的蒙太奇时空在创造爱的终究形态。这很尊重于原著漫画的精神,也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视听语言。

...

说到底,创作者仍然是以“爱”的土壤在培育人的生存意识,只是到最后才放大“爱”的本能,把人生归于“爱”的创造。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相互交替,仿佛在向我们诉说一个不太残酷的成人童话,正如片名“梅子鸡之味”般,余味十足,饶有风情。

...

男主人公纳瑟·阿里自小便叛逆十足,在他的七段回忆和未来设定中,童年的比重并不算突出。

可他自小没有父亲,弟弟总比自己更为优秀,老师并不喜欢调皮捣蛋的他,甚至还让全班同学嘲讽他。

...

童年的养成使得他为人性格古怪,母亲送他去学小提琴,却被老师批评为“技巧完美,但所奏之乐却最烂。”他不解,直到遇见伊兰娜,他的一生挚爱。

...

我有时候在想,电影中谈一生挚爱轻而易举,现实中快速消费时代谈挚爱人们觉得你在痴人说梦。

那我们还应不应相信所谓的“挚爱”呢?

...

...

...

起码纳瑟·阿里是那样的人,他到临死前仍然想念着那个女孩,那个女孩唤醒了他的自由灵魂,也点燃了他内心温度,更让他的音乐充满灵性,却因为伊兰娜父亲的阻挠而遗憾错过。

...

这是一个悲剧的童话结尾,被裹挟在人生的种种历经中。

纳瑟·阿里带着悲痛的心周游全世界,返乡后他娶了一个不爱的女孩,生了一对儿女,过着平淡的日子。

...

...

在家庭面前他有多么不尽责任,在爱情面前他就有多么高尚,他过的始终是残缺的人生,并没有全然正视生活的存在。

...

而他也因此在死前七日终于反思了自己的过去,妻子从小便暗恋着他,一直等着他回来。女儿的性格最像他,从小便非常敏感多思,儿子反倒像母亲,大大咧咧,没有什么斗志;

...

...

...

...

母亲在去世之前曾说:烟是灵魂的养料。所以在母亲坟前会有一团密云笼罩,人们说那是母亲生前所抽过的烟汇聚而成。

...

而他呢?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为何而来?又为何而去?”

...

其实电影中不乏有哲学形态的留白和台词,但却都隐藏在人物和故事之中,导演又使用非常意象化的手法将这些台词趣味化,所以我们首先会觉得这部电影形式上是有趣的,再来会在电影中搜寻自我的缩影。

...

以死亡开始,又以死亡结束,这是纳瑟·阿里一生的写照。

...

他的女儿会在很多年后成为一个冷艳的女人,他的儿子会跟随美国流行文化而搬迁,他的妻子仍然爱慕着他,只是他们的精神并不共通,他的音乐会被留下,他希望自己如苏格拉底那般:皮囊已死,思想不朽。

...

...

...

但其实他也只不过是芸芸众生,当回归到爱时,他的狂妄自大才不复存在。

...

伊兰娜是这个童话故事中美丽的公主,她被纳瑟·阿里打动,不因他的相貌,不因他的贫穷,不因他的笨拙,只因为他会在她面前演奏最动人的小提琴。

...

公主与青蛙也会有爱情的发生,但现实却残忍地将他们分离,纳瑟·阿里用爱演奏了最美妙的音乐,却也因为爱的死亡而选择自杀。

...

那一日他再次遇见伊兰娜,两人已白发苍苍,可伊兰娜却已认不出自己,他以为心中的爱情已死亡。

可他却不知在转过身那一刻,伊兰娜早已泪不成声,的确,这样的理想主义已在现实中死亡,纳瑟·阿里不是死于生活的百无聊赖,而是死于自我所投射的理想幻影。

...

《梅子鸡之味》试图营造出一种可爱的凄美感,事实上,它做到了,它让死亡变得不再可怕,而是让我们直面自我真实的生活,让我们从理想的爱情中走出来,去拥抱珍视你存在的人。

...

他一直以为自己会孤独而亡,但在他死亡那一天,所有爱他的人都会在场,他的儿女、他的妻子、他的弟弟,甚至,还有伊兰娜。

...

这时候,我们才明白,导演不是在阐述死亡,也不是在描述爱情,他们是在歌颂生命。

生命在闪耀中出现绚烂,也会在平凡中体现真实,这是纳瑟·阿里所找寻的终极意义,也是我们所拥有的短暂人生。

...